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偉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產業發展規劃院,北京 100010)
木本糧油是培育和利用木本淀粉類及木本油料類樹種的經濟作物門類。木本糧油作物的種子或果實中含有豐富的淀粉或者油脂,多數可以食用,或經過加工成為淀粉、食用油、乙醇燃料和生物柴油等產品。我國木本糧油作物資源極為豐富,具有分布廣、種類多、培育時間久等特點,發展空間十分廣闊。有效開發木本糧油資源,發展和壯大相關產業,能夠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隨著耕地面積逐年遞減、耕地質量逐漸惡化、山區耕地撂荒增加和規模經營下的生產日益“非糧化”等問題的出現,我國糧食特別是口糧的自給率受到嚴重威脅。雖然2015—2019 年我國糧食產量連續五年穩固在6.5 億t,但是糧食進口量仍在1 億t以上,谷物的進口量依然保持在2 000 萬t左右。而且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和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糧食的結構性短缺問題日益突出[1]。另一方面,我國自2010 年以來,食用油自給率始終在40%以下且近年來呈不斷下滑的趨勢,2017—2018 年度我國食用油自給率為30.9%,2018—2019 年度僅為30.1%。因此,大力發展木本糧油產業,能夠進一步緩解我國糧油供需矛盾。
在當前逐漸復雜化的國際貿易形勢之下,我國糧食安全問題上升到一個更高的高度,加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以及脫貧攻堅出現疫情“加試題”等情況下,各種困擾糧食安全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威脅著“18 億畝的耕地紅線”[2]。若想提升我國糧油的高效供給能力和糧食安全性,應高度重視對山地、林地等非農地資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從而保障我國木本糧油產業穩定發展[3]。
我國人口多耕地少,山地面積約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70%,木本糧油樹種具有生命力強、適應山區貧瘠生存條件等天然優勢,可以被視為優化國土資源配置和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綠色糧倉”[4-5]。而且我國木本糧油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分布范圍較廣,其開發價值不可估量。從近年的市場調查情況來看,對于木本糧油的需求處于高速增長態勢,很多地區根據區位特色構筑了大量產業園區,涉及油茶、核桃、油橄欖、文冠果、板栗、棗、柿子等作物,從而生產名、特、優木本糧油[6-7]。這一方面不僅提升了種植園區覆蓋面積和木本糧油產能,另一方面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提升農民收入以及優化生態環境也大有裨益。
從供給和需求角度來看,近年來隨著我國對木本糧油產業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這進一步有效化解了市場不平衡的狀態。
從2017 年的數據可以看出市場的供給能力得到了明顯提升。我國油茶籽產量為243.16 萬t,核桃產量為417.14 萬t,油橄欖產量為6.19 萬t,三者產量合計為666.49 萬t,占全國木本油料供給的96%。茶油產量為64.3 萬t,核桃油產量為30.78 萬t,橄欖油產量為0.9 萬t,合計為95.98 萬t,占全國木本油總供給的96%,在我國食用植物油中的供給量不足3%。同年,我國板栗產量為236.45 萬t,棗(干重)產量為562.47 萬t,柿子(干重)產量為105.45 萬t,合計為904.37 萬t,占木本糧食總供給的81%,占全國糧食總供給的比重不足2%,占口糧供給的比重不足5%。
在需求一端,2017 年,我國茶油消費量為61.5 萬t,核桃油消費量為27.01 萬t,橄欖油消費量為5.16 萬t,合計消費量為93.67 萬t,不及全國食用植物油消費的5%,與《全國油茶產業發展規劃2009—2020》到2020 年油茶籽油消費占中國食用油消費的10%的目標相差巨大,且橄欖油的進口量遠高于本土產量,木本油市場缺口巨大。同年,我國板栗消費量為230 萬t,棗(干重)消費量為561.4 萬t,柿子(干重)消費量為105.2 萬t,合計消費量約900 萬t,在我國糧食(原糧)總消費中的占比不足2%,占口糧消費的比重亦不足5%。木本糧油的供需在國家糧油總供需中的占比均不足5%,面對日益擴大的市場,木本糧油產業在我國大有可為[8-10]。
雖然木本糧油發展前景廣闊,但是,目前我國木本糧油產業依然還存在一些問題。第一,供需空間不匹配,倉儲物流損耗大;
第二,發展規劃不合理,生產具有盲目性;
第三,科研基礎較薄弱,技術人才流失多;
第四,重建設輕管理,綜合利用效率低;
第五,前期機會成本高,農民缺乏積極性;
第六,政府重視不夠,缺乏扶持政策;
第七,宣傳講解不到位,價值認知不足[11-15]。
保障木本糧油產業的高速穩定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其意義在于:1)解決供需不平衡的狀況;
2)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3)提升農民收入和國土資源利用率;
4)有助于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5)促進糧油消費結構轉型升級;
6)可以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鑒于發展木本糧油產業意義重大,因此提出以下建議:
1)科學部署木本糧油產業布局,加強各個環節基礎設施建設。全國范圍內開展木本糧油資源普查,科學謀劃、整體布局。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進行科學反復論證,認真部署全國木本糧食發展規劃,明確總體發展目標,確定發展規模,落實發展區域。完善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的基礎設施建設,逐級落實責任,強化工作合力。既要保證生產,又要加快物流,減少中間損耗,保障供應順暢,滿足消費需求。
2)強化科技支撐,進行精細化管理。加大對木本糧油科研機構的支持力度,鼓勵科研機構培育適宜環境生長的優良品種,并推廣新培育品種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同時加大對農林領域科技人才的培養,對其在農林領域的貢獻進行表彰,并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
積極組織各層級農業科技人員下鄉對農民進行技術指導,提高農戶認知水平,提升種植園精細化管理水平。
3)培育扶持龍頭企業,鼓勵木本糧油深加工。通過制定相應的稅費減免政策、設立相應的發展專項基金以提升產業發展容錯率。此外,對于在該領域擁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和區域應當予以政策扶持,以培養一批競爭力高、市場知名度高、經營管理高效的龍頭企業,并積極引導農戶和相關企業進行深入合作,對相關產品進行深加工,延長木本糧油產業鏈,提高木本糧油的綜合經濟效益。
4)加強對木本糧油優勢的宣傳,積極引導國民消費。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反作用于生產。目前,國民對于木本糧油的經濟價值、營養價值認知不足,可以通過國家媒體和互聯網平臺進行全民科普,更新居民固有的糧油消費觀,引導消費者樹立更加注重營養價值和食品安全的“大糧食消費觀”。使木本糧油產業廣泛普及,做到深入人心,有力造福民生。
猜你喜歡木本糧油消費量韓國電企2月份煤炭消費量同比下降18.5%礦山安全信息(2020年12期)2020-01-052019年《中國糧油學報》征稿簡則中國糧油學報(2019年4期)2019-07-12歡迎訂閱2019年《中國糧油學報》中國糧油學報(2019年4期)2019-07-12木本曼陀羅的寫生方法老年教育(2018年12期)2018-12-29推廣優質稻 種出“好糧油”中國糧食經濟(2018年4期)2018-01-23濱州市蒲園木本觀賞植物資源及配置分析現代園藝(2017年19期)2018-01-19木本花卉花期調控技術現代園藝(2017年21期)2018-01-03南昆山木本野生植物資源及應用前景花卉(2016年3期)2016-04-162014年全國紙及紙板生產量為1.0470億噸印刷技術·數字印藝(2015年6期)2015-08-31N2015083 中國銅鋁消費量料在未來十年達到頂峰中國有色冶金(2015年5期)201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