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xxx,男,現年37歲,松棵村草坊隊一名農民.家中有年邁的父親和體弱多病的妻兒.因為沒有文化、沒有本錢,只好在家務農以種田為生,全家開支由我一人承擔.為了給兒子錢義洋治腎炎,向親戚朋友借了幾萬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困難救助申請書【五篇】,供大家參考。
困難救助申請書范文第1篇
我叫xxx,男,現年37歲,松棵村草坊隊一名農民.家中有年邁的父親和體弱多病的妻兒.因為沒有文化、沒有本錢,只好在家務農以種田為生,全家開支由我一人承擔.為了給兒子錢義洋治腎炎,向親戚朋友借了幾萬元,每當想起這些便愁容滿面.
現在我家早已負債累累,一直過著貧苦的生活,盡管家庭貧困,經濟捉襟見肘,我沒有向組織開過口.目前,家里經濟負擔過重,每每念及這些,我內心對家庭和孩子總是心存不安和愧疚.我本不愿給鄉領導添麻煩,但希望在我最困難的時期能得到集體、組織的溫暖,拿到一些困難補助,以此減輕家里的一點經濟負擔,所以特此提出申請,望能核查批準.
此致
困難救助申請書范文第2篇
第二條臨時救助制度。對城鄉最低生活保證制度的補充。
第三條臨時救助的基本原則
一)以“救急救難救?!睘橹?;
二)政府救助、社會互助、家庭自救相結合;
三)公開、公平、公正;
四)實事求是量力而行;
五)分級負責與屬地管理相結合。
第四條臨時救助對象和范圍
一)臨時救助的對象
且長期居住在本縣轄區內,凡具有本縣戶口。因突發性、臨時性等各種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現暫時困難、難以維持的城鄉困難家庭可申請享受臨時救助。主要包括以下人員:
1最低生活保證、農村五保供養及其他專項社會救助制度覆蓋范圍之外。重點是低保邊緣家庭。
2雖已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證、農村五保供養及其他專項社會救助制度覆蓋范圍。
3縣人民政府和縣民政部門認定的其他特殊困難人群。
二)臨時救助的范圍
1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意外傷害導致經濟支出過大。家庭基本生活仍難以維持的城鄉困難家庭。
2因患危重癥疾病。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數額仍然巨大,直接導致家庭基本生活難以維持的城鄉困難家庭。
3城鄉低保家庭、低保邊緣家庭或其他特殊困難家庭子女考入國家認可的全日制本科、??圃盒?。
4其他特殊情況造成家庭生活難以維持的城鄉困難家庭。
第五條下列情況不屬于臨時困難救助范圍
1具有外地戶籍而長期不在外地居住、生活的
2因打架、斗毆、、吸毒等違法犯罪行為導致家庭生活困難的
3因流域性水災、旱災、風雹等自然災害。
第六條臨時救助的規范
以解決臨時性家庭基本生活困難為底線,根據我縣經濟發展水平、財政和臨時救助資金狀況。鄉村參照本縣鄉村最低生活保證規范和救助對象家庭人口等因素,共同生活的家庭人口可給予人均2個月的鄉村低保月人均保證水平以下的一次性臨時救助。
共同生活的家庭人口可給予人均2個月的農村低保月人均保證水平以下的一次性臨時救助。農村參照本縣農村最低生活保證規范和救助對象家庭人口等因素。
家庭無力支付學校報到費用的可給予自己赴學校報到所需的一次性車(船)票費用的臨時救助。城鄉低保家庭、低保邊緣家庭或其他特殊困難家庭子女考入國家認可的全日制本科、??圃盒?。
臨時救助原則上每個家庭每年只救助一次。每個家庭每年救助規范最高不超過2000元。
第七條臨時救助的申請、受理和審批程序
一)申請享受臨時救助的對象。由戶主向戶籍所在地的村(居)委會提出書面申請,也可直接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書面申請,并出具以下證明資料:
1居民戶口簿、身份證。
2低保證、五保證、經縣教育局核實并加蓋印章的錄取通知書復印件及家庭成員收入證明。
3致貧原因及經濟支出證明。
4安全、理賠、受助情況等證明材料。
5民政部門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相關證明資料。
二)鄉鎮人民政府、村(居)委會接到臨時救助申請和有關資料后。會同申請人所在村(居)委會進行調查、核實、評議并公示,對符合臨時救助條件的家庭,發給《臨時性生活困難救助申請審批表》單位主管領導簽署意見后,連同有關資料上報縣民政局??h民政局在10個工作日之內辦結審批手續,對不符合條件的15個工作日之內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三)因遇到突發性、不可抗拒因素造成家庭暫時生活困難的家庭申請臨時困難救助時。經調查核實后,及時審批。
四)臨時救助金由縣民政局完成審批手續后直接組織發放。
第八條臨時救助資金的來源
通過財政預算、上級補助、福利公益金、社會捐贈等渠道籌集。建立臨時救助專項資金。
并根據臨時救助需要及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狀況確定臨時救助資金預算額度,縣財政從2010年起安排臨時救助資金預算。逐年增加資金投入。同時,可以在保證足額發放城鄉低保金的前提下,從本級安排的城鄉低保預算中列支臨時救助資金。
第九條臨時救助資金的管理
一)臨時救助資金實行專賬管理。不得挪作他用??h財政部門設立臨時救助資金專戶,專門核算臨時救助資金的籌集、撥付和結余情況??h民政部門在縣國庫集中支付核算局設立臨時救助資金支出專戶,嚴格與單位正常經費分開。
二)縣民政部門按月將臨時救助資金支出情況報縣財政部門審核后據實列支。
困難救助申請書范文第3篇
第一條具有州戶籍且居住在本地或非本州戶籍但持續暫住本地一年以上的人員適用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臨時救助是由州、縣人民政府委托民政部門對因病、因災等造成的突發性、臨時性生活困難的群眾給予一次性應急生活救助的措施。接受救助的對象享受的是非定期、非定量的生活救助。
第三條臨時救助應當堅持下列原則:
(一)堅持以“救急救難”為主;
(二)堅持及時、適度和公開、公平、公正;
(三)堅持政府救助、社會互助、家庭保障相結合;
(四)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第四條臨時救助對象:
(一)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三無”人員、重點優撫對象、五保對象;
(二)城鄉低保邊緣群體;
(三)貧困家庭中無能力上學的大、中專學生;
(四)經民政局認定需要給予臨時救助的其他特殊困難家庭和人員(外來務工人員、流浪乞討人員等)。
第五條臨時救助申請條件和救助標準:
(一)家庭成員中有人患危重疾病,在扣除各種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救助報銷部分和其他社會幫困救助資金后,個人負擔的醫療費仍然超過5000元以上,導致家庭基本生活難以維持的,給予一次性3000元的救助;
(二)家庭成員中有人遭遇車禍、溺水、礦難及其他人身意外傷害,在扣除各種賠償、保險、救助等資金后,個人負擔仍然較重,導致家庭基本生活難以維持的,死亡的給予一次性1000元,重殘的給予一次性2000元的救助;
(三)因火災等突發性意外事件,造成家庭財產重大損失,導致家庭基本生活難以維持的,視家庭生活困難程度,給予一次性1000元--2000元適當救助;
(四)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生活特別困難,經各種救助措施幫扶后基本生活仍然難以維持的,視家庭生活困難程度,給予一次性100--1000元的適當救助;
(五)家庭主要成員癡呆傻殘、無勞動能力且子女未成年、生活特別困難的家庭一次性救助2000元;
(六)外來務工人員和流浪乞討人員給予一次性返程路費和一日以內的基本生活費。
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實施臨時救助:
(一)因打架斗毆、酗酒、、吸毒或其它違紀違法行為導致家庭困難的;
(二)參與政府明令禁止的非法組織活動導致家庭困難的;
(三)拒絕管理機關調查,隱瞞或不提供家庭真實收入、出具虛假證明的;
(四)民政部門認定不應給予救助的其他情形。
第七條臨時救助的程序:
(一)申請
申請享受臨時救助的,以家庭(或個人)為單位,自愿向居住地或戶籍所在地村(居)委會提出書面申請,如實填報《臨時困難救助申請審批表》,并出具以下證明材料:
1、居民戶口簿;
2、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3、《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原件及復印件);
4、在居住地申請臨時救助的,需戶籍所在地村(居)委員會出具導致申請人需要臨時救助具體原因的相關證明材料;
5、公安機關出具的一年以上的暫住證;
6、所在單位出具的收入證明;
7、民政部門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相關證明。
(二)審核
1、村(居)委會接到臨時救助申請書后,應及時進行入戶調查,并在社區(村)進行公示3天;
2、經初審無異議符合救助條件的家庭,村(居)委會在《臨時困難救助申請審批表》上簽署初審意見并加蓋公章,會同有關材料上報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
3、鄉(鎮)人民政府接到上報材料后,應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入戶核實、社區查訪,對符合條件的由主管領導簽署審核同意意見并加蓋公章,會同有關材料上報縣民政局審批。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不符合救助條件的家庭,鄉(鎮)人民政府應書面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4、鄉(鎮)人民政府和民政部門要建立臨時救助檔案,應及時將實施臨時救助的情況錄入臨時救助信息數據庫。
(三)審批
1、州、縣民政局自接到上報材料之日起,對材料齊全且符合救助條件的家庭,由民政、工會等相關部門建立聯系會議制度,并進行研究后,應在3個工作日內辦理審批手續;
對不符合救助條件的家庭,州、縣民政局或鄉(鎮)人民政府應書面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2、西海鎮地區的救助對象由州民政局審批。
3、如遇特殊緊急情況的,可簡化程序,隨報隨批,事后補充相關材料,完善相關手續。特殊情形下,州、縣民政局可以直接實施救助。
4、因病、因災或特殊原因造成生活較大困難的,一次性救助金額超過1000元以上的,應經民政局審核審批小組集體研究。
第八條同一事由一年內不能重復申請。符合條件的困難家庭每年申請臨時救助的次數原則上不能超過兩次;
特殊情況確實需要救助的,須經民政局審核審批小組集體研究決定。
第九條臨時救助資金的籌集:
臨時救助資金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捐助為輔,主要通過以下渠道籌集:
(一)省財政補助;
(二)州、縣財政預算安排;
(三)州、縣財政城鄉低保年度結余資金;
(四)社會捐助及其他資金。
為做好我州臨時救助工作,在爭取省級補助資金的同時,州、縣財政分別將不少于5萬元的臨時救助地方配套資金列入年度預算及時撥付,并以10%的增幅逐年增加,資金滾存使用。
第十條州、縣民政局設立臨時救助資金管理專戶,并按月填報臨時救助資金支出統計表,定期向社會公布臨時困難救助資金使用情況。
第十一條臨時救助資金由民政部門管理并發放。州、縣財政為民政部門每年安排不少于1萬元的工作經費。
第十二條民政局應當主動接受各級財政、審計、監察部門對臨時困難救助工作和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和管理。
第十三條救助對象不如實提供家庭收入狀況,提供虛假證明、采取欺瞞等手段騙取臨時生活救助資金的,由民政局或受委托的鄉(鎮)追回冒領款物,并取消當事人當年申請臨時生活救助資格。
第十四條從事臨時救助管理和審批的工作人員要依法辦事,接受社會監督。對因、、違規辦理臨時救助或貪污、挪用、扣壓、拖欠臨時救助金的經辦人員,追究相關責任,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第十五條本辦法實施后,各縣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訂具體實施細則,并報州民政局備案。
困難救助申請書范文第4篇
農村醫療救助制度是政府撥款和社會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籌資,對患大病農村五保戶和貧困農民家庭實行醫療救助的制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全面推行農村醫療救助制度的同時,可選擇2-3個縣(市)作為示范點,通過示范指導推進農村醫療救助工作的開展。力爭到*年,在全國基本建立起規范、完善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
建立農村醫療救助制度,要從當地實際出發,醫療救助水平要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財政支付能力相適應,確保這項制度平穩運行。農村醫療救助從貧困農民中最困難的人員和最急需的醫療支出中開始實施,并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
二、救助對象
(一)農村五保戶,農村貧困戶家庭成員。
(二)地方政府規定的其他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農民。
救助對象的具體條件由地方民政部門會同財政、衛生部門制定,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
三、救助辦法
(一)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地區,資助醫療救助對象繳納個人應負擔的全部或部分資金,參加當地合作醫療,享受合作醫療待遇。因患大病經合作醫療補助后個人負擔醫療費用過高,影響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給予適當的醫療救助。
(二)尚未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地區,對因患大病個人負擔費用難以承擔,影響家庭基本生活的,給予適當醫療救助。
(三)國家規定的特種傳染病救治費用,按有關規定給予補助。
醫療救助對象全年個人累計享受醫療救助金額原則上不超過當地規定的醫療救助標準。對于特殊困難人員,可適當提高醫療救助水平。
四、申請、審批程序
(一)醫療救助實行屬地化管理原則,申請人(戶主)向村民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填寫申請表,如實提供醫療診斷書、醫療費用收據、必要的病史材料、已參加合作醫療按規定領取的合作醫療補助憑證、社會互助幫困情況證明等,經村民代表會議評議同意后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二)鄉鎮人民政府對上報的申請表和有關材料進行逐項審核,對符合醫療救助條件的上報縣(市、區)民政局審批。
鄉鎮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可以采取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以及信函索證等方式對申請人的醫療支出和家庭經濟狀況等有關材料進行調查核實。
困難救助申請書范文第5篇
——南大街街道東頭村社區救助工作紀實匯報
各位領導:大家好!
東頭村社區成立于2000年,如今住房老舊,居民群體中以老年人、困難人員和殘疾人居多。這“三多”現象,隨之帶來的就是社區救助的訴求也多。面對這些特殊困難群體,東頭村社區用心用愛用力,擦亮社會救助溫情底色。
一份救助——于細微之處見溫情
社區有個70多歲老黨員,名叫馬道東。他的兒子患病無工作能力,兒媳早年離家出走,留下4歲多的小孫女需要馬道東撫養。一家人的生活來源,僅靠老夫妻兩人的月退休金6000余元?!拔萋┢赀B夜雨”,馬道東本人也身患尿毒癥,每周血透三次、每兩月全身換血一次。除去減免部分,個人還需承擔2300元。自從社區推行“黨建+網格”服務模式后,社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走街串巷”,網格長孫國榮通過入戶走訪了解到馬道東一家的情況后及時聯系民政、計生、婦聯、老齡等部門上門核實,并通過“智慧救助”平臺幫助他申請、辦理了低保邊緣救助金1800元和臨時救助金2000元,區組委組織部也為他申請到特困黨員黨內幫扶資金5000元,除此之外社區還幫助辦理了居民醫保和物價補貼。發動志愿者關心小孫女的成長,贈送生活用品以及學習用品,聯系心理咨詢師做心理疏導,溫情在這樣的清貧之家彌漫。如今,馬道東一家在社區的關心幫助下,終于綻放出久違的笑容。
“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務平臺”是由民政牽頭建設,涵蓋14個救助部門29項在線業務受理申請的綜合性業務系統,所有救助業務都可在一個平臺申請辦理,作為全市“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務平臺”首批試點單位之一,通過向困難群眾介紹掃描二維碼進入平臺,實現“網上辦”“掌上辦”,比到窗口申請,打電話多部門咨詢政策更加方便、快捷,有效,深受困難群眾的歡迎。但在入戶走訪時了解到還有部分弱勢群體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有的甚至連手機都沒有,對此社區專門開設“救助綠色通道”,由申請人到社區,或由網格員主動上門提供代為申請等便民服務,居民足不出戶即可申請救助,讓困難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一種關愛——于傳承之中見深情
都小大,是社區里一位患肺癌晚期的老人。當他從社區干部的手中領到1000元助困金時,他再次動情地說:“許書記雖然離開了我們,但社區領導一直想著我,讓我心里很溫暖”。
他口中的“許書記”,就是已故“全國勞?!薄叭珖蠲阑鶎痈刹俊?、原東頭村社區黨委書記許巧珍。許巧珍在擔任社區書記的20多年時間里,為社區困難居民解決了許多難題,成為社區居民心中永遠飄揚的“一面旗幟”。她去世后,這面旗幟交到了社區兩委班子的手中。2017年,社區創立“許巧珍助困金”,募集捐款近10萬元。通過主動發現、溫情救助,累計幫扶社區居民16人。近年來,社區通過黨建引領,運用“許巧珍‘7+’工作法”,依托“紫藤黨員工作室”,積極開展扶貧幫困、鄰里互助、敬老愛老、矛盾化解等志愿服務活動。集成各類社區資源,涵養“鄰里守望互助”新風,讓社區里的每一戶困難家庭、每一個身處困境的居民群眾,都能實現“困有所幫、難有所助”。
一種力量——于平常之中見真情
在東頭村社區,有一種力量始終蕩漾在居民群眾心中,那就是“愛”的力量?!皭邸钡呐髟谏鐓^匯聚,“愛”的行動在社區延伸,“愛”的情感在社區涌動。
疫情防控期間,社區組織防疫志愿者80多人,對空巢老人和困難家庭送醫送藥送生活物資、清理生活垃圾,“物質+服務”為社會救助增添新活力;
社區600多名黨員群眾捐款8.1萬元,支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老黨員馬道東也捐出120元。他說,“防疫是全體居民的事情,我雖然家境困難,但是我很感謝政府和愛心人士幫了我,我也想盡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用微光去溫暖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