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讓我陪你的孩子走過一程,請讓我將你孩子的天地用我的心,他的心,你們的心打造的更亮麗!5、不惜我的知識補習你的知識6、不讓天才付水流,成功的感覺,我們共同分享!7、給我以魚,授您予漁!8、我愿送你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家教廣告詞【五篇】(2023年),供大家參考。
家教廣告詞范文第1篇
1、扶著走,永遠不會走,靠輔導,不輔立即倒。
2、智商影響成績,情商關系成功。
3、先天遺傳影響智商,后天教育決定成敗。
4、讓我陪你的孩子走過一程,請讓我將你孩子的天地用我的心,他的心,你們的心打造的更亮麗!
5、不惜我的知識 補習你的知識
6、不讓天才付水流,成功的感覺,我們共同分享!
7、給我以魚,授您予漁!
8、我愿送你學習的金手指!
9、你的孩子可以沒有保姆,但是不能沒有家教
10、您孩子的成長,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11、讓我們一起努力!
12、給我一份信任,還您一個奇跡!
13、不求贏在起跑,力求跑贏全程。
14、起跑贏不一定全程贏,開頭輸不一定最終輸。
15、成功的孩子不操心,操心的孩子難成功。
16、小樹修剪好自然長,小孩調教好自成才。
17、人之初,本無性,如何變,靠環境。
18、人之初,似白紙,遭污染,無法洗。
19、產品質量差問題在工廠,孩子不成功根子在父母。
20、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21、狼窩里生長是狼孩,豬圈里長大成豬娃。
22、不給孩子做主,他會膽小如鼠,敢讓孩子決定,他就大膽前進。
23、家是第一所學校也是永遠的學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
24、父母是孩子的大顧問,孩子是父母的小老師。
25、回歸自然,不當家長做父母,更新觀念,發揚民主做朋友。
26、嬌慣的孩子不成功,溺愛的子女不孝順。
27、要關愛不要溺愛,要放手不要放任。
28、有興趣,學習是享受,沒興趣,學習似受刑。
29、有興趣,不讓學偷著學,無興趣,逼他學則厭學。
30、好習慣如墊腳石,助你登高;
壞習慣似絆腳石,讓你摔跤。
31、要讓孩子玩樂,更要孩子快樂,教會孩子刻苦,不讓孩子痛苦。
32、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33、莫怨孩子學不好,只怪自己不會教。()
34、不存在光有缺點沒有優點的孩子,只存在只找缺點不找優點的父母。
35、不要讓孩子做物質生活上的小皇帝,精神生活上的小奴隸。
36、追求平時考分高,最終反而考不高,只有平時學得好,最終才能考得好。
37、教育的前提理解,理解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提是溝通,溝通的前提是尊重。
38、學校,家教,一個也不能少!
家教廣告詞范文第2篇
關鍵詞:視頻廣告 外語教學 交際能力
法國語言學家梅耶說:“有什么樣的文化,就有什么樣的語言?!闭Z言的工具性本身就有文化性。語言也是一國國民思維方式最好的映照和表達。因此,在外語教學實踐中,培養良好的交際能力是外語教學的終極目標。此外,多數外語學習者都不得不承認,專業的外語學習過程其實是很枯燥的。因而,從外語教師的角度,需要不斷地更新教學內容,有效地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在學生的各個學習階段,盡可能地激發學生們的外語學習熱情。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除了常用于外語教學的原版電影和歌曲以外,視頻廣告逐漸為越來越多的外語教師所重視。因為,廣告本身就是一個國家文化及國民思維方式的濃縮,而廣告語言也正是一種具有文化特色的社會語言。
一、視頻廣告作為教學輔助手段的優勢
廣告作為一種大眾傳媒的表現形式,同電影、電視、歌曲及紙質媒體等其他傳統媒體一樣,在外語教學中具有一定的輔助意義。而在眾多的廣告形式中,由于視頻廣告具的獨特優勢,使得這種輔助意義更加明顯和突出。這種優勢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視頻廣告題材及其廣泛,幾乎涵蓋了生活中的所有領域。并且這些題材不僅更新速度快,而且始終走在時代的前沿。其次,視頻廣告具有視聽兼備的特點,往往以精選的音畫作為依托,模擬并濃縮真實立體的語言交際情境。再次,視頻廣告作為一種文化藝術創作的產物,對學生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由此,視頻廣告的引入,不僅可以極大地調動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最后,視頻廣告可以說為外語學習者打開了一扇了解目標國社會文化的大門。其中的音樂、文字、語言及圖像無處不在映照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社會生活。通過大量的視頻廣告的賞析,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將語言與文化教學結合,可以使學生在較輕松的氛圍下既掌握了語言,又了解了相關的社會文化常識。
二、視頻廣告的選擇
采用視頻廣告作為外語教學的輔助材料,是為了通過有趣且真實的教學模式,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對異國文化的了解,最終達到提高綜合聽說交際能力的目的。若要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好的選材至關重要。下面,從視頻廣告材料本身和教學的兩個角度,談談視頻廣告的選擇標準。
視頻廣告材料選擇的時候,尤其要注重題材的廣泛性和有節制性。教師應該根據學時的安排,每次課選擇同類的2或3個廣告進行教學。選擇同類廣告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通過幾個廣告之間的對比,掌握此類廣告的常用句式并盡可能多地積累主題詞匯。除此以外,每次課使用的廣告數量又不易過多,且內容相差較大,以盡量避免由于數量過多而導致的每個教學環節時間的縮短,進行不夠充分,或過分地分散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另外,在廣告的選材時,還要注意廣告語言的使用盡量豐富,而且發音清楚。語法功能盡量做到呼應現有基礎課的語法知識,或對現有知識的補充。
此外,在教學實踐中,公益廣告的教學價值不容忽視。因為,公益廣告除了具備視頻廣告的一般特征以外,還具有利他性和現實的教育意義。例如,保護環境、禁煙禁毒、希望工程、維護和平、義務獻血、保護動物、社會公德等主題的公益廣告不僅貼近新聞熱點,而且能從根本上對大學生進行“道德觀”“人生觀”的積極引導。因此,將公益廣告引入外語教學的課堂,對于學生而言,收獲的將不僅是語言及文化知識,還將是一次刻骨銘心的身心洗禮。
從教學的角度,教師應在開課前充分地了解學生的法語水平、年齡、興趣愛好等相關信息。并結合教學目標,課時數量以及基本的教學硬件設備,統籌安排授課內容及授課方式。
三、視頻廣告教學的設計原則
從時間上看,視頻廣告雖短,但是內容卻是異常豐富的。因此,教師如何利用課堂有限的時間,本著學生是學習主體的原則,充分發揮教學引導的作用,設計高效的教學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
視頻廣告的設計通常是以聽力能力的培養作為先導。教師可以首先結合表格、選擇、判斷、開放性問題、搶答等活動,將預先準備好的2或3個廣告采用“泛聽”的方式逐一播放,引導學生獲取諸如廣告目標、廣告的對象等主要信息。然后,可以借助課下收集的短小的原文文字材料,以使學生對產品及品牌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再通過“精聽”,分析廣告語言的同時,確定產品或服務的優勢及情節設計等具體內容。對廣告內容掌握之后,可以引導學生針對廣告的主題列舉相關詞匯,并從詞匯學的角度加以適當講解以達到擴充詞匯量的目的。有了足夠的詞匯的積累,教師也可以播放一段同類的中文廣告與外文廣告對比。邀請學生發現并挖掘語言表達,情節設計,行為習慣等方面存在的中外文化差異,并展開討論。作為這一環節的總結,教師應該客觀地評價和分析廣告中所表現的文化現象,并提醒學生在語言表達上所表現出的文化差異。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模擬場景以訓練口語表達能力。根據視頻廣告的主題不同,可以采用向顧客銷售、推銷產品或服務,談論產品或服務的優劣勢,使用經驗及效果,擔心出現的問題等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論辯能力。作為課程的擴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課外搜集并整理相關企業或產品的信息,并采用書寫成書面廣告宣傳單的方式,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及綜合寫作能力。也可以通過競賽的方式翻譯經典廣告詞,增強學生的對翻譯興趣。
綜上所訴,利用視頻廣告來豐富外語課堂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輔助”的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師根據學生水平及興趣設計教學環節。根據教學目的及安排,有的放矢,選擇教學側重點。在教學過程中,切記不能面面俱到,過于精細。更切記走過場,將課程局限于廣告欣賞的層次。為了能將視頻廣告順利科學地應用于外語教學,一方面,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素養,關注目標國家的社會動態,努力挖掘中外文化差異的根本。另一方面,教師要通過實踐在教學方法上不斷鉆研和探索,充分重視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備對異國文化的深刻理解力和分析力,進而在交流中達到最有效的溝通。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逼谕麑⒁曨l廣告引入外語課堂的這一新的嘗試能給長期以來墨守成規的專業外語教學帶來新的生機。
參考文獻:
[1]Alain Pacthod et Pierre-Yves Roux:80 fiches pour la production orale en classe de FLE,Didier,Paris,2004.
[2]方仁杰.法國文化與法國廣告.法國研究,2004,(01).
[3]張健.廣告英語文體特點初探.上海外國語大學出版社,1995,(02).
家教廣告詞范文第3篇
詞匯教學一直是困擾中學英語教師的一個不小的問題。新的課程標準要求九年級學生應掌握3300個左右的單詞和熟練運用近400個短語。每單元的單詞都集中放在書后的附錄部分,并沒有分別列于每課時應講的板塊后面。如此,何時教單詞,怎樣教單詞,教多少單詞就成了英語教師頭痛的問題。我針對譯牛版7AUnit 5 Going shopping 這一單元的購物話題,結合新課標“教師應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的理念,設計了一個題為“賞析商品廣告中使用的英語”的課外實踐活動,頗有收益。
活動課期間,我在班級開了一堂題為賞析廣告中的英語的講座,用PPT 演示文稿加以輔助說明。(點擊PPT出現一款波導手機)如Bird波導(移動電話),bird原意為小鳥,用于手機品牌可直觀的表達出擁有此款手機帶給使用者的通訊自由。
(點擊PPT出現海飛絲洗發水) Head&shoulder海飛絲(去頭屑洗發水),字面意義為頭和肩膀,此商品言明使用后的效果從頭和肩膀上可以看出來。
(點擊PPT出現Soffft衛生卷紙) Soffft索膚特(衛生卷紙),原單詞soft柔軟的,用于衛生紙品牌本就很合適,商家把單詞進一步變形,中間又加了兩個F,產生了兩個意外的效果,除了感覺衛生紙更柔軟以外,還有了抽衛生卷紙時連續不斷的感覺,以及紙中打孔便于撕開的想法,使人不禁贊嘆商家的聰明。
懂英語的人能比別人更理解一些廣告的創意。例如,對比兩種著名香皂――力士和舒膚佳,為什么力士總是請一些國際知名的影視明星如張曼玉、袁詠儀、舒琪來做廣告,而舒膚佳的廣告卻總是立足于普通家庭,總是憂心沖沖的媽媽怕細菌(畫面上的小紅點)危害家人健康呢?如果你看看他們的商標就明白了,力士Lux 是Luxurious(豪華的)的縮寫,而舒膚佳(safe guard)字面意義就是安全衛士。
不論是商品廣告,還是公益廣告,廣告語的創作都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它要利用推銷原理寫出雅俗共賞、生動有趣的文字,要具有特殊的感染力,能在瞬間引起讀者注意,刺激其購買欲望。我們以學生們最熟知的廣告語開始,在屏幕上顯示句子, I’m lovin it! 學生們馬上就喊起來“麥當勞”“我就喜歡!”然后我提到了英語的現在進行時態,和love變現在分詞的方法。接著屏幕上出現 let"s make things better. 講解這句廣告語,我先給出的是英文,一大部分學生幾乎完全無誤的譯出了中文,“讓我們做得更好!”立刻就有學生說出:“飛利浦電器”,還掏出耳機,告訴同學們是飛利浦的,我又順勢講解了耳機,吹風機,吸塵器這些小家電的英文名稱,還提到了better 是good 和well的比較級。
廣告賞析課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忱。第二天下午第三節課,我帶領學生到文峰大世界,讓學生去尋找在日常生活用品中見到的英語。學生們的具體任務是收集商品,以廣告中出現的英語,其中家電部、數碼體育商品部、食品部為主要目標,每個同學可攜帶小記事本,甚至數碼相機進行第一手資料采集。
搜集完“商品廣告的英語”,我在班上舉行了課外實踐活動成果匯報課。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成果展示,有3個小組還做了PPT演示文稿,圖文并茂的課件演示讓學生興致達到高潮。沒用課件的小組也做得很成功,例如數碼家電組的小組成員提供了大量的廣告宣傳單實物、包裝盒、包裝袋,效果也相當好。由于學生親自展開調查和研究了生活中的英語,使他們了解了身邊的一些熟悉的英語單詞或短語,進而引起了他們對英語的關注。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在調查身邊英語的過程中領悟到英語不僅僅存在于書本中,還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每個空間。英語作為一種世界交流語言,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們了解了英語在現實生活中的使用情況,就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
家教廣告詞范文第4篇
一、大眾傳播媒體對掌上電子詞典的宣傳力度、方式及其效果
20世紀中期以來,人們接受商品信息最主要的渠道應屬廣告。只要你一翻開報紙,打開電視,接通網絡,走到街上,即使讓你現在馬上閉上眼睛,塞上耳朵,在你腦海中一定有某個廣告的畫面或聲音浮現。對電子詞典的宣傳亦是如此:來自加拿大的大山與來自美國的愛華“用好記星的孩子英語成績一升再升”的笑臉;
魯豫暗許“我用諾亞舟”的明智;
何炅用“ 選擇e百分,投入一百分”承諾著“英語教輔工具的革命”,“讓孩子――成績100分、讓父母――放心100分”。能讓精明且挑剔的消費者拜倒在掌上電子詞典上,著實讓商家費了不少腦筋,也獲利甚豐。翻看廣告,其宣傳方式可總結如下:
首先,用名人代言產品。此類廣告依賴的就是名人做廣告所具有的示范作用。名人往往因其所特有的知名度、號召力和影響力,使他們在廣告中傳播的意見常常被受眾所重視和接受。不僅如此,名人廣告還提高了品牌聯想力,即擁有該產品會讓人聯想把名人的人生成功的一段經歷復制、然后粘貼到自己對應的人生階段,即在心理上獲得某種滿足。這種對于擁有產品的符號象征意義的解讀既滿足消費者的心理平衡感,又獲得一定程度上的“社會”認同或自我認同。
其次,邀請“基層的第一線工作者”發言來號召“消費”。在這種情況下,無數中考、高考“狀元”都現身說法:“我用某某品牌的電子詞典”,狀元都說了好使,看來非買不可。
再次,采用“問題解決法”的宣傳方式。母親焦急地為“兒子”英語考試不及格而發愁,“距升學考試還有31天……兒子連考試題目都看不懂”。這時,“好記星”的形象代言人大山用微笑把好記星單詞王E900“捧”出來,數秒對產品的功能宣傳過后,這位母親開心地說,“一個月后,我兒子考上省重點了?!逼孥E還在廣告中重演:幾位英語學習較差的學生在突擊使用了“好記星”手寫全能王后,一位說,這次英語成績在全班考了第一名;
另一位聽力較弱的同學也一舉拿到了滿分;
還有同學感嘆:“上課聽不懂的,回家用好記星一復習,簡直和老師講課沒什么區別?!?/p>
以上幾種廣告方式的效果自不必言,但商家還是不遺余力地為塑企業形象與品牌形象,投入巨額本錢。大山代言的“好記星”依托橡果國際為宣傳策劃總管,那么整套的、系統的包裝宣傳自然應運而生。在產品剛投入市場時,采用“上軟下硬”的平面廣告,內容著重單一的產品功能、承諾性地訴求;
而后,慢慢地開始傳遞產品高新科技的理念。在商家不斷擴大利益蛋糕的追求中,電視廣告也成為宣傳的陣地,主要分為品牌片(塑造企業和品牌形象)和直銷片(著重銷售產品),而且品牌片分為15秒、10秒、5秒,直銷片有10分鐘、5分鐘和3分鐘等多種版本。
為輔助銷售、保持公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品牌的宣傳力度不斷加大。為避免以往因為廣告版本及傳播方式的單一,導致消費者出現認知疲勞,好記星圍繞新的品牌核心主張,進行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傳播,通過贊助CCTV英語大賽、體育賽事、社會公益活動樹立長期品牌影響力,將多元化傳播和好記星的品牌建設有效地結合起來。既然是這么善良、神通廣大的企業、品牌,大眾只好投以信賴和執著,帶著品牌的商品“瞬間”成為肉眼凡胎的消費者的英語學習救世主。
如此宣傳,其效果如何。以大山代言的好記星為例。一臺OEM的掌上學習機,雖沒有在中國學生中人手一臺,但是就其宣傳所達到的長期效果是無法預測的。
如此銷售量,消費者使用情況的滿意程度有多少呢?一份調查來自《大學生使用紙質詞典與電子詞典情況的調查分析》,(1)該文作者曾就大學生使用紙質詞典與電子詞典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其對象是從上海大學文科和理工科混合的9個英語教學班中隨機抽取的,均為非英語專業學生,共251人,收回的有效答卷為236份,得出如下結論:
(1)大多數學生都擁有紙質詞典和電子詞典,其中個人電腦詞典和在線詞典的擁有率很低,掌上電子詞典擁有率占被抽樣對象中的57%。
(2)電子詞典是58%的學生最常用的詞典,但67%的學生卻認為紙質詞典才是對他們學習幫助最大的詞典。
由以上結論,就可以發現學生使用者對掌上詞典的使用價值評價不高,但卻經常使用該類詞典。其中的原因,除了掌上詞典的本身特性,還與媒體對掌上電子詞典的宣傳脫不了干系。而國家質檢總局對一些學習機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共抽查了20家企業生產的20種產品,產品抽樣合格率僅60%。如此粗制濫造,普及濫用,后果不堪設想。這到底是誰的錯?廣告宣傳?消費者?
“廣告通過什么方式作用人、影響人?應該如何解讀廣告?現代傳媒在行使廣告服務的過程中又是如何營造廣告世界里的‘幸?;镁场??”(2)
二、對于消費者的導引抑或是消費者對宣傳的誤讀
教育要“面向世界”,不掌握一門外語,怎么行?英語作為中國最流行的第二語言,其教育無疑是失敗的,因其死記硬背的應試教育而讓中國人擔憂。全世界最疼愛子女的人――中國家長,多數不具有第二語言學習的經驗和能力,對于陌生的領域他們束手無策。與此同時又往往從媒體傳來“恐嚇”:“英語粉碎了多少望子成龍夢”、“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別讓英語拉了孩子的后腿”的整版廣告成了最刺眼的標題,把“英語”與“孩子前程”等同起來。如此“恐嚇”,目的是為大眾布設一個完美的欲望陷阱。陷阱里裝滿了讓人們去購買“物”的刺激,還有種種占有“物”的形象、形象的意義,以及占有產品后對于生活意義、生活價值的滿足。
陷阱外站著的是名人們,擅長幫忙的名人們,在媒體的過濾、篩選、剪切后把真摯的、熱情的、體貼的關懷融合到企業的產品中,其中滲透著企業的種種品牌形象和利益,但就表面來看,消費者看到、感受到的是雪中送炭。企業將產品的某些功能片面放大,用形而上學的哲學融合到媒體廣告宣傳中,把產品對英語學習的作用無限放大?!洞髮W生使用紙質詞典與電子詞典情況的調查分析》也調查了學生在購買和使用詞典時是否需要教師的指導,以及學生在了解詞典相關知識時希望采用哪種方式,學生們表示希望“教師根據學生的需求而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指導,從而逐步培養他們的詞典使用能力和習慣”。對于第二語言學習工具的“無知”,“不了解”等成了學生們盲從廣告的最主要的原因。
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廣告夸張宣傳,但若想被定性為虛假,實屬不易。如果留意就會發現,很多產品廣告大都采取舉例子的方式,對消費者產生一定的心理暗示,從而誘導其消費行為的產生。但其很少做任何具體承諾,比如產品使用多久后達到什么程度的效果、產品功能用哪些實際指標可以證明等。而很多例子即使知道了地方和名字,也很難找到;
即使找到,其是否會出庭作證也是個問題。
在如此這般的“恐嚇”與“利誘”中,老百姓難逃理想的“烏托邦”的誘惑,恨不得風馳電掣般讓高科技為孩子的英語腦細胞充電,沒有人愿意在“威脅”中認輸。媒體的宣傳時時宣稱:只要擁有,即刻彌補你所有英語學習的遺憾,追趕第二語言學習最優秀的理想;
如果你不買“我”的產品,你就在英語學習的起跑點甘拜下風吧。而消費者購買后的感受與使用后的收獲并沒有加入到這場共贏的盛宴,至少沒有到達廣告宣傳的“烏托邦”、“幸?;镁场?。從廣告里收獲的承諾是否真的為我們的英語學習提供通電似的服務,讓我們的大腦與第二外語的掌握與靈活運用暢通無阻?廣告中的商品被“切片”,將某些功能神圣化、無敵化,我們看到的只是光輝的耀眼的神奇的局部的放大。在“您的滿意,我們永恒的追求”這樣的甜言蜜語,在“無知無畏”的狀態中,對陌生的新產品如“初生牛犢”般的消費者也正在“誤讀”此類宣傳?!皬V告的大眾傳播功能因而并非出自其內容、其傳播模式、其明確的目的(經濟的或心理的),也不是出自其容量或其真正的受眾(盡管這一切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并構成其支持),而是出自其自主化媒介的邏輯本身,這就是說他參照的并非某些真實的物品、某個真實的世界或某個參照物,而是讓一個符號參照另一個符號、一件物品參照另一件物品、一個消費者參照另一個消費者?!保?)在彼此“看齊”的過程中,廣告這種來自于模擬現實的媒介語言,同時人們在解讀并自我對照調節中,也塑造了另一個“真實”的、人們生活其中的世界,在創建這個世界的過程中,消費者也是重要的“建設者”,即沒有消費者出讓自己的權利,另一個“真實”世界就不會存在。詹姆斯?凱瑞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是傳播――簡言之,通過符號形態的建構、理解、利用創造了現實,并使現實成為一種存在?,F實是由命名系統創造的,但這并不是符號形態的惟一功能,或者說現實是由創造這些系統的人創造的――以這種特定的命名強調了現實的存在?!保?)
媒介的宣傳,似乎具有詹姆斯?凱瑞所說的那種“儀式觀”的特征,即“在儀式觀中傳播一詞的原型則是一種以團體或共同的身份把人們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禮”,似乎具有了宗教般神秘的吸引力;
但在這種“儀式”中,消費者積極參與了“建構并維系一個有秩序、有意義、能夠用來支配和容納人類行為的文化世界”。(5)消費者的誤讀使這場儀式變得“真實”“重要”“不可或缺”。
三、對于廣告所設計的生活藍圖的思考
由于廣告的示意,擁有此商品是新一代主體想像的立場和視角。理想表征著直接的欲望和深層的無意識的需求的滿足?!百徺I廣告所推薦的商品,消費就能順利地將人們運送到另一個精彩的生存空間,廣告設計了另一種生活,即使在起居飲食之類的瑣事上,也能遭遇這個問題。生活在別處,廣告塑造人們的未來”。(6)其實在另一個更大的范圍提供生活的情報,必然包含了某種價值觀念、意識形態。趕往“幸?;糜X”或“儀式”的路上,爭搶參與這場盛大“儀式”的付出時,沒有人提醒說:你不一定能到達終點,抑或這種“幸?;糜X”根本不存在。媒體和商家合謀營造出來的符號,并誘導你對這種符號進行誤讀。趕快覺醒吧,至少開始思考,我們付出的消費企圖構建的幸福國度是否“面向大海,春暖花開”?
注釋:
(1)鄧 琳:《大學生使用紙質詞典與電子詞典情況的調查分析》,《辭書研究》2006年第1期,第172頁-174頁
(2)鮑海波:《新聞傳播的文化批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76頁
(3)讓?波德里亞:《消費社會》,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134頁-135頁
(4)詹姆斯?凱瑞(James W. Carey):《作為文化的傳播“媒介與社會”論文集》,華夏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13頁
(5)詹姆斯?凱瑞(James W. Carey):《作為文化的傳播“媒介與社會”論文集》,華夏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7頁
家教廣告詞范文第5篇
關鍵詞:廣告語;
模因;
文化傳播
中圖分類號:F71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6)11-74 -02
一、引言
廣告作為一種新型的傳播媒介,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說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商業廣告和公益廣告。對于商業廣告而言,它建起了一個橋梁,促進商家和消費者的信息流通。消費群眾通過廣告以及廣告詞來對所宣傳的產品有個初步了解。因此,廣告語的創新顯得十分重要。另外,在2016年,模因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詞匯,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也許我們未曾留意,模因現象已經穿插在人們的生活中,比如時下流行的表情包,也屬于模因的體現。所以,盡管很多教授對廣告語言都有所研究,我們選擇了另一個視角,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即模因來分析廣告語言,提高自己對語言的領悟水平。
1976年,牛津大學教授Richard Dawkins出版了一本名為《自私的基因》的書。作為一名從動物學家,他在該書中提出模因(meme)一次,這也是模因第一次出現在世人的眼中。如果以生物學的視角來說,生物體的生存特性并不能夠決定進化,事實上,基因的特性才是決定進化的因素。類似的,Dawkins由此認為在文化進化的過程中,也有一種類似基因的復制因子,它在文化進化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與基因在生物進化中所起作用相類似,它就是模因。在《自私的基因》這本書出版之后,很多專業領域的學者教授開始關注模因這一概念。1999年,Suasan Blackmore發表了《模因機器》,此書標志著模因理論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國外專家分別從信息、思想傳染、文化進化、符號等方面進行研究。但是,在國內,模因現象理論仍然處于萌芽階段,并沒有收到太多關注。
其中,何自然教授編寫的《語言模因理論與應用》為模因這一概念的推進做出巨大貢獻。在書中何教授指出模因論是解釋文化進化規律的新理論。
首先我要講的是模因的概念。模因是一個名詞,具體是指在諸如語言,觀念,信仰,行為方式等傳遞過程中語基因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相類似的東西。它與基因在生物進化中所起的作用相類似,是指在人類文化發展過程中,一些語言比如詩詞等通過傳播被人熟知并且傳承下來。不僅僅是詩詞,像歌曲,電影,俗語,衣著款式等等只要通過復制而傳播,都可以被稱為是模因。舉個例子,前段時間網絡上流傳一個視頻,因為主人公不標準的普通話把‘難受’說成‘藍瘦’,‘想哭’說成‘香菇’而受到網友的關注。人們紛紛效仿視頻中主人公的普通話。一時之間,‘藍瘦’‘香菇’兩詞變得十分流行。因此我們可以說‘藍瘦’‘香菇’就可以被認為是模因。
道金斯認為可以從三個指標衡量一些語言模因是否能否成為合格的廣告語:第一點是廣告語中的一些模因是否能夠保真,第二它是否具有多產性,第三它是否具有長久性。在對廣告語言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收集了大量充分的廣告詞,用演繹推理和歸納總結的方法將模因在廣告語言上的作用分成兩種形式。
二、廣告模因基因型傳播
基因型的廣告語本質就是照搬一些成語,俗語,古詩詞或者是流行的歌曲歌名等等。盡管這種廣告語的產生方式就是直接引用詩詞歌賦等,整個廣告所呈現的效果確實十分棒的。
(一)相同的信息傳播
這類傳播的重點就是原封不動。廣告詞作者將大家耳熟能詳的詩歌詞等和廣告相結合使其更具有獨特魅力。舉個列子,蒙牛酸酸乳的廣告語就是“酸酸甜甜就是我”,這是一句流行歌詞,簡單直接,讓初看廣告的消費者印象深刻。再者,金立手機的廣告詞就是荷塘月色這首歌的歌詞,背景音樂也是這首歌,讓消費者即使只聽了一遍,也很難忘記。
(二)相同的信息,表達不同的內容
主要是指同樣的語言模因卻可以使用到不同的廣告當中,從而產生不同的反響。比如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一語言模因就被用到不同的產品推銷中。有些書店拿這句詩詞作為廣告詞以表明自己決心做廣大讀者的天涯知己,然而有些通訊公司用該詩詞表明通過電訊方便人們交流,減少因距離所帶來的溝通上的困難。
三、廣告模因表現型傳播
表現型模因在廣告語中的應用要更加靈活善變,富有創新意識。它不再是照搬已有內容,它更多的是加入新鮮的元素。
(一)同構異義傳播
顧名思義,這種傳播是指在保證語言模因的主體框架不發生變化的前提下,對局部內容進行調整。傳遞的信息就會有所不同。廣告語的設計者們用這種傳播方式是自己的廣告變得更獨具匠心。比如說國內某手機的廣告詞是用了‘聞機起舞’這一成語。將原來的‘聞雞起舞’的‘雞’改成‘手機’的‘機’,讓消費者耳目一新又記憶深刻。
(二)同音異義型傳播
該傳播是指語言模因既保持了原有的結構,在盡量不改變原有讀音的情況下,運用同音詞,近音詞等。舉個例子,索尼廣告的廣告語是“Hi Fi, Hi Fun, Hi Fashion, only from sony.” Fi 是 Fidelity( 高保真) 的意思,利用 Hi 和High 的同音是廣告獨具特色。
模因理論其實涉及到方方面面并不僅僅是在廣告語上, 研究模因理論的相關應用能夠使人對文化傳播,思想的傳遞有進一步深刻的理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