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1——審計計劃(★★)
最近五年涉及的考題
1.確定集團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 基準(2016 年)。
主要內容
第一節 初步業務活動 第二節 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第三節 重要性 (重點)
第一節
初步業務活動
一、初步業務活動 二、審計的前提條件三、管理層責任 四、審計業務約定書 一、初步業務活動
?。ㄒ唬┏醪綐I務活動的目的 (二)初步業務活動的內容 (一)初步業務活動的 目的
在 本期審計業務 開始時,注冊會計師 開展初步業務活動以實現下列 目的:
1.具備執行業務所需的 獨立性和能力; 2.不存在因管理層 誠信問題而可能影響注冊會計師保持該項業務的意愿的事項; 3.與被審計單位之間不存在對業務約定條款的 誤解。
?。ǘ┏醪綐I務活動 內容
注冊會計師應當開展以下初步業務活動:
1.針對 保持客戶關系和具體審計業務實施相應的 質量控制程序; 2.評價遵守相關職業 道德要求的情況; 3.就審計業務約定條款與被審計單位達成 一致意見。
二、審計的前提條件
(一)審計的前提條件 (二)執行審計工作的前提 (三)確定審計的前提條件 (一)審計的前提條件
審計的前提條件是指管理層在編制財務報表時采用可接受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以及管理層對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工作的前提的認同。
?。ǘ﹫绦袑徲嫻ぷ鞯那疤?/p>
注冊會計師與管理層和治理層責任相關的 執行審計工作的前提(簡稱執行審計工作的前提),是指管理層和治理層(如適用)認可并理解其對財務報表的責任。
?。ㄈ┐_定審計的前提條件
為了確定審計的前提條件是否存在,注冊會計師 應當:
1.確定管理層在編制財務報表時采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 是否是可接受的( 條件之一); 2.就管理層認可并理解其責任與管理層達成 一致意見( 條件之二)。
?、僮詴嫀熢诖_定編制財務報表所采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的 可接受性時,需要 考慮的因素包括:
a.被審計單位的性質(商業企業、公共部門實體還是非營利組織); b.財務報表的目的(通用目的和特殊目的); c.財務報表的性質(整套財務報表還是單一財務報表); d.法律法規是否規定了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
?、诠芾韺迂熑?確認的形式(提供書面聲明)
注冊會計師需要獲取針對 管理層責任的 書面聲明、其他審計準則 要求的書面聲明,以及在必要時需要獲取用于支持 其他審計證據(用以支持財務報表或者一項或多項具體認定)
的書面聲明。注冊會計師需要使管理層意識到這一點。
三、管理層責任
1.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編制財務報表,并使其實現公允反映(如適用); 2.設計、執行和維護必要的內部控制,以使財務報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導致的重大錯報; 3.向注冊會計師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包括允許注冊會計師接觸與編制財務報表相關的所有信息(如記錄、文件和其他事項),向注冊會計師提供審計所需要的其他信息,允許注冊會計師在獲取審計證據時不受限制地 接觸其認為必要的內部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
四、審計業務約定書
?。ㄒ唬徲嫎I務約定書的定義 (二)審計業務約定書的基本內容 (三)審計業務約定條款的變更 (一)審計業務約定書的定義
審計業務約定書是指會計師 事務所與被審計單位簽訂的,用以 記錄和確認審計業務的 委托與受托關系、審計 目標和 范圍、雙方的 責任以及 報告的格式等事項的 書面協議。
會計師事務所承接 任何審計業務,都應與被審計單位 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
?。ǘ徲嫎I務約定書的 基本內容
審計業務約定書的具體內容和格式可能因被審計單位的不同而不同,但應當包括以下 主要內容:
1.財務報表審計的 目標與 范圍; 2.注冊會計師的 責任; 3.管理層的 責任; 4.指出用于編制財務報表所適用的財務報吿 編制基礎; 5.提及注冊會計師擬出具的審計 報告的 預期形式和內容,以及對在特定情況下出具的審計報告可能不同于預期形式和內容的 說明。
?。ㄈ徲嫎I務約定條款的變更
1. 變更 審計業務約定條款的 要求
2.變更為 審閱業務或 相關服務業務的要求 1. 變更 審計業務約定條款的 要求
在完成審計業務 前,如果被審計單位或委托人要求 將審計業務變更為保證程度較低的業務,注冊會計師應當確定是否存在 合理理由予以變更??赡軐е卤粚徲媶挝蛔兏鼧I務的 原因包括:
?。?)
環境變化對審計服務的需求產生影響 (合理理由); (2)對原來要求的審計業務的 性質存在誤解( 合理理由); (3)無論是管理層 施加的還是 其他情況 引起的審計范圍受到限制。
2.變更為 審閱業務或 相關服務業務的要求 (1)在同意將審計業務變更為審閱業務或相關服務業務 前,接受委托按照審計準則執行審計工作的注冊會計師,除考慮上述變更 理由外,還需要 評估變更業務對法律責任或業務約定的影響; (2)如果注冊會計師認為將審計業務變更為審閱業務或相關服務業務具有 合理理由,截至變更日已執行的 審計工作可能與變更后的業務相關,相應地,注冊會計師需要執行的工作和出具的報告會 適用于變更后的業務;
?。?)為避免引起報告使用者的誤解,對相關服務業務出具的報告 不應提及原審計業務和在原審計業務中已執行的程序; (4)只有將審計業務變更為執行 商定程序業務,注冊會計師 才可在報告中 提及已執行的程序。
第二節
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
一、審計計劃的兩個層次 (教材圖
2 2- -1 1 )
二、總體審計策略 (教材附錄
2 2- -1 1 )
三、具體審計計劃 四、審計過程中對計劃的更改 一、審計計劃的兩個層次 (結合教材圖
2 2- -1 1 )
?。ㄒ唬徲嬘媱澋膬蓚€層次 (二)總體審計策略與具體審計計劃的關系 (一)審計計劃的兩個層次
審計計劃分為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兩個層次, 如圖
2 2- - 1 所示:
?。ǘ┛傮w審計策略與具體審計計劃的 關系
1.制定總體審計策略 后,注冊會計師應當針對總體審計策略中所識別的 不同事項, 制定具體審計計劃,并考慮通過有效利用 審計資源以實現審計目標(總體審計策略 指導具體審計計劃的 制定)。
2.雖然制定總體審計策略的過程通常在具體審計計劃 之前,但是兩項計劃活動 并不是孤立、不連續的過程, 而是具有內在緊密聯系的,對 其中一項的決定可能會 影響、甚至 改變對另外一項的決定(具體審計計劃的變化影響總體審計策略)。
例如,注冊會計師在 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過程中,注意到被審計單位對 主要業務的處理依賴復雜的自動化信息系統,因此計算機信息 系統的可靠性及有效性對其經營、管理、決策以及編制可靠的財務報告具有重大影響。對此,注冊會計師可能會在具體審計計劃中 制定相應的審計 程序,并相應 調整總體審計策略的內容, 作出利用信息風險管理 專家的工作的決定。
二、總體審計策略(結合教材附錄
2 2- -1 1 )
?。ㄒ唬┛傮w審計策略的 作用
?。ǘ┲贫傮w審計策略時考慮的 事項
?。ㄈ徲?范圍
?。ㄋ模﹫蟾婺繕?、時間安排及所需溝通的性質 (五)審計 方向
(六)審計資源 (一)總體審計策略的 作用
總體審計策略用以確定審計 范圍、時間安排和 方向,并 指導具體審計計劃的制定。
?。ǘ┲贫傮w審計策略時考慮的 主要事項
注冊會計師制定總體審計策略時應當考慮的事項包括:
1.審計 范圍; 2.報告目標、時間安排及所需溝通的性質; 3. 審計方向(重點);
4.審計資源。
附錄
2 2- -1 1 ( 教材
P37 )
總體審計策略參考格式
被審計單位:
項目:總體審計策略
編制:_A
日期:
一、審計范圍
索引號:
財務報表截止日/期間:
復核:_B
日期:
報告要求 范例 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包括是否需要將財 務信息按照其他財務報告編制基礎進行轉換)
如企業會計準則
適用的審計準則 如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
與財務報告相關的行業特別規定 例如:監管機構發布的有關信息披露法規、特定行業主管部門發布的與財務報告相關的法規等 由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組成部分的范圍
……
二、審計時間安排
(一)報告時間要求 審計工作 時間 1.提交審計報告草稿
2.簽署正式審計報告
3.公布已審計報表和審計報告 (教材
19.8 )
……
?。ǘ﹫绦袑徲嫻ぷ鞯臅r間安排 審計工作 時間 1.制定總體審計策略 (教材
2.2 )
2.制定具體審計計劃
3.執行存貨監盤 (教材
11.5 )
……
?。ㄈ贤ǖ臅r間安排 溝通 時間 與管理層的溝通 (教材
14.1 )
與治理層的溝通
項目組會議(包括預備會和總結會)
與注冊會計師的專家的溝通
與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的溝通 (教材
16.5 )
與前任注冊會計師溝通 (教材
14.2 )
……
三、影響審計業務的重要因素
?。ㄒ唬┲匾裕ń滩?2.3)
重要性 索引號 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
特定類別的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的一個或多個重要性水平(如適 用)
實際執行的重要性
明顯微小錯報的臨界值
?。ǘ┛赡艽嬖谳^高重大錯報風險的領域 可能存在較高重大錯報風險的領域 (教材
7.5 )
索引號
(三)識別重要組成部分(請結合教材圖 16-1)
重要組成部分名稱 索引號
(四)識別重要的交易、賬戶余額和披露及相關認定 重要的交易、賬戶余額和披露及相關認定 索引號
四、人員安排
?。ㄒ唬╉椖拷M主要成員 姓名 職級 主要職責
注:在分配職責時可以拫據被審計單位的不同情況按會計科目劃分,或按交易類別劃分。
?。ǘ┵|量控制復核人員(教材 18.1、21.5)
姓名 職級 主要職責
五、對專家或其他第三方工作的利用
?。ㄒ唬<夜ぷ鞯睦茫ń滩?15.2)
主要報表項目 專家名稱 主要職責及工作范圍 索引號
?。ǘ炔繉徲嫻ぷ鞯睦茫ń滩?15.1)
主要流程/報表項目 擬利用的內部審計工作 索引號
?。ㄈM成部分注冊會計師工作的利用(教材 16.7)
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名稱 利用其工作范圍及程度 索引號
?。ㄋ模Ρ粚徲媶挝皇褂梅諜C構的考慮 主要報表項目 服務機構名稱 服務機構提供的相關服務及其注冊會計師 出具的審計報告意見及日期(如有)
索引號
六、其他事項
(三)審計范圍(見附錄
2 2- -1 1 )
注冊會計師應當確定審計業務的 特征,包括采用的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特定行業的報告要求以及被審計單位組成部分的分布等,以界定審計范圍。
?。ㄋ模﹫蟾婺繕?、時間安排及所需溝通的性質(見附錄
2 2- -1 1 )
總體審計策略的制定應當包括明確審計業務的報告目標,以計劃審計的時間安排和所需溝通的性質,包括提交審計報告的時間要求,預期與管理層和治理層溝通的重要日期等。
?。ㄎ澹徲嫹较?/p>
總體審計策略的制定應當包括考慮影響審計業務的 重要因素,以確定項目組工作方向:
1. 重要性方面。具體包括:
?。?)為 計劃目的確定重要性(見教材 圖
2 2- -2 2); (2)為 組成部分確定重要性且與組成部分的注冊會計師溝通(見教材 16.6); (3)在審計過程中 重新考慮重要性(見教材 2.3 、 18.1); (4)識別 重要的組成部分和賬戶余額(見教材 16.1、16.6)。2. 重大錯報風險較高的審計領域(見教材 7.5)。
3.評估的財務 報表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對 指導、監督及復核的影響 (見教材
21.5 )。
4.項目組 人員的選擇【在必要時包括項目質量控制復核人員 (見教材
18.1 )】和工作分工,包括向重大錯報風險較高的審計領域分派具備適當經驗的人員。
5.項目 預算,包括考慮為重大錯報風險可能較高的審計領域分配適當的工作時間。
6.如何向項目組成員強調在收集和評價審計證據過程中 保持職業懷疑的必要性。
7. 以往審計中對內部 控制運行有效性進行評價的結果,包括所識別的控制 缺陷的性質及應對措施(見教材 7.4、 14.1)。
8.管理層重視設計和實施健全的 內部控制的相關證據,包括這些內部控制得以適當記錄的證據。
9.業務 交易量規模,以基于審計效率的考慮確定是否 依賴內部控制。
10.對 內部控制重要性的重視程度。
11.影響被審計單位 經營 的 重大發展變化 ,包括 信息技術和業務流程的變化 ,關鍵管理 人員 變化,以及 收
購、 兼并和分立。
12.重大的 行業發展情況,如行業法規變化和新的報告規定(見教材 7.3)。
13.會計 準則及會計制度的變化(見教材 7.3)。
14.其他重大變化,如影響被審計單位的 法律環境的變化(見教材 7.3)。
?。徲嬞Y源
注冊會計師應當在總體審計策略中清楚地說明審計資源的規劃和調配,包括確定執行審計業務所必需的 審計資源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
三、具體審計計劃
?。ㄒ唬┚唧w審計計劃的 作用
(二)具體審計計劃的 內容
(一)具體審計計劃的 作用
具體審計計劃比總體審計策略更加詳細, 其內容包括為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將 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 低水平,項目組成員擬實施的審計 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梢哉f,為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 證據, 而確定審計 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是具體審計計劃的 核心。
?。ǘ┚唧w審計計劃的 內容
1.為了充分識別和評估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注冊會計師計劃實施的 風險評估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 2.針對評估的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注冊會計師計劃實施的 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 即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 3.對財務報表 項目之外的特殊事項實施的 其他審計程序。
四、審計過程中對計劃的更改
?。ㄒ唬┛傮w要求
計劃審計工作并非審計業務的一個 孤立階段,而是一個 持續的、 不斷修正的過程,貫穿于 整個審計業務的 始終。
?。ǘе聦徲嬘媱澑牡?特別事項
以下事項的 修改會 直接導致修改審計計劃,也會導致對審計工作作出適時調整:
1.對 重要性水平的修改; 2.對某類交易、賬戶余額和披露的 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的更新和修改; 3.對進一步審計 程序的更新和修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