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貴州公路交通氣象服務效益評估分析

      發布時間:2025-07-20 03:15:30   來源:心得體會    點擊:   
      字號:

      陳靜怡,宋 丹,陳 蕾,牛迪宇,尚媛媛

      (貴州省氣象服務中心,貴州 貴陽 550002)

      氣象服務與社會各行業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都有著密切關系,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氣象服務對于經濟社會各行業發展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各行業對氣象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要大力加強現代化行業氣象服務工作,深入挖掘氣象服務需求,將氣象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當中。

      交通運輸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氣象高度敏感的行業之一[1]。貴州地處我國西南部高原地區,山脈眾多,境內公路多隧道和橋梁,降水多、能見度低、凝凍、高溫等氣象條件常常會影響貴州的交通運輸安全[2-4]。截至目前,貴州共建成交通氣象自動監測站超過100個,對高速公路沿線氣象要素(包括氣溫、相對濕度、風向、風速、能見度和降水量等)進行連續監測,形成了全省高速公路交通氣象觀測網絡[5-6];
      同時,對全省高速公路地災隱患點、氣象災害類型等進行全方面的調查研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高速公路氣象災害普查體系。以此逐步建成并完善了貴州省智慧交通精細化氣象服務平臺,全方位、多功能、更高效地開展公路交通氣象服務。

      氣象服務效益評估主要是評估氣象服務中可量化的經濟效益,由于其具有交叉性、多學科等特點,是一項極為復雜且困難的工作,到目前為止,國內外還沒有一種獲得公認的評價方法。當前行業氣象服務經濟效益評估多采用專家評估法(德爾菲法)、影子價格法、個例綜合分析法等[7]。其中,專家評估法(德爾菲法)是指采取問卷調查方式,對多位專家的定性評估結果進行統計計算,其最大的優點是,在缺乏足夠統計數據和原始資料的情況下,能得出較為公正、客觀、可信的定量評估結果,因此被廣泛地應用于行業氣象服務效益評估中[8-14]。

      深入了解公路交通運輸行業氣象服務現狀和需求,對于減少因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提高行業氣象服務水平,加強公路交通氣象服務能力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氣象服務對公路交通的作用進行評估分析,以期掌握氣象對公路交通行業的貢獻作用,并查找問題與不足,不斷改進和完善,全面提升公路交通氣象服務質量。

      1.1 調查方法

      本文選用的評估方法為專家評估法,通過兩輪專家評估,調查分析氣象服務在公路交通行業中的用戶滿意程度,并測算氣象服務對公路交通的貢獻率。

      1.2 調查流程

      第一輪調查為典型單位氣象服務貢獻率和滿意度調查。調查對象為來自貴州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各地項目辦和相關部門,共有公路管理、公路運營、道路養護和設備維護4個生產環節的16位專家,他們對氣象服務的滿意度和行業經濟成本信息進行評價選擇,通過式(1)測算出典型單位氣象服務貢獻率。

      (1)

      式中:e——典型單位氣象服務貢獻率;

      m——典型單位涉及的生產環節數量;

      A1i——第i個生產環節使用氣象服務增加的產值;

      A2i——第i個生產環節使用氣象服務減少的損失;

      Bi——第i個生產環節使用氣象服務的成本;

      D——典型單位年度總產值。

      第二輪調查為全行業氣象服務貢獻率和效益值調查,全行業專家為34人。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專家以各省(區、市)氣象局報送的第一輪調查結果為依據,將公路交通行業氣象服務貢獻率在0~3.0%劃分為10檔,得到公路交通行業第二輪氣象服務效益貢獻率調查的基本檔次。

      通過式(2)計算貴州省公路交通的氣象服務貢獻率E。

      (2)

      式中:Wk——專家選擇第k等級的人數占總專家數的比例;

      2.1 行業對氣象服務的評價

      通過問卷調查了典型單位專家所在部門收到的氣象預報/預警服務信息是否準確、及時和完整,共有6個備選答案,其中“不太準確”“不準確”和“說不清”均未被選中,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

      在所有問卷中,所有專家都認為氣象預報/預警達到“準確”或“基本準確”,可見,隨著氣象預報準確率的提高,交通氣象服務的準確率得到交通部門的認可;
      在預報/預警服務信息發布及時性評估中,87.5%專家認為是“及時”和“比較及時”的,僅12.5%專家認為及時性“一般”,可見日常氣象預報/預警的發布及時性得到絕大多數專家認可;
      在預報/預警服務信息的發布完整性評估中,87.5%專家認為是“完整”和“比較完整”,僅有12.5%的專家認為完整性“一般”,預報/預警的完整性得到絕大多數專家認可;
      同時,預報/預警服務信息的發布內容和規范仍有待完善。

      圖1 交通氣象預報/預警服務質量評價柱狀圖

      2.2 氣象服務基礎經濟效益值評估

      為評估氣象服務對公路交通行業的基礎經濟效益值,對典型單位專家所在部門使用氣象服務的成本、增加的效益、減少的損失以及所在單位的總產值進行調查。

      2.2.1 氣象服務增加的效益

      大部分專家認為通過氣象服務沒有增加產值,有部分國有企業的專家認為通過氣象服務使得本行業的產值有不同的增加??梢?,氣象服務對交通運輸行業的效益部門來說,對產值增加有一定的貢獻。

      2.2.2氣象服務減少的損失

      調查顯示,37.5%的專家認為氣象服務減少的損失<750萬元,18.75%的專家認為氣象服務減少的損失>2 500萬元??梢?,氣象服務對交通運輸行業的效益部門來說可減少較大的損失。

      2.2.3 氣象服務的成本

      貴州交通運輸部門在氣象服務的使用成本上相對較低,大多是免費使用氣象服務,分別有3位和1位專家認為每年的使用成本在0.1~10萬元和20.1~30萬元,另有2位和1位專家認為每年的使用成本在100.1~150萬元和200.1~300萬元。

      2.2.4 部門總產值

      37.5%的專家所在部門的2019年總產值為0,62.5%的專家所在部門的同年總產值>2 500萬元,其中1位專家所在部門同年總產值達到85 500萬元(其他)。

      2.3 行業對氣象服務產品的需求

      調查發現,大多數專家認為氣象監測類產品中降水量、能見度、氣溫等監測產品是必需的,對產品關注時效更傾向于能夠實時獲取的監測數據;
      預報類產品中,認為降雨、降雪、大霧和氣溫的預報是必需的,對于大風的關注相對較少,其中文字形式的產品更受青睞,其次分別是圖形、動畫類和表格產品;
      對于預警類產品,大多數專家認為大霧、寒潮、暴雨和暴雪的預警是必需的,對臺風和高溫預警的關注相對偏少;
      預警提前量多希望在6~12 h和12~24 h;
      對影響評估類產品中的低能見度、強降雨和冰凍雨雪等項目需求較大,評估產品提前量多希望在1周。產品獲取途徑主要是共享平臺、手機客戶端和網站。

      2.4 氣象服務效果評價及建議

      在調查中,大多數專家對交通行業氣象服務的期望較高,達到8~10分,在氣象服務實際達到的效果中,93.75%專家認為有8~10分,僅有1位專家認為是6分(圖2)。

      行業專家在此次調查中提出了不少寶貴意見。大部分專家建議交通氣象服務首先需要加強和改進的是氣象預報預警信息的準確性和精細化程度,在時間和空間上應更加精準、精細,時間上精確到3 h以內,空間上精細到具體高速公路路段;
      其次是氣象服務的完整性和針對性,氣象信息應直達到基層具體負責的工作人員,以便更好地指導交通現場管制工作和工程施工。

      圖2 氣象服務效果和期望評分對比曲線圖

      2.5 氣象服務效益評估

      通過對第二輪全行業氣象服務貢獻率的調查表匯總分析(表1),認為氣象服務對交通行業的貢獻率在2.4%~2.7%和2.7%~3.0%的專家人數均占總人數的23.5%,可見氣象服務對交通行業的貢獻率較高。

      表1 公路交通氣象服務效益貢獻率檔次及專家選擇

      通過式(2)得出公路交通氣象服務貢獻率E為2.11%。

      通過對貴州省公路交通運輸行業開展的兩輪調查評估,得出以下結論:

      (1)貴州省交通氣象預報/預警服務產品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均得到了行業專家的認可,“基本準確”“比較及時”和“比較完整”的占比分別為100%、87.5%和87.5%。

      (2)貴州省交通氣象服務多為公益性服務,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部分事業單位和企業,增加的效益、減少的損失和服務成本均有不同的范圍。

      (3)專家認為交通氣象服務產品包括降水、能見度、氣溫等相關的實況監測和預報、預警、評估類產品,產品形式需求多以文字、圖形類為主,產品獲取途徑主要是共享平臺、手機客戶端和網站。

      (4)專家對交通氣象服務的期望較高,100%的專家期望8~10分,而實際達到的服務效果也較好,93.75%的專家認為有8~10分;
      交通氣象服務主要應在服務產品的時空精度、服務的完整性和針對性等方面加強和改進。

      (5)根據兩輪專家評估法,計算得出交通氣象服務貢獻率為2.11%,公路交通氣象服務效益顯著。

      (6)氣象部門應加強與交通部門的聯系與合作,根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實際需要,提供實時和更有針對性的氣象預報和預警信息;
      需發展服務新模式,建設以手機為載體的服務平臺,使獲取氣象預報和預警信息的渠道更便捷。另外,需增強交通氣象預報預警的精細化能力,不僅僅是高速公路,還應進一步擴展到國道和省道,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性天氣對交通安全的影響。

      猜你喜歡氣象預報公路交通貢獻率龍江氣象預報服務團隊助力北京2022冬奧會黑龍江氣象(2022年1期)2022-05-18西藏2020年完成公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435億余元石油瀝青(2021年2期)2021-07-21公路交通工程設計與管理探究中國交通信息化(2020年6期)2021-01-14一種通用的裝備體系貢獻率評估框架軍事運籌與系統工程(2020年2期)2020-11-16我國海洋氣象預報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知識文庫(2019年10期)2019-10-20大數據分析在公路交通信息服務中的應用中國交通信息化(2019年4期)2019-07-13關于裝備體系貢獻率研究的幾點思考軍事運籌與系統工程(2018年3期)2018-03-26數讀2016年公路交通發展統計公報中國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云南省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方法研究災害學(2014年1期)2014-03-01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