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五千年的燦爛文化,而詩歌則是中國的國粹,也是我的最愛。我常常沉醉在唐詩宋詞之中,沉醉于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
沉醉于辛棄疾“想當年金弋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豪邁;
沉醉于王維“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不舍……
李白,是我最佩服的詩人。那一個夜晚,大詩人李白坐在冰涼的床上,毫無睡意。望著窗外,如玉盤般的月亮掛在天空,將如霜般的一縷縷月光灑在大地上,灑在李白的床頭。這位詩仙,舉頭望月,滿心惆悵,又有誰能夠知道遠在他鄉的游子思念家鄉的情深意切呢?也許他那時想哭吧!也許他想擁有雙翅膀飛回故鄉吧!可如果流了淚,又怎會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豁達呢?磨墨運筆,白紙黑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把眼淚留在月亮上吧。我佩服他的詩文,更佩服他堅強的意志。
他相貌奇丑無比,曾有女子愛慕他和他的詩文,見了面,卻被他的丑陋嚇跑了。他的詩寫得非常好,借物喻人,借景抒情,借古諷今,可是卻連考十次科舉都屢考不進。他就是晚唐最后一位大詩人羅隱。在第一次考試的時候,他膽大無比,批評了主考官,名字當場被刷。第二次他膽子更大,在文章中批判以前的皇帝沉迷于酒色之中,皇帝大怒,名字又被刷了。他因為作詩得罪了大官們,于是每一考試,都會有人作手腳,直到第十次,他又一次名落孫山,好友嘲笑他還沒有“脫白”,他受盡打擊,最終離開長安,這就是羅隱的一生。他命途多舛,卻樂觀面對。他大膽的批判現實,雖然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卻給后人留下了一個正義的形象。正如他寫的詩一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詩詞是我的最愛,我常常沉醉在詩詞的世界,忘記俗世的紛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