<ol id="ebnk9"></ol>
    1. 安吉明清橋梁小議

      發布時間:2025-07-13 13:34:48   來源:作文大全    點擊:   
      字號:

      安吉自古江南水鄉,水網密布,境內西苕溪由西南向東北斜貫全境,這使得安吉境內橋梁眾多,特別是明清時期的古橋梁,極具安吉特色。橋梁被譽為是路的延伸,是歷史的見證者和傳承者,安吉目前現存明代橋梁5座,清代橋梁76座,雖歷經滄海,至今依舊挺立,這些橋梁是重要的歷史瑰寶,為我們研究江南明清時期的橋梁文化提供了眾多寶貴的實物資料,本文將從安吉橋梁的分類、文化特征兩個方面來進討論。

      一、安吉明清橋梁的分類

      中國的古橋類型十分多樣,簡單的說可以分為堤梁橋、梁橋、吊橋、索橋和拱橋等等,而建造材料上常見的有石頭、木材、金屬、磚塊等。安吉作為一個橋梁眾多的地區,當地人也根據本地實際,因地制宜、開拓創新,建造了眾多具有安吉標簽的古橋。

      (一)堤梁橋

      堤梁橋又稱“汀步橋”、“碇步橋”、“黿罨”等,是橋梁的原始雛形,《考工典拾遺》中記載約在公元前二千多年,“舜命禹疏川奠岳,濟巨海,黿鼉以為梁?!边@足以說明堤梁橋悠久的歷史。簡單來說堤梁橋就是將較為規整的石頭放置于水中,形成一個又一個的石墩子供人行走,這種橋梁又因為形似鋼琴的琴鍵,因此也被叫做“琴橋”。安吉明清時期的的堤梁橋現存的共有兩座,分別是位于杭垓鎮的磻溪汀步橋和章村鎮的章里汀步橋。

      磻溪汀步橋全長28.4米,共計51步,汀步石長約為45厘米,寬約25厘米,汀步石間隔30厘米左右。由于磻溪村一帶盛產片巖,因而磻溪汀步橋的汀步石便就地取材,極具當地特色。橋體在建造過程中有意的向上游弓起,橋基則呈現相反方向,向下游弓起,鳥瞰近似梭型,而橋基部分十分規律和緊密的排列著眾多石塊,用于保護和固定汀步石。章里汀步橋由8塊汀步石組成,全橋長4.5米,汀步石間距約30厘米。為了使汀步橋穩固,章里汀步橋和磻溪汀步橋都選擇將汀步石進行深埋,實際露出水面部分僅占石塊整體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汀步石的大部分都深埋水中。多種科學的筑造方式,使得兩座古橋可以保存至今。

      (二)梁橋

      在古代,梁橋是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橋梁結構,又名“平橋”。其建造結構也相對簡單,橋體平臥于河流之上,即成了梁橋。從誕生時間上看,梁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代。而從梁橋的發展來看,獨木橋是最為原始的梁橋,后發展為多根木頭、竹子并排,再后來用材上以石代木,由單孔梁橋發展到雙孔甚至多孔梁橋。安吉的梁橋均為石梁橋,全縣明清梁橋共37座,按孔數來進行劃分,其中單孔梁橋22座,雙孔梁橋5座,三孔梁橋9座,七孔梁橋1座。我們能看到在此期間建造的梁橋以單孔梁橋為主,這也能反映明清時期安吉單孔梁橋是十分普遍的。

      在眾多梁橋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北川橋和浮塘橋。北川橋位于安吉縣安城村,安城是歷史古城,自晚唐開始,一直是安吉縣縣治所在,北川橋便位于安城北城門外的護城河上,為三孔石梁橋,橋面長為26.35米,寬度為4.35米,高5.15米。中孔跨5.85 米,兩側孔跨6.2米,孔高4.85米。北川橋的橋墩塊石錯縫疊筑,與河床方向成三角狀以利于分水,橋墩頂部橫置天盤石以架石梁,在南立面上鐫刻有“咸豐癸丑里人重建”等字。橋面條石橫向嵌于兩石梁間,兩側金剛墻塊石錯縫砌筑。兩端引橋為兩側條石,中間鋪就塊石。據清同治版《安吉縣志》記載,北川橋建于清咸豐三年(1853),具有典型的安吉北部平原特色,對研究古安吉古縣城(安城)的城市建筑布局及民間建橋技術提供珍貴的實物資料。

      安城·北川橋

      浮塘橋又稱“平橋”,橫跨于定勝河上,從體量上和外表上看,可以稱之為安吉境內第一石梁橋,浮塘橋為七孔石梁橋,花崗巖質,全橋長33.35米、寬2.70米、通高7.40米。橋面為條石橫鋪而成,排柱石由4塊條石縱向并列砌置,橫梁長4.00米,枕梁架于橫梁之上,兩側為石梁,中間為木梁,木梁上橫鋪長1.8米的天盤石。頗有宋代橋梁的風采,橋面中部平直,兩端順勢下降,橋墩上雕刻斬水妖劍圖案,原本石梁上刻有文字,但現今已不可辨,從結構和史料上看該橋為清代所建,近年進行了修繕,如今保存較好。

      (三)拱橋

      安吉現存的古橋中,拱橋的數量最多,根據第三次文物普查,安吉現存明清時期的石拱橋一共42座。相較于平梁橋,拱橋的造型顯得更加優美,也被稱之為“虹橋”,有詩句云:“有橋千程近,隔水巧尺遙;彩虹跨絕壁,碧水唱歡歌”。安吉的拱橋均為石橋,且均為單孔石拱橋。

      安吉的單孔石拱橋中,最具代表性的應是萬埭橋。萬埭橋位于安吉縣梅溪鎮,歷史上為遞鋪、孝豐兩鎮至梅溪的必經之地,該橋為單孔石拱橋,呈東北-西南走向,橋長36.68米、寬3.79米、拱跨14.5米、橋拱矢高7.75米。橋面呈弧形,橋體以花崗巖為主,橋面兩側有護欄和望柱,護欄為花崗巖條石,間隔方形望柱,望柱頭鐫刻精美含苞欲放的荷蓮,還有方形束腰花卉圖飾。拱券兩旁各有長柱石,設計精巧,上有形象逼真的獸頭,下置飾花柱座,中間刻有空心隸體的橋楹,東聯為:“曲抱混泥環錦帶,橫挑蘇嶺落晴虹”,西聯為:“水漲西溪破碧浪,淺挑港水架云梯”。橋邊有一石碑,碑正面為“重建萬埭橋碑記”,落款為“清乾隆二十六年”,內容記述該橋的歷史?,F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梅溪·萬埭橋

      另外還有一座使用率非常高的橋梁,名為長安橋,位于梅溪鎮小溪口村,是安吉縣與長興縣的界橋,也是兩地居民往來的重要通道。該橋為單孔石拱橋,花崗巖質,全長16.00米、寬3.30米、通高5.40米。拱跨9.20米、矢高4.78米。拱圈為縱聯分節砌筑,共九節,兩側金剛墻為條石錯縫平砌,橋兩側長系石上端為獸面紋,下鐫刻對聯為:“長苕源流動機莫大興發,安如磐石靜德無限吉祥?!惫叭喜坑虚L鎖石,橋東端面北側有橋埠,橋兩端有各引橋連接路面。

      二、文化特征

      安吉鐘靈毓秀,文化淵藪,安吉的橋梁也是獨一無二的,在江南古橋梁中占有一席之地,它所體現的不僅僅的建造者的智慧,更多的是體現出社會的方方面面。

      (一)橋名文化

      橋梁工程專家茅以升先生曾經根據橋的名稱,將橋名分為五大類分別為“表揚類”、“紀事類”、“抒情類”、“寫景類”、“神異類”。而安吉從目前的橋梁名稱來看,也應分為五類。

      第一類是以所在地的行政村或自然村的名稱來命名,例如曹埠橋位于安吉縣遞鋪鎮垅壩村曹埠自然村;雙廟橋位于安吉縣杭垓鎮文岱村雙廟自然村。

      第二類是因為橋位于或臨近廟堂而得名,如觀音堂石拱橋,橋東南側就是為觀音廟;還有娘娘橋,位于安吉縣姚家橋自然村,橋的東側就是一座寺廟,名為娘娘廟。

      第三類是因與名人有關而得名,如據1994年版《安吉縣交通志》記載的岳飛橋(已毀),便是與抗金名將岳飛有關;而安吉著名的書畫大師吳昌碩,安吉市區便有以其名命名的橋梁。

      第四類以傳說、故事來命名的,如天帶橋相傳建橋時,曾被雷連擊三次,于是救命名為天打橋,后改天帶橋;安城附近的李王橋,傳說是太平軍忠王李秀成在此與清軍激戰,大獲全勝,老百姓為紀念李秀成,將此橋改名為李王橋。

      第五類是以表達祈福祝愿的情懷來命名,如長豐橋,寓意“長治久安,人壽年豐”;永安橋,寓意“永久安定”;鳳儀橋,寓意“有鳳來儀”,這些名字無一不是吉祥的好詞。

      (二)裝飾文化

      古橋的裝飾內容就是橋梁上的各式雕刻藝術,安吉明清時期的古橋,很多都做了通體的雕刻,即包括橋身欄板、望柱、橋頭抱鼓石等等,這座橋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藝術的世界,如鳳儀橋、李王橋等橋梁,以其豐富的雕刻,為后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史料。從雕刻的題材上看,當下安吉的古橋可以大致分成如下幾類;

      一是獸禽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瑞獸”一直占據著十分特殊的地位,人們崇尚萬物皆靈,也喜歡將各式各樣的動物通過藝術手段加以描繪,常見的有龍、鳳、獅子、麒麟、魚等等,眾多動物至今依舊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歡迎,如龍是中國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古代最被神話的瑞獸,常用來象征祥瑞,最早的龍可以說很難有個定論,但關于龍的器皿、紋飾一直層出不窮運用于各個方面,更是古代中國皇權的象征。

      又比如鳳凰,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山海經》中有記載“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安吉的鳳儀橋、李王橋,橋身或欄板上就有非常精美的鳳凰雕刻。其他動物如魚(寓意裕)、鹿(寓意祿)、蝙蝠(寓意福)等等都是民間喜聞樂見的雕刻題材。

      二是花草類。雕刻有動物肯定也有植物,而這些植物也不是隨意而為之,都有著各式的講究,各類花草借助諧音和寓意,成為古橋雕刻者的心頭好。如松樹四季常青、臨冬不凋,象征著健康和長壽;葡萄、石榴、花生等在中國傳統文化里有著多子多福的寓意;而更有精神追求的便好刻上象征高尚節操的,“梅蘭竹菊”四君子,梅花一身傲骨、蘭花孤芳自賞、竹子剛正不阿;菊花凌霜自行。還有牡丹、荷花、玉蘭、葫蘆等等都是古橋雕刻的???。

      三是民間故事類。民間故事從遠古時代開始就在人們口頭流傳,是勞動人民創作并在民間流傳的,以其完整又富有趣味的情節,表現人民生活和思想的藝術創作。中國的民間故事有很多,安吉人所鐘愛的也有很多,比如眾所周知的八仙過海,不僅僅是出現在古橋上,在一些古民居、古廟宇上的裝飾性構件上都有出現。

      李王橋橋身的雕刻

      安吉古橋是安吉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姿多彩的古橋梁,展示的不僅僅是古代匠人的匠心,更多的是見證了安吉數百年的歷史變遷,我們不應讓這些珍貴的歷史遺存日漸消亡,應該做的是提高自身對古橋梁的保護意識,認識古橋梁的歷史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傳承和保護這些古橋梁才能讓安吉古橋熠熠生輝。

      原创文章写作
      原创文章写作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