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小學分數初步認識教案

      發布時間:2025-07-14 05:19:51   來源:心得體會    點擊:   
      字號:

      小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第1篇【教學目標】通過實踐活動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經歷“幾分之一”的形成過程,理解并體驗“幾分之一”的意義,會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通過一系列的數學活動,培養動手操作能力、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分數初步認識教案,供大家參考。

      小學分數初步認識教案

      小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第1篇

      【教學目標】

      通過實踐活動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經歷“幾分之一”的形成過程,理解并體驗“幾分之一”的意義,會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

      通過一系列的數學活動,培養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及數學思考和語言表達能力。

      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分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初步了解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分數。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的實際意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認識二分之一

      師:同學們,瞧,這是誰?你們認識嗎?

      師:今天,喜羊羊和美羊羊兩個好朋友來到了我們的數學課堂,它們想請同學們幫幫忙,你們愿意嗎?

      師:你們看,它們帶來了4個蘋果,誰來幫它們分一分?

      根據學生回答,副板書1、3或2、2或3、

      師:你們最喜歡哪種分法呢?為什么?

      引導孩子說出平均分的慨念,板書

      師:你們看,他們倆還帶來了什么?

      師:這下又該怎么分呢?

      師:可是現在月餅只有一個,還能平均分嗎?每人又會分得多少?

      預設:每人分到一半

      師:一半能用一個數來表示嗎?

      預設:(1)用二分之一 (2)用

      師:二分之一你會寫嗎?

      指名學生板演,訂正。

      師:通常情況下,我們先寫一短橫,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再寫下面的2,叫分母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最后寫上面的1,叫分子表示這樣的1份。讀作:二分之一。

      師:(指另一份)那這一份呢?可以怎么表示?請在你的本子上再寫一次,指名學生板演。

      師:你們看,他寫對了嗎?在數學上,像這樣的數我們稱它為分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

      板書課題 同學們跟著老師讀一遍,分數的初步認識。

      二、直觀認識,教學新課

      理解二分之一的意義

      師:現在誰能結合剛才分月餅的過程再來說一說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學生示范,再跟同桌互相說一說。

      請2名同學說一說。

      師:如果老師把這個圓片當作這個月餅(教師板演分月餅),將它平均分成2份,這一份我們就可以用來表示。

      (1)體會實際意義

      師:剛才我們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它的,那么它還可以表示誰的?請同學們認真思考一下。

      預設:把橡皮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把水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師:你們看,老師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一個西瓜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2)動手操作活動一

      師:其實,我們的數學圖形里面也藏著很多二分之一,你們想把它找出來嗎?

      學習任務:請看大屏幕,一起來讀一讀紅色的字。好,現在就請同學們拿出信封里的長方形紙片,按要求操作,限時1分鐘。

      預設反饋:展示不同圖形。

      師:同學們,請看黑板,這幾個同學找的二分之一對嗎?

      關鍵問題:這些長方形為什么折法不同,而且涂色的形狀也不同,都能表示出二分之一?

      判斷二分之一,引出四分之一

      師:沒錯,只要將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下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老師帶來的圖形涂色部分是不是它們的二分之一?

      師:想一想,如果老師給你一個正方形紙片,你能找出它的四分之一嗎?(能)

      學習任務:請看大屏幕,一起來讀一讀紅色的字。( )好,現在就請同學們拿出信封里的正方形紙片,按要求操作。

      預設反饋:展示大小不一的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關鍵問題:同學們,這些正方形的大小都不一樣,涂色部分也不一樣,為什么每份都可以用四分之一來表示呢?

      師:那你們會寫四分之一嗎?伸出你的手指我們一起寫一寫。

      【特殊】師:看到同學們的方法,老師也想來試一試。你們看,老師的這種分法這樣的一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嗎?

      是的,這個方法非常的特殊,請看大屏幕 課件演示

      只要這兩條線段經過正方形的中心點,就可以把他平均分成4份。

      【小知識卡】你們看,這是多少你們認識嗎?沒錯,在我國古代,人們分東西時候經常出現結果不是整數的情況,就漸漸有了分數,最初是用算籌表示的。后來,印度人發明了數字,就出現和我國相似的方法來表示。再往后,阿拉伯人發明了分數線,就有了現在的分數。

      猜想幾分之一,創造幾分之一

      師:我們認識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們還想認識幾分之一?

      學習任務:那么,你們能把你們說的這些分數表示出來嗎?請拿出信封中的紙片,按要求操作。完成后小組成員互相說一說你是怎么表示的?

      預設反饋:有目的地挑選比較好觀察的幾分之一。

      關鍵問題:老師特別挑了一些圖形,請你仔細觀察有什么發現?

      預設反饋:圖形形狀不同,大小不同,只要把它平均分成幾份,都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

      相同的圖形,比較分數大小

      師:你們看,這兩個同學都是把圓形進行平均分,一個是平均分成2份,另一個是平均分成4份,你們從中有什么發現嗎?

      引導學生說出,分得份數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三、鞏固練習

      師:看同學們學的這么認真,我們的村長慢羊羊也來到我們的現場,想來考考大家,請大家拿出我們的鞏固練習單,花3分鐘時間來做一做。

      師:時間到,我們一起來校對一下.

      練習1:一兩個學生說一說為什么用這個分數來表示。

      練習2:你是怎么知道的?

      練習3:你是怎么判斷出來的?

      師:你們都做對了嗎?全對的同學請在你的練習單上打一個五角星。

      四、課外延伸

      同學們,你們看,如果老師把這個長方形用1來表示,那么請你估一估這個涂色部分可以用幾來表示呢?空白部分呢?

      如果老師繼續往下分的話,還會出現很多很多的分數。像這樣的我們稱它為分數墻。請大家觀察這面分數墻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分得份數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五、課堂小結

      師:看來同學們學的都非常認真,那么現在請你問一問自己,這節課你都學會了什么?

      下課。

      小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第2篇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分數,能正確地讀寫分數,掌握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借助直觀演示、操作、觀察、概括,等方法,引導學生感受幾分之一的形成過程。

      3、體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方法:

      觀察分析合作探究法。

      教學重點: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

      教學難點:

      使學生頭腦中形成“幾分之一”的表象。

      課前準備:

      多媒休、師生各準備長方形紙,正方形紙,圓形紙各3張,水彩筆1支。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西游記里的故事嗎?

      有一天,唐僧師徒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走得又餓又渴。這時剛好路過一個桃園地,“哇,好大的桃子呀!”八戒見了直流口水說:“師傅可以吃桃子嗎?”唐僧說:“吃桃子可以,不過我得先考考你?!碧粕f:“有4個桃子,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個?請寫下這個數?!必i八戒很快就寫下了這個數。唐僧又說:““有2個桃子,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個?請寫下這個數?!必i八戒想了想,又寫下了這個數。唐僧見豬八戒回答得這么快就說:“很好,那么1個桃子,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個?該怎么寫?”這可把八戒難住了。

      同學們,你們知道每人分幾個嗎?半個桃子可以用什么數來表示呢?看來同學們想不出該用什么數來表示,沒關系,今天老師特意請了一位新朋友來幫助大家解決這個難題。它就是——分數。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分數的初步認識。(出示課題)

      二、觀察操作,探求新知

      1、借助形象,認識。

      多媒體演示平均分月餅,問:請同學們注意觀察老師把這個月餅怎樣了?(切開了)兩塊月餅的大小怎樣?(同樣大)說明老師怎么分?(平均分)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整個月餅的多少?(一半)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說法,用數學語言來說,是整個月餅的二分之一。(教師板書)短短的橫線表示平均分,橫線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橫線上面的1表示1份,這個數讀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學讀一讀這個數。(生讀)這一塊是這個月餅的二分之一,(指另一塊)這一塊是這個月餅的多少呢?

      現在誰能用一話把剛才分餅的過程說完整?(把一個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這句話中你覺得哪些字詞很重要?(學生各自發表見解,說出自己覺得重要的字詞)教師先給予肯定:其實同學們說的那些字詞都重要,那究竟哪些更重要呢?

      多媒體演示不平均分的圓。如果像這樣分,每一塊能不能用表示?(不能)可見這里能不能漏掉“平均”兩個字?(不能)

      “每一份”是什么意思?(兩份都是它的)所以這里強調“每一份”。這句話中“它”是指誰?(這里的整個餅)老師從口袋中拿出一個比大屏幕上的餅小得多的真餅,問:能不能說這里的每一份是我手上的這個真餅的?(不能)可見這里的“它”字重不重要?(重要)能。

      請全班同學齊讀。

      2、仔細觀察,認識。

      多媒體演示平均分成三份的圓形。教師提問:這個圓形被平均分成幾份?(3份)涂陰影的`部分能不能用一個分數來表示?(教師板書)只有這一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嗎?(另外兩份都可以表示它的)

      誰能用一句話說說表示什么意思?(把一個圓形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它”指的是誰?(這個圓形)

      3、動手操作,認識。

      剛才我們認識了三分之一,接下來還想認識什么分數?(教師板書)

      現在請你們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四人小組先研究研究,再分工合作,用不同形狀的紙分別折出,并用水彩筆畫出陰影??茨囊唤M的辦法多。

      教師在黑板上展示學生的各種不同折法,請同學到臺上當小老師評講各種折法正確與否,并說出道理。討論:為什么折法不同,但都能表示出?(不管怎樣分,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4、自主學習,認識五分之一。

      我們已經認識了分數這個大家庭里的3位成員,還有許多分數想和我們交朋友,你們愿意和它們見面嗎?下面請你們打開書_頁,自學例4、例5。

      例4、

      (1)看書,填空。(多媒體出示。)

      (2)學生匯報,訂正。

      (3)教師指陰影部分問:它為什么能用表示?

      例5、

      (1)請學生到臺上當小老師講解:把1分米線段平均分成10份,這一份是它的。(投影出示)

      (2)你們有沒有問題要問這位小老師?

      學生的問題由學生回答。若學生提不出好的問題,老師可以對臺上的同學提問。

      三、歸納認識,學寫分數

      (1)、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個月餅的,把一個圓形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這個圓的,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這個長方形的,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這條線段的。通過這些例子,你發現了什么?(把哪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那個物體的幾分之一。)

      (2)、像……這樣的數,都是分數。(指黑板上的分數)你知道分數各部分名稱嗎?請在__頁上找答案。(請學生說,師板書)

      (3)今天學的分數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分子都是1。)今天我們所認識的分數是幾分之一的分數。

      (4)寫分數時我們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先寫分數線,再寫分母,最后寫分子)下面就來寫幾個分數,看誰寫得漂亮。(學生寫完后一起讀這三個分數)

      (1)十分之一(2)九分之一(3)分母是8分子是1的分數

      四、鞏固練習,理解應用

      1、做一做第_題:哪個圖里的涂色部分是,在()里劃√。

      2、請你聯系生活實際,從身邊找一找分數。

      小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第3篇

      一、設計思想:

      找準學生學習新知的“最近發展區”,在大背景下認識分數。同時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

      二、學情分析: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從整數到分數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因為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概念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所以,分數的知識是分段教學的,本單元只是"初步認識"。認識幾分之一又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的"核心",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后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要借助一些圖形和學生所熟悉的具體事例,通過演示和操作,使學生逐漸形成分數的正確表象,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

      三、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通過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對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觀圖形的探討和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會讀、寫幾分之一。

      2、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

      (三)情感目標

      1、使學生在討論、交流的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探索意識、創新意識得到發展。

      2、在觀察比較、動手操作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自主學習的精神,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四、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幾分之一的表象。教學難點:初步認識分母、分子表示的含義。

      五、教學策略和手段: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充分重視學生對學具的操作,通過折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特別是在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時,用圓片顯示豬八戒分西瓜的過程,學生直觀的認識到分的份數越多,一份就越小。從而使學生內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數大小的比較這一知識。同時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片各兩張,剪刀。

      2、教師的教學準備:課前了解學生對分數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3、教學環境的設計和布置:黑板上準備好一些小磁鐵。

      4、教學用具的設計和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片若干張,剪刀一把。兩個月餅圖。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講一個西游記里的故事給大家聽。

      話說唐僧師徒一路向西取經,這一天他們來到了一個集鎮上,看到路上的人都手提著月餅,這才想起今天是中秋節了。這時剛好路過一個月餅店,“哇,好多的月餅呀!”八戒很快就看見店里各種各樣的月餅,饞得直流口水,一個勁地說:“師傅我想吃月餅?!笨墒翘粕f:“想吃月兒餅可以,不過我得先考考你?!碧粕f:“有4塊月餅,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塊?請寫下這個數?!必i八戒很快就寫下了這個數。唐僧又說:“有2塊月餅,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塊?請寫下這個數?!必i八戒想了想,又寫下了這個數。唐僧見豬八戒回答得這么快就說:“很好,那么要是只有一塊月餅,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塊?該怎么寫?”這可把八戒難住了。

      同學們,你們知道每人分幾塊嗎?(有的說每人分一半,有的說每人得半塊。)半塊月餅可以用什么數來表示呢?看來同學們想不出該用什么數來表示,沒關系,今天老師特意請了一位新朋友來幫助大家解決這個難題。它就是——分數。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分數的初步認識。

      [設計說明:思維始于疑問,而好奇是兒童的天性,是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點。根據小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從故事中創設問題情境不僅將學習分數的必要性自然展現(是因為用整數解決不了了,所以才要用到分數),且使學生的探究意識也孕育而生。]

      (二)動手實踐,自主探究

      認識二分之一

      (1)猜一猜: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怎樣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師:把一個圓平均分成兩份,一半就是這兩份里面的一份,也就是這圓形的二分之一,寫作:1/2,結合書本中的月餅圖說說,“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2)教師說明:2表示平均分的份數,1表示其中的一份。

      (3)動手實踐

      A、折一折:讓學生用各種的紙片動手折出1/2,(圓形、長方形、正方形)

      B、展示學生的幾種典型折法

      C、從操作過程中凸現思考過程。

      師:這些形狀不同的紙都可以折出它的1/2。想一想,同一張紙折出的形狀不一樣,為什么都可以用1/2來表示呢?

      (4)在辨別中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

      折出幾種不是平均分的二分之一,想想這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嗎?(再次強調平均分)

      [設計說明:通過直觀演繹數學知識所蘊涵的思維發展過程,讓學生進行自我釋疑體驗,教師不直接告訴學生現成的結論,也不包辦學生的思維方式和過程,而是通過“折一折”了驅動學生內在的思維活力,感悟“平均分”的內涵與重要性,從而是學生的思維方式不拘泥與常規,思維實現跳躍式的發展。]

      認識四分之一

      (1)觀察推想

      師:大家推想一下,如果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四份,每塊是它的幾分之一?

      (2)開展折1/4的活動

      A、師:要得到一個圖形的1/4應該怎么辦?用圓形紙片折一折,并用陰影部分表示出四分之一。

      B、匯報:你是怎么得到1/4的?說一說1/4表示什么?

      C、請學生拿出同樣大的正方形紙,小組合作折出不同的1/4涂上顏色貼在底板上,在相同的時間里看哪組折出的方法最多

      D、匯報怎樣折的。問:這些1/4的部分一樣大嗎?為什么?

      強調:整體一樣大,它的1/4就一樣大。

      認識幾分之一

      (1)剛才我們認識了1/2和1/4,我們把1/2,1/4,這樣的數叫分數。你還想到了哪些幾分之一的分數?板書學生的回答。(有意識寫幾個分母大一點的分數)抽幾個說說分數所表示的意思。

      (2)找一找。(出示主題圖)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游樂園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發現哪里有幾分之一?為什么?

      (三)練習:做一做第1題

      [設計說明:有了1/2作基礎,1/4的學習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去分析、去解決新問題,學會把新知識和生活經驗與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系著學習,學會在動手操作,實踐活動中認識理解知識,并學會舉一反三,有所創新。]

      再現情境,比較大小。

      (1)故事引出問題

      師:接下來老師繼續來講西游記的故事,唐僧師徒在月餅店買了些月餅后繼續趕路,走著走著轉眼已到了中午,豬八戒餓得肚子咕咕直叫。這時唐僧拿出了一個的餅,給八戒和孫悟空分一分,說給孫悟空1/4,豬八戒1/2,豬八戒一聽急壞了,大聲說,不行,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吃大的,我要吃1/4。同學們,豬八戒他是不是得到便宜了,吃到大的一塊了嗎?(板書1/21/4)

      (2)解決問題:

      讓學生思考后說一說。

      師:你是怎么想的?為什么吃到1/2的要大,吃到1/4的反而小呢?

      你能不能用手中的圓片代替餅來驗證一下。

      反饋,請2名學生說一說是怎樣進行驗證的。

      小結:原來分數也有大小,1/2表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2份,它的一份就比分成4份的要大,所以1/2>1/4

      (3)拓展延伸:

      A、這時候,沙和尚過來他也要吃,他說要吃這個月餅的1/8,你覺得他們三個人誰吃得最多,誰吃得最少?

      B、看板書,你還能比較這些分數的大小嗎?任選兩個數比較大小,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板書),你發現了什么?(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一塊就越小)上面這些分數中哪個,哪個最小?

      (4)練習:做一做第2題。

      [設計說明:再次用講故事的的方法引出分數的大小比較,讓學生從解決故事的疑問中尋找正確的答案,同時故事中也蘊含了正確的答案,把分數的大小比較和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學生不難發現正確答案。并且再次用圓片代替月餅來進行證明,驗證答案。]

      (四)說說想想,課堂小結

      說說你對分數有了哪些了解?

      想想分數中的兩個數字分別表示的是什么?你分清楚了嗎?

      小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第4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初步了解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正確認識幾分之一的分數。

      教學難點:知道平均分才能用分數表示。

      教學準備:課件,學生每人準備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紙,圓形(或長方形)紙,水彩筆。

      教學程序: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都分過東西嗎?一天呀,兔哥哥和兔弟弟一起去找食物,它們找到了4個大蘋果??墒窃诜痔O果的時候產生了爭議。

      兔哥哥說:“我要吃3個?!蓖玫艿苷f:“不行,我們應該一樣多?!蹦阏f它們應該怎么分才公平呢?(平均分)每只兔子分到2個。

      第二天,兔兄弟又一起去找食物,這次,它們找到了2個大蘋果,每只兔子可以分得幾個?1個。

      第三天,兔兄弟又一起找食物,找的很辛苦,只找到了1個大蘋果。兩只兔子傻眼了,應該怎么分呢?每只兔子分到(半)個。

      這半個蘋果還能用整數表示嗎?半個蘋果該怎么表示呢?

      學生可能會說出1/2,由此引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分數。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分數。(板書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

      二、觀察操作,探求新知

      1、(1)借助形象,認識1/2 。

      同學們看大屏幕小精靈是怎么來分月餅的?(多媒體演示平均分月餅)。

      師:把一個月餅從中間切開,也就是把這個月餅平均分成了兩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這半個月餅我們就可以說成是整個月餅的二分之一。二分之一怎么寫呢?一起來看

      (同時在其中一塊月餅上標出分數 。)(課件演示二分之一的書寫)

      先畫短短的橫線-表示平均分,再寫橫線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最后寫橫線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1份,跟著老師的板書,一起書空寫一寫這個數。這個數讀作:二分之一。(板書)齊讀。

      你能在這塊月餅里找到另外一個二分之一嗎?(是它的另一半)

      同桌互相說說是怎么得到這個月餅的二分之一的?

      最后概括出: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個月餅的一半,也就是它的1/2。)

      這句話中你覺得哪些字詞很重要?(平均分、每份、它的)課件靈活展示:

      ①、討論平均分。說說為什么重要?多媒體演示不平均分的月餅,如果像這樣分,每一塊能用1/2表示嗎?(生:不能,因為沒有平均分,這邊分一小塊,那邊分一大塊,兩邊分的不一樣多,不能用1/2表示)??梢姟捌骄帧狈浅V匾?

      ②、多媒體閃爍每一份?!懊恳环荨笔鞘裁匆馑?(指其中任意一份,因為是平均分,每一份都相等,所以每一份指的是指任意一份)。

      ③、它的二分之一,是指誰的二分之一?(圖上這塊月餅的二分之一)老師先后拿出一個蘋果還有小圓片,問:能不能說這里的二分之一是我手上的蘋果的一半?或者是這個小圓片的?(不能)它到底指誰呢?(平均分,分的是誰就是誰的二分之一)(2)、請同學們判斷下面的涂色部分能不能用1/2表示。(課件展示練習題)

      完成練習后提問:前兩個圖形涂色部分的形狀不同,為什么都可以用1/2表示呢?其它的為什么不能?

      小結:前兩個圖形涂色部分的形狀不同,但都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份,涂色部分都是其中的一份,所以涂色部分是它門各自圖像的1/2,剩下的圖都不能用1/2表示.其中第三個和第五個圖不是平均分,第四個和第六個是平均分,但不是平均分成兩份。

      所以我們知道了,只要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兩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3、認識1/4

      如果老師這樣分月餅呢?觀察并思考:這樣是把這塊月餅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寫作( )(強調:平均分、每份、分誰就是誰的1/4)

      學生填空(課件展示)

      3、認識1/3

      我們又認識了1/4,老師這有一個圓,把它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怎么表示呢?看屏幕:把一個圓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它的()分之(), 寫作( ).

      4、認識1/5

      我們繼續分,這次是把一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成5份,指出它的五分之一,并涂上顏色.怎么每一份都能用1/5表示呢?(因為是平均分,其中任意一份都是一樣的)這里的1/5表示什么呢?

      看來,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齊讀)

      5、認識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

      像1/2,1/3,1/4,1/5像這樣的數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分數.

      以1/4為例,認識一下它各部分的名稱:中間的這條橫線表示什么意思?(平均分)它叫分數線。分數線下面的這個數字3,表示平均分的份數,叫分母。分數線上面的數字1表示其中的一份,叫分子。

      6、拿一張正方形紙折一折,用涂色部分表示出你想表示的幾分之一(展示學生作品,用小組合作方式,說說怎樣得到正方形紙的幾分之一)注意要對折

      質疑:涂色部分的形狀不同,大小不同,怎么都能用1/2表示?

      小結: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狀不同,紙的大小不同其中一份的大小也不同,但都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份都是它門各自圖形的1/4。

      你能用分數表示下列圖形的陰影部分嗎?(出示課件)

      進一步總結:不管是一個月餅一個圖形或是其他的,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7、游戲做分數(自主認識幾分之一)

      用同樣大的長方形紙折出它的幾分之一,然后涂上顏色,并標出這個分數。(把學生的作品分兩組展示在黑板上)

      仔細觀察再比較,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看第一組,把同樣兩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成2份和4份,2份中的一份大于4份中的一份,所以1/2>1/4

      第二組同理

      引導回答:同樣一個長方形,平均分的分數越多,其中的每一份就越小。

      所以分數比大小,當分子都是1的時候,分母越大這個分數就越小。

      概括成一句話: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越大這個分數就越小。(課件展示)

      用規律解決問題(課件展示練習題)

      三、智力沖浪

      同學們的練習做得真棒,敢不敢挑戰更難的題?

      1、方塊里能填幾?

      1/3>1/□ 1/3<1/□

      2用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

      大正方形的1/8,小正形的1/2,長方形的1/4

      四、全課總結:挑戰成功,現在回憶一下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我學會了寫分數,我學會了讀分數,我學會了用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我學會了幾分之一的分數怎樣比大小,我學會了用不同的圖形做幾分之一,我學會了平均分才能用分數表示……

      是呀你們的收獲真不小,其實分數就在我們的身邊,同學們用眼睛仔細觀察,一定會發現更多的幾分之一。把你發現的分數記錄下來下節課匯報。

      小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第5篇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新課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級數學第五冊內容,是學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分數與整數有很大的差異,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展。

      本節課的目標定位是:

      體驗平均分;初步理解幾分之一。

      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和數學思考能力。

      教學過程:

      一、通過對“一半”的認識,理解“一半“的含義

      說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學的一半

      (2)一組同學的一半

      (3)一個圓的一半

      說說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兩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個數來表示呢?

      像全班同學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組同學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們能說清它有多少: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會經常碰到類似這樣一個圓的一半的情況,我們無法用所學的數說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數學上引入了分數,就象剛才這位同學說的可以用二分之一,這個分數表示這個圓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來表示。

      折一折:在正方形紙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二、動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嗎?

      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學生對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認識后,對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順利)

      折的方法不同,形狀也不同,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過這一折,學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辨析:哪幾個圖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說明理由。

      三、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比較

      折過了四分之一,你還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數表示嗎?

      學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們通過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數很興奮。

      折出了這么多的分數,你覺得誰折的分數大?

      大部分學生都認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還說了理由:32比8大,當然1/32大。一些學生發現越折越小了,覺得1/32是最小的。(這時教師也不表態 )

      故事:

      豬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豬八戒前去探路,誰知去了好久也不見回來。于是派孫悟空去找。原來豬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剛咬第一口,悟空就從天而降。孫悟空說:“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點,聽了高興極了,說:”我可要吃八分之一?!睂W生這時候就議論紛紛了,到底誰吃的多呢?這下大部分同學認為孫悟空吃的多,因為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認為豬八戒吃得多。

      課件演示:分西瓜(通過直觀演示:大家一致認為八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并且學生發現:平均分的份數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回到折紙時的分數比較,1/8和1/32的比較,這時候,同學們都笑了,原來不能直接用32與8的比較來比較分數的大小,學生認識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數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四、練習運用(略)

      反思:

      一、找準學生學習新知的“最近發展區”,在大背景下認識分數

      分數對于學生來說是全新的,如何將這一全新的知識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找準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學生從“實際發展水平”向“潛在發展水平”的橋梁,學生的思維從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領域。教學時,從學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確一半是怎么分的,從而引入用一個新的數來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以往我們在初次教學分數時,總是以單個的物體的進行平均分,然后“半個”無法用整數表示的時候就引入了分數,優點是這樣分數出現的實際需要性能夠凸現,學生對分數的產生印象深刻;缺點是這樣以單個的物體入手,學生對分數的認識受到局限,會導致到高段學習分數的意義的時候,對單位“1”難以理解和接受。其實“一半”和“半個”是有區別的,只有“半個”才用分數表示是不全面的。因此,我在分數引入的時候,請學生說身邊一些事物的一半,發現日光燈是11個,一半一下子無法說出來。同時一個圓的一半是多少也無法說清。然后,引出“所有事物的一半我們只用一個數表示出來”。從而引入分數二分之一,這樣對于分數的認識放在了一個寬廣的背景下來學習,學生體會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個1/2來表示。

      二、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

      分數的知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說,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而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充分重視學生對學具的操作,通過折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加強直觀教學,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特別是在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時,盡管學生在正方形紙上這出了幾個幾分之一的分數,并且用分數表示出來,但是學生在比較分數大小的時候,還是受到整數認識的影響,認為1/32比1/8大,于是課件顯示豬八戒分西瓜的過程,學生直觀的認識到分的份數越多,一份就越小。從而使學生內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數大小的比較這一知識。

      三、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學習往往是他們自己生活經驗中對數學現象的一種“解讀”.在教學中,如果能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他們喜聞樂見的素材喚起其原有的經驗,那么學起來必然親切、有趣、易懂了。學生的好勝心理強,教師在學生認識了紙上折了1/4后,誰還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數,學生動手積極性很高,紛紛折出了其它分數。當問誰折的分數大的時候學生就更愿意比了。起初,學生對分數的比較這一知識停留在比較表面、比較膚淺的水平上。他們用整數的大小比較方法來比較分數,教師也不做出判斷,而是利用學生喜歡聽的故事,將知識蘊于故事中,在聽故事、看課件演示中,使學生主動得構建自己的知識,而不是被動地去接受知識。當回過頭來再比誰折的分數大的時候,學生都笑了。而教師也不必再多說什么,學生已經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認識。

      在整個課堂預設時,想的比較完美,事實上在真正上這堂課的時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學環節還有待完善。從整體上認識分數,對三年級學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過高,在折分數操作時是否需要及時的比較等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積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實而有效的數學課。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