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情況調查與思考
2 2
———————————————————————————————— 作者:
———————————————————————————————— 日期:
o f ru ra l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p ro te ctio n o f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in ru ra l a re a s b y th e e n d o f th e d e lim ita tio n o f th e sco p e o f p ro te ctio n , co m p le te w ith w a rn in g sig n s, iso la tin g n e tw o rk p ro te ctio n fa cilitie s
全區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情況調查與思考
邗江區發改委
近年來,邗江區堅持把加快發展龍頭企業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不斷加大扶持力度,使農業龍頭企業得到了健康快速發展,并涌現了一批成功典型,對發展現代農業、帶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邗江區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現狀
在市場主導、政府引導下,經過幾年努力,我區農業企業增至 119 家,其中農業龍頭企業已達 22 家。2006 年,這些龍頭企業資產總額達到 8.85 億元,年產值 18.9 億元,實現利稅 2.08 億元,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場為導向,以龍頭企業為核心,以流通為依托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框架。主要特點表現在:
1、企業規模不斷壯大。近幾年來,邗江區不斷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扶優扶強,全區涌現了一批規模較大、競爭力較強的龍頭企業。目前,全區共有省級龍頭企業 2 家,市級龍頭企業 5 家,區級龍頭企業 15 家,年產值過億元的有 6 家,年產值 5000萬元以上億元以下的 5 家,年產值 5000 萬元以下的 11 家。2006 年,這些龍頭企業平均固定資產 4000 萬元,平均年產值 8600 萬元,同比 2005 年分別增長 20.5%、23.6%,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幅射面日趨廣闊,已成為我區農業產業化的重要力量。
2、區域特色日趨明顯。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在全區初步形成沙頭蔬菜、沿江沿湖優質稻米和特種水產、沿江木業制刷、甘泉苗木花卉、公道鵝業、羽絨加工、鳳凰島生態旅游、沿江銀杏生產等一批布局相對集中的區域特色主導產業。如我區公道鎮依托資源優勢,在“鵝”業上做文章,采取政策扶持、培植大戶的方式,構建了一條完整的“種鵝繁育-苗禽炕孵-商品鵝飼養-精深加工”的產業鏈,擁有鵝加工企業 4 家,年炕孵能力 550萬只,年加工風鵝 100 萬只以上,帶動近萬名農民致富,該鎮 2006 年農民人均收入比 2005年增加了 250 元。
3、品牌效益逐步顯現。在擴大農產品種養規模的同時,龍頭企業還十分重視創品牌。全區 18 個蔬菜品種獲無公害蔬菜產品認證,5 個蔬菜品種獲綠色食品認證,擁有“綠揚”、“溢仙”、“三芽”等 3 個質量品牌;沿江沿湖特色水產先后注冊了“江上”、“江三鮮”、“江威”、“揚泉”、“湖上”等水產品商標;“紅楓”牌銀杏獲無公害農產品標志證書,部分生產基地通過國家有機食品認證,成為全市唯一銀杏有機食品品牌;鵝產業擁有省級龍頭企業 1 家,市級龍頭企業 3 家,“玨”、“黃玨”牌風鵝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產品已進入“大潤發”、“時代”、“蘇果”、“
聯華”等連鎖超市,“寒鳥” 羽絨、“偉榮”鵝食品系列成為央視上榜品牌,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青睞。
4、帶動能力日益增強。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積極引導農業龍頭企業以
o f ru ra l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p ro te ctio n o f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in ru ra l a re a s b y th e e n d o f th e d e lim ita tio n o f th e sco p e o f p ro te ctio n , co m p le te w ith w a rn in g sig n s, iso la tin g n e tw o rk p ro te ctio n fa cilitie s “訂單”等方式聯結基地和農戶,加快發展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龍型”經濟,通過“訂單”、“契約”等形式建立企業和農戶的聯結關系,引導和帶動農民調整結構,克服盲目調整,有效地抵御了市場風險對農民增收的影響。2006 年,全區農業龍頭企業共帶動農業基地 8.36 萬畝,帶動農戶 7.48 萬戶,農戶從龍頭企業獲得收入 9056 萬元,不僅帶動了農業結構調整,促進了農民增收,同時也帶動了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民素質的提高。
龍頭企業在帶動優勢農產品和優勢區域發展、產品質量安全和培植農產品品牌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我區龍頭企業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企業規模偏小,競爭力不強。我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真正上規模、上水平的還較少,30%的龍頭企業資產規模不到 1000 萬元,最少的只有 100 多萬元,部分還停留在家庭作坊式水平,采用新工藝、新技術的少,采用新材料、新包裝的少,與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不相適用。二是發展資金短缺,企業投入困難。缺乏現代融資手段,融資渠道不暢,企業擔保抵押困難,銀行貸款難以到位,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2006 年,22 家農業龍頭企業負債總額達 3.48 億元,50%的企業存在資金缺口,缺口總額達 6515 萬元。三是利益聯結方式單一,龍頭、龍身、龍尾存在脫節現象。企業與基地、農戶利益聯結方式 80%以上為合同制,形式單一,合作制、股份制、返利等形式較少,加之部分農業龍頭企業在品種、技術、資金等方面還很難為農戶提供有效的服務,造成原料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相互脫節。四是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較低。我區農產品加工企業質量體系認證工作剛剛起步,雖龍頭企業產品大都得到了認證,但眾多加工企業品牌意識不強,不注重科技創新,企業產品質量和層次較低。目前,農業龍頭企業僅有江蘇名牌 2 個,市知名品牌 3 個,尚無國家馳名商標品牌。
二、發展農業龍頭企業的重大意義
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是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推進高效農業規?;闹匾緩?,是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也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的重要措施。
1、發展農業龍頭企業是加快發展現代高效農業規?;钠惹行枰?。在年初召開的市、區新農村建設大會上,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對推進高效農業規?;鞒隽酥匾渴?,要求實行以工帶農、以工投農、以工辦農,大力發展壯大農業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實質就是用工業化的理念指導農業、經營農業、發展農業,優化整合生產、加工、流通等各個環節,壯大產業規模,提高產業層次,通過專業化、集約化和規?;a,產生聚合效應,發揮規模經營優勢,實現加工增值提效,促進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2、發展農業龍頭企業是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迫切需要。隨著農業開放程度的不斷擴大和農產品貿易的迅猛發展,農業的競爭日趨激烈,農產品質量、品牌、價格和農業經營主體實力、經營方式的競爭已成為農業市場競爭的主旋律。發展壯大農業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這一市場主體把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聯結起來,把分散的農戶聯結起來,可以有效地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可以有效地把農業技術標準和農產品質量安
o f ru ra l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p ro te ctio n o f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in ru ra l a re a s b y th e e n d o f th e d e lim ita tio n o f th e sco p e o f p ro te ctio n , co m p le te w ith w a rn in g sig n s, iso la tin g n e tw o rk p ro te ctio n fa cilitie s 全標準貫穿于農業生產、加工、流通全過程,真正實現全程質量控制,整體提高農產品質量;可以有效地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和科技含量,培育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品牌農產品;可以有效地提升產業層次,促進農業招商引資,引進吸收外來資金、先進農業技術和現代經營管理方式,增強農業綜合競爭力。
3、發展農業龍頭企業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迫切需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農村經濟是中心任務,增加農民收入是核心環節。農業龍頭企業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推進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的重要力量。發展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可以為促進農業科技創新、吸納先進生產要素和科學管理提供有效的組織載體,在更大范圍內和更高層次上實現資金、科技、人才等要素向農業集聚、向農村轉移,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
三、發展農業龍頭企業的建議和對策
龍頭企業的發展是農業產業化至關重要的環節,是現代農業的市場競爭主體。今后幾年,我們的工作目標就是要逐步把我區農業龍頭企業建成區域特色化、生產規?;?、經營品牌化、管理現代化的經營新格局,加快推動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具體來說,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政策扶持下功夫。最新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引導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帶動力量,要通過貼息補助、投資參股和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龍頭企業一頭連著市場,一頭連著農戶,肩負著帶動農民進入市場,共同致富的重任,是產業化經營的關鍵環節。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加大對農業產業化龍頭的扶持力度,盡快把龍頭企業做強,把優勢產業做大,努力提高我區農業的競爭力。一方面要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制定的各項農業產業化優惠政策,另一方面要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邗江實際,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增加農業產業化扶持資金投入。各有關部門要拿出切實有效的措施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區各有關部門,包括發展與改革、財政、經貿、工商、質量監督、金融、稅收以及農業各有關部門,都要結合自身的職能,把農業產業化經營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制定扶持措施,促進我區農業產業化經營更好更快發展。
二是在打造基地特色上下功夫。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靠基地來支撐,龍頭企業的發展與生產基地的建設和農民增收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因此,龍頭企業應把自身利益與農民利益統一起來,與農民建立原料供應和生產協作關系,通過簽訂產銷合同,明確雙方的權益和責任。圍繞龍頭企業來合理規劃區域特色經濟,我區目前應突出發展優質蔬菜、花卉苗木、經濟林果、特種水產、特色水禽和休閑旅游農業等六大主導產業特色,并且要擴大基地規模,形成優勢。在基地建設中應注意:一要引進優良技術和品種,改善和提高農產品的品質;二是應按照生產技術標準和產品質量標準,向農戶統一提供種苗,統一技術規程,統一防治病蟲害,統一栽培管理;三是應進一步完善委托生產、訂單農業利益分配關系,規范合同行為,提高合同履約率,真正使企業與農戶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
o f ru ra l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p ro te ctio n o f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in ru ra l a re a s b y th e e n d o f th e d e lim ita tio n o f th e sco p e o f p ro te ctio n , co m p le te w ith w a rn in g sig n s, iso la tin g n e tw o rk p ro te ctio n fa cilitie s
三是在創建知名品牌上下功夫。市場經濟就是品牌經濟,只有品牌才能占領市場。雖然我區龍頭企業在近幾年的市場拼搏中,有了自己的品牌,但是總體來說,產品的知名度仍然不高,在市場中叫得響的東西仍然不多。因此,要牢固樹立品牌意識,在塑造品牌中以質量為核心,以質取勝,打邗江牌,揚邗江名。要以優質專用、無公害及綠色食品為目標,盡快修訂和完善農產品質量標準、產地環境標準、生產技術規范,按照優質、高效、安全、生態的要求,建立起一整套與國際接軌的質量標準體系。引導基地生產推進綠色、無公害、有機產品產地、基地認證,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建立農產品質檢制度和生產記錄等可追溯制度,完善質檢手段,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龍頭企業要率先實現標準化生產,逐步推行 IS09000、IS014000、HACCP 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加快與國際接軌步伐。支持龍頭企業實施品牌戰略,提高產品質量檔次,創立一批在市場上叫得響、占有率高的名牌產品。
四是在帶動農民增收上下功夫。要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基地(農戶)或“公司+基地+農戶”的聯結模式,創新企業與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逐步推行面向農戶的利潤再分配,探索建立風險基金制度,實現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雙贏”目標。鼓勵龍頭企業采取發展訂單農業、保護價收購、利潤返還等方式,與農民建立緊密、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引導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入股,實行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與龍頭企業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體。要通過規范合同內容、明確責任程序、開展誠信教育等方式,提高訂單履約率。7 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都要與農民簽訂生產合同,更多地帶動農民調整種養結構,增加收入。
五是在規范企業管理上下功夫。首先,要加強對現有企業家的教育和引導,不斷提高他們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他們爭創品牌開拓市場的能力;加大對企業的宣傳、考核、表彰和獎勵力度,著力創新人才競爭和激勵機制。其次,要鼓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龍頭企業推廣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的能力。要鼓勵企業加強科研開發,大力引進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走精深加工的路子;引導企業與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新產品新技術合作,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斷提高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力。再次,要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引導和幫助龍頭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建立規范、科學、穩定的企業組織形式和管理制度;要對現有資本、技術和人才等要素進行整合,組建一批規模大、帶動能力強、具有現代企業制度的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