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的詩冊還未翻開,一股怦然心動的感覺已悄悄溢出胸口,蕩滌著我的思緒……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你,龔自珍,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你少有大志,博學多才,幻想著利用變法來挽回清王朝頹敗的命運。你千方百計留在朝中,但始終沉于僚,縱有經天緯地之才,也無從施展。你的一腔熱血只因生不逢時而被埋沒在這歷史的長河之中。你的一生,是坎坷不幸的,但你卻有著一顆愛國之心。短短兩句話便表現出你一貫的關心國家前途命運的一片癡情。由此看來,你的一生是幸運的,因為,你很愛國。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你,李白,堅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最終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你以管仲、晏嬰等名相自期,想輔佐帝王,成就偉業。“使寰區大定,??h清一”,退而求其次,也要像鄉人司馬相如、揚雄那樣,以1篇辭賦文章一鳴驚人,為天子所用。你二十五歲離開蜀地,“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歲才奉詔供奉翰林,但有不容于朝廷,被迫出京。在長安求仕無路時,你亦存有“長風破浪”之志。因此,你是樂觀的。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你,杜甫,身處漏雨茅屋,怎么會突發狂想,要“大庇天下寒士”呢?生長在官僚地主家庭的你,深受儒家仁愛思想影響,從小就立下“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志向。由于仕途不順,生計窘迫,使你有更多的機會接近下層社會,關心民生疾苦,寫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悲憤之語,以及《兵車行》“三吏”“三別”這樣反映社會現實的詩篇。你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濟為生,但憂國憂民之心不減。你因“茅屋為秋風所破”一事發出的不只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愛情懷。因此,你擁有著寬闊的胸懷。
手中的詩冊被我輕輕地合上,而那股怦然心動的感覺卻久久不曾散去。我知道,雖然你們生活在不同的朝代,但你們都擁有著一顆愛國心。雖有抱負無處可施,但1篇篇膾炙人口的詩文卻令后人難忘。你們用手中的“槍桿”,描繪出一幅幅詩篇,你們的話語會永存我心,使我久久不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