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家電調查報告3篇,供大家參考。
有關家電下鄉開展工作的調查報告
家電下鄉是由中央和地方財政以直補方式對農民購買納入補貼范圍的四大類家電產品:彩電、冰箱(含冰柜)、手機、洗手機給予銷售價格13%的補貼,以激活農民購買能力,擴大農村消費,促進內需和外需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惠農政策,時間緊,任務重,技術要求高。安徽省是財政部、商務部確定的家電下鄉推廣省份之一,時間暫定為4年,自12月1日至11月30日止。12月3日,省政府辦公廳頒布了《安徽省家電下鄉工作實施方案》。12月9日上午,省政府主持召開全省家電下鄉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動員部署全省家電下鄉工作。文海英副省長出席會議產并作重要講話。文省長在會上強調:家電下鄉工作是當前擴大內需的一場“及時雨”,是我省不可多得的又一發展機遇,是中央送給我們的“金娃娃”,一定要緊緊抓住,并把它落實好。一要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家電下鄉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二要服務至上,牢牢把握家電下鄉的關鍵環節;三要強化領導,確保家電下鄉工作順利實施。
xx市的家電下鄉工作于10年12月初正式啟動,12月10日前,家電下鄉中標企業到市商務局申請集中備案。銷售企業要完整、準確地填寫《家電下鄉銷售網點備案登記表》,附上銷售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銷售網點營業執照復印件、銷售網點稅務登記證復印件、銷售網點與銷售企業簽訂的協議以及銷售網點備案申請書。在市商務局集中備案的網點有一百多家。銷售網點的備案工作是家電下鄉工作開展的先決條件,直接影響整個家電下鄉工作的進程和工作質量。我局嚴把質量關,確?;蒉r政策落到實處,分管副局長帶領市場科工作人員以及銷售企業負責人于12月8日至12月14日連續7天對我市的家電下鄉備案銷售網點進行了現場核查。我們一共實地查看了具有一定規模的40多家網點。
除審閱備案資料外,每到一處,我們嚴格按照銷售網點備案的五個條件:(1)必須是銷售企業的直營、加盟或授權的網點;(2)網點經營規范,信譽良好,無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違規行為;(3)銷售規模及服務水平居所在地區前列,具備送貨、安裝調試、維修保養等服務能力;(4)必須具備開具稅務發票的條件;(5)必須配備計算機及聯網設備和相關操作人員。對照這五條標準,我們逐一詢查登記,認真填寫《家電下鄉銷售網點現場核查表》,最終符合條件,審核通過的網點有20家,并在《xx商務之窗》、xx電視臺、xx報道上公示。這20家網點的負責人于12月19日在市迎賓館參加了“xx市家電下鄉信息系統培訓班”。市商務局于09年元月4日召開了xx市家電下鄉銷售網點負責人第一次會議。元月7日,市政府印發了《xx市家電下鄉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家電下鄉工作領導小組,并于同日主持召開家電下鄉工作領導小組首次會議,會上決定元月8日至14日為我市“家電下鄉工作宣傳周”。
宣傳周期間,我們在市電視臺、市交通音樂廣播電臺和xx報道上廣泛宣傳,印發宣傳單頁17萬份并發放到每個農戶手中。13日上午在市府廣場舉辦了大型的家電下鄉宣傳活動儀式,下午陪同市電視臺記者到xx市環球電器銷售有限公司、xx市東方家電有限公司現場采訪,了解家電下鄉產品銷售及相關情況。元月20日下午,商務局市場科工作人員、市電視臺記者隨同環球電器公司經理和公司安裝人員一道送海爾全自動洗衣機到龍眠街道辦事處澗橋村農戶黃傳陽家,當場安裝調試到位。元月23日下午,市電視臺記者專訪商務局分管局長戴一鳴同志,詳細詢問我市家電下鄉工作進展情況,戴局長一一作答并分析展望了09年我市家電下鄉工作。截止到09年2月8日,我市共銷售并已登錄“家電下鄉信息管理系統”的家電下鄉產品800多臺(件),銷售金額近130萬元,排在xx市首位,已兌現補貼資金6000元。日前,我市家電下鄉工作正全面有序地向前推進。
有關“家電下鄉”假期社會實踐的調查報告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出口需求嚴重下降,擴大內需成為各方共識,“家電下鄉”政策在這樣的背景下的應運而生。它是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擴大農村消費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擴大內需、改善民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了解我們家鄉“家電下鄉”政策運行情況和現狀,利用暑假回家時間對 “家電下鄉”基本情況進行了調查。采用學校統一的問卷調查表對家鄉的村民和“家電下鄉”指定銷售點通過電話和面談幾種方式進行了調查,共調查了10多個家電銷售指定點,60多戶農戶。結果顯示:家電下鄉”得到了大多數農民的積極響應,大大調動了農民購買家電的積極性,對刺激消費,改善農民生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梢哉f “家電下鄉”政策的確一項是惠及廣大農民的民心工程。
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民、商家、政府多方受益,實現多贏。
首先是農民受益。農民是“家電下鄉”政策的直接受益者,購買家電得到13%的政府補貼,惠農助農政策得以體現,調查結果顯示62%的被調查者購買了“家電下鄉”的指定產品,可以說很受廣大農民的喜歡。同時,“家電下鄉”使農民用上性價比高、服務有保障的名牌家電產品,盡早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特別是在農村普及彩電和手機,可以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幫助農民了解國家政策、獲取更多市場信息、學習生產技術,促進農民增收。這是貫徹國家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具體體現。
其次是商家得市場。調查結果顯示,部分商家在政策實行之后,產量增加50%之多。在國際金融危機來臨之后,產品出口受到嚴重制約,而我國是世界最大的家電生產和出口國,彩電、冰箱、洗衣機、手機產量均居世界第一,出口受阻,企業發展遇到較大困難。推廣家電下鄉,使得農村市場被激活,很大程度上消化了家電產品過剩產能,為企業調整產品結構、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拓開了新的道路。
最后是政府在農村的政策得到更靈活的運用。推廣“家電下鄉”政策政府不僅僅是給一些財政支持,一“補”了之。而是通過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引導更多的企業關注農村市場,不斷建立和完善面向農村的生產、流通和售后服務網絡,改變長期形成的以單一供給結構面向差別很大的城鄉二元結構的狀況,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家電下鄉”政策實行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首先是農民的收入低制約著家電產品的消費。我們的調查范圍均在西部貧困農村,根據調查者反映,近幾年農民收入雖然有所增長,但收入水平仍然較低。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更使農民對未來幾年的收入增長難以確定,導致目前雖然手里有資金,但也不敢輕易去消費。另外電費支出高也是制約著家電消費。據測算,如果一個家庭正常使用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各一臺(件),一年的費用最低要達到800、最高的達3000元左右,一個相當于農民純收入的 90%左右,相當于農民家庭一年的消費支出。因此一部分農民家庭表示可以買得起電器,但用不起電器。
其次農民對“家電下鄉”的政策存在著不信任的情況,喪失消費熱情。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5%的農戶知道政府對農民購買家電實行補貼,但是對其運行模式、補貼程序和范圍等不太了解。同時,部分廠家出現的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銷售積壓產品,標高價格現象使得農民對該政策的信任度不高。
再者具體操作過程繁瑣抑制了消費需求。調查者反映開發票難、信息錄入慢、補貼手續繁瑣、貨源不足等問題讓他們失去了熱情。有50%被訪者反映領取補貼手續繁瑣。農民補領補貼最快也要30天左右,農民為了領取補貼,少的要跑1-2次,多的到商家、財政所分別要跑3-4次,這樣以來,邊遠地區的農民領到的補貼減去跑路所花的費用將所剩無幾,這大大抑制了農民的消費積極性。
三、 對“家電下鄉”政策的建議。
針對調查中的一些問題我們形成了幾點建議。
首先政府應在宣傳上加大力度。各級部門定期開展宣傳活動,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向農民發放明白紙、設立村級宣傳欄等方式,讓老百姓能夠清楚地了解 “家電下鄉”的政策、品種、補貼標準、申領辦法等,讓農民清楚,讓農民放心,讓政策家喻戶曉。
其次應拓寬產品范圍。增加下鄉產品種類及品牌,適當提升部分產品檔次,增加農民選擇權,同時增加每戶可購買數量或者取消購買數量限制。
再者應該進一步簡化補貼程序,方便農民購買。要鼓勵和支持銷售網點對購買“家電下鄉”產品實行選擇、購買、領取補貼、送貨、安裝集中辦理的“一站式”服務。
然后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做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社會保障工作,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提升農民的消費信心, 想方設法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服務從而提高農民的消費能力。
綜上述所,我國農民有一定的家電消費潛力,推廣家電下鄉,能夠讓農民用上性價比高、服務有保障的名牌家電產品,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享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同時,推廣家電下鄉很好的擴大了內需,激發了農村潛在的巨大的購買力,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但受各種因素的制約,短期內要使農民快速增加家電消費是比較困難的。各級政府應因地制宜的制訂出各種具體措施,確保這項工程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