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公共管理視角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

      發布時間:2025-07-19 08:55:49   來源:心得體會    點擊:   
      字號:

      摘要:國有資產的管理工作成為了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家經濟。歷經40年的改革開放浪潮,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深層次的改革階段,各行各業的改革任務都轉移至調整頻率上,尤其是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本文從公共管理視角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進程,從目前存在的漏洞中提取有效信息,結合公共管理的對應經驗,提出更合理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方案。

      關鍵詞:公共管理視角;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

      國有資產作為國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學的解讀為以中國國有上市公司為主,其經營和發展的內容及方向都與國家經濟建設有關,是中國社會進步的催化劑。用以實現國家重大項目的建設目標和要求,為助力各產業各部門發展與產業升級提供最基本的保障,這也是國有資產在國家發展中占據不可替代位置的重要原因。對國有資產實施的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國有資產的分布方式與國民經濟命脈中的關鍵行業和領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管理的效果直接影響政治權利的穩定性和國家經濟環境的安全性。其次,國有資產遍布各個市場經濟活動,集中分布在于國家經濟安全有關的行業。從公共管理的視角審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是需要得到重視的,唯有這樣才能看清改革中的漏洞環節,從根本上鞏固國有資產,盡可能地減少流失。

      1 從公共管理角度發現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漏洞

      1.1 國有資產管理中滲透私人成分

      管理工作的效果與管理體制的質量有著必然關聯,國有體制的管理工作同樣需要完整的管理體制指引,這樣才能實現其最大價值。國有資產的分布較為廣泛,這導致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涉及不同的領域,包括公路、橋梁、電力、水電等方面。由于管理工作所涉及的領域都是以公眾生活為中心的,因此不得不考慮公眾利益問題。進行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務必要重視對公共產品的管理,這是保證公眾利益的關鍵之處,不容小覷??v觀中國現如今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會發現其中滲透的私人成分過多,也就是說私人產品的介入過于頻繁。這樣一來,在公共領域進行的資金分配就會減少,資金方面就不能滿足公眾的需要。另外,觀察現有管理體制針對的管理對象,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管理的對象都選擇以營利為目的的國有企業。長此以往,國有資產暴露出的弊端將會愈發明顯,還映射出了政府部門對公眾的關切程度不夠。

      1.2 政府角色的多樣性

      以私人產品的產銷和供給情況為對比標準,不難發現私人企業的生產效率往往高于國有企業。政府采取的措施時集中承擔私人產品的生產職責,投資后統計經濟效益,結果通常是低于私人企業的。究其原因主要是過程中產生了高額奮勇,以至于經濟效益損耗。面對這種情況可以選擇更換模式,將原有的集中盛飯變為分散生產,這是解決高額費用較為有效的方案。但這個方案的最大問題是政府需要分飾兩個角色,且兩個角色之間存在明顯的利益沖突。政府不僅是市場利益的維護者,還是市場環境中的執法者,也具備宏觀調控市場經濟的職責。將眼光放置長遠處可以發現,這種現象的出現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市場經濟的發展,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進程。

      1.3 效績考核評價指標相對匱乏

      對國有資產的效績考核評價指標進行系統性分析,第一步需要從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屬性界限角度展開。需要明確的一點是,針對不同的產品,國有資產的效績考核評價指標要有差別。私人產品其本身具備盈利性特點,對其應用的國有資產效績考核標準通常是長期的盈利量,但這種標準就無法衡量和評價公共產品的效績。公共產品的屬性具有一定的矛盾性,“收費困難,免費即浪費?!?。對于公共產品的評價指標就不能延續私人產品的保值增值,有時候合理的收費甚至會提高公共產品的使用率,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浪費。但是過度的收費也會導致產品和服務嚴重不匹配,仍會對經濟環境的運作效率造成負面影響。

      2 公共管理視角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應當實現怎樣的改革

      2.1 劃清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國有資產的界限

      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國有資產最本質的區別就體現在屬性方面。結合相關的制度并從運用管理是視角對其進行劃分界限,以清晰展現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國有資產的區別。非營利性的企業不能將保值增值作為無來由的借口,誤解非營利性的本質含義,造成收費亂象。國家需要完善該方面的法律制度,政府部門則配合國家在職責范圍內出臺相關的規則,雙管齊下,嚴厲禁止收費亂象的滋生,提升整體的經濟效益,以推動社會的穩步發展。

      2.2 分離政府部門同時承擔的矛盾角色

      營利性國有資產需要車里競爭領域并實現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產品的轉型,同時也可以將國有資產中的國有股份轉換成社會保障基金。延續營利性質國有企業首先要做好角色定位,確定角色后再以此為中心展開體制的改革計劃。這樣實施的體制改革策略才是積極有效的,可以提升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優勢,收獲較高的經濟效益。于企業發展而言,競爭是在市場環境中得以生存的關鍵,并不能通過扶持手段來實現發展。優秀的國有企業需要拿實力說話,能彰顯實力的唯一途徑就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但從管理的角度來分析,一部分行業的管理部門是沒有直接承擔企業資產管理能力的。

      2.3 建立完善的非盈利性國有資產管理制度

      一些不具備競爭性的國有資產管理活動仍達不到預期效果。少數公共事業單位在對國有資產進行管理時仍存在問題,導致資源損耗。對于這種情況,政府需要在制定管理制度是考慮到當地的實際情況,使得國有資產的管理模式更加科學和有效。國有資產的管理制度需要保留國有資產本身的面貌,剔除營利性企業中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譬如,政府為了最大限度內發揮自身職能,在當地成立個公共服務委員會。公共服務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對公共事業和公共服務單位進行統一的管理,此時公共事業和公共服務單位中也映射出了政府職能,這也為非營利性國有資產企業實施統一化管理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3 結束語

      總的來說,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進行是國家發展的必然結果,從公共管理角度分析體制改革中的問題是具有戰略性意義的。政府的職責范圍大,包括為調控市場機制選擇適合的政策支持,為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搭建和諧的橋梁等等。公共管理一直以公眾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得到了公眾的廣泛認可。與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相互結合,一方面是可以實現營利性國有資產與公共服務的完美融合,兩一方面可以提升經濟方面和社會方面的雙重效益。

      參考文獻:

      [1]? 楊燦明,李景友.公共部門經濟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

      [2] (美)查爾斯·沃爾夫.市場或政府-權衡兩種不完善的選擇[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4.

      [3]? 陳元.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趙佳(1984.7-),女,漢族,四川射洪,大學本科,講師,四川科技職工大學,公共管理方向。

      (作者單位:四川科技職工大學)

      猜你喜歡改革專業眼光看改革 改革眼光看中國改革(2021年10期)2021-10-23THE XIAOGANG EXPERIMENT漢語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20年4期)2020-08-14新高考綜合改革下選科走班的思考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10期)2019-05-28深圳改革敘事起點:南方周末(2018-08-16)2018-08-16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群眾(2016年10期)2016-10-14爭當改革促進派難在哪當代黨員(2016年1期)2016-09-10改革創新北京教育·高教版(2016年6期)2016-06-30改革創新(二)北京教育·高教版(2016年6期)2016-06-30改革巨輪上的“大力水手”人民論壇(2015年18期)2015-09-10“改革”就是漲價嗎?戀愛婚姻家庭·養生版(2014年6期)2014-08-15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