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媒介技術的創新發展,資本主義推行霸權統治和強權政治的方式不斷轉換,呈現從政治權力控制到媒介控制的演變規律與趨勢,這種轉變意在更好地實現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控制與爭奪國際話語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利用對媒介技術的掌控及在媒介傳播領域中的壟斷地位,推行媒介帝國主義戰略,力圖在全球發展中構筑資本主義霸權的新形式。媒介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霸權政治的當代產物,是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媒介壟斷實施文化侵略的新舉措,也是當代資本主義建構意識形態話語霸權的現實依托。對當代中國而言,要推動互聯網技術的創新發展,打破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媒 介技術的壟斷和控制,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網絡媒介意識形態傳播格局,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
當今時代是一個全媒體時代。隨著傳播科技的迅速發展,現代媒介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深刻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方式。麥克盧漢曾提出:“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對個人和社會的任何影響,都是由于新的尺度產生的。”在他看來,媒介是人的一種延伸,媒介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其所承載和傳播的內容與信息,更多的是對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影響與改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全媒體的發展開啟了網絡話語權的平民時代,也逐漸成為話語權爭奪不可忽視的力量。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利用對媒介技術特別是網絡媒介技術的掌控及其在傳媒領域的壟斷地位,力圖在全球媒介體系中謀求霸主地位,進而走向媒介帝國主義。媒介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霸權的當代表現和實施方式,借助媒介帝國主義戰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將其意識形態不斷輸出到發展中國家。對此,我們必須認真分析、深刻批判,并立足自身,以網絡媒介技術創新為突破口,推進網絡媒介意識形態傳播能力的跨越式發展,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
一、資本主義霸權統治的演變與媒介控制
在全球范圍內,以實現資本增殖為目標的資本主義國家不斷謀求霸權統治。隨著時代的發展,資本主義實現霸權統治的方式不斷變化,呈現從政治權力控制到媒介控制的演變趨勢,這一轉變意在進一步實現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控制和爭奪全球話語權。
1. 從政治權力控制到媒介控制的轉變
在資本主義發展早期,資產階級利用國家政權和武裝力量實現對社會的領導和控制。其中,政治權力扮演著核心角色,它生產和分配社會資源,維系著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這一時期,資產階級通過強權政治為資本增殖服務。而隨著互聯網和媒介技術的發展,資本主義實現政治統治和資本盈利的形式逐漸由政治權力控制向媒介控制轉換。托夫勒指出:“強大的傳播媒體能夠橫跨洲際,造成國家政治領導人與全球社會之間權力的轉移。因此,新媒體大亨們正在改變‘全球輿論’,盡管他們的初衷未必如此。”新形勢下,媒介控制已經成為新的霸權手段,成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剝削、壓迫和奴役其他國家的新方式。
媒介控制是媒介與政治相勾連的結果,也是政治權力對媒介施加影響的結果。媒介作為政府與民眾之間的溝通橋梁,在傳遞政府信息、呈現民意,進行政治溝通方面具有獨特的價值,起到了上傳下達、信息傳遞的作用。當代資本主義普遍期望通過媒介實現其對大眾施加政治影響、強化政權的目的。在政治與媒介結合的過程中,媒介也同時起到了助力資本主義政治傳播的作用??ㄋ固鼐驮赋觯?ldquo;媒體政治不是所有的政治,但所有的政治必須通過媒體影響決策。如此一來,政治被根本地形塑,在其內涵、組織、過程與領導權上,被媒體系統的內在邏輯(特別是新的電子媒體)所形塑。”可見,政治權力對媒介的滲透是資本主義維護其階級統治的必然舉措。在媒介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資本主義通過推動政治權力與媒介的結合,形成了網絡媒介環境下的資本主義話語霸權,并企圖通過媒介控制進一步實現其在全球范圍內的霸權統治和強權政治。
2. 媒介控制是資產階級進行意識形態控制的普遍做法
資本主義發展進入媒介時代后,資產階級通過對媒介的控制來加強傳播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內容,企圖在思想意識上控制社會大眾,維護其階級統治。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對此進行了揭露與批判,馬爾庫塞曾質問道:“人們當真能對作為新聞與娛樂的工具和作為灌輸與操縱力量的大眾傳播媒介作出區分嗎?”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眾媒介看似是一種傳播信息和提供娛樂的工具,但在現實社會中實際上發揮著思想灌輸、政治控制的功能。在娛樂和信息傳播的背后是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操縱,大眾媒介成為資產階級進行思想控制和政治統治的現代化工具。資產階級通過大眾媒介來影響人們的思想和感情,以期實現對人們思想意識的有效控制,進而把人們的思想統一到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體系下,形成思想的一致性并向同質化發展,以達到對無產階級控制的目的。
資產階級對社會大眾的意識形態控制主要通過媒介控制來進行:其一,資產階級對媒介傳播內容的左右和控制。資產階級通過對信息的選擇性報道以及議題的狹隘設置,影響公眾對事件的認識和判斷,從而實現對公眾思想意識施加影響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媒介基于資產階級利益不斷地塑造意識形態。其二,資產階級對媒介語言的規范與約束。規定性的語言來自國家政治權力,政治權力主 ——志。其三,資產階級對媒介傳播過程的控制與操縱。在資產階級操縱之下,整個媒介傳播是模式化的運作過程,其主要環節都在資產階級的監控和管理之下,以一種軟性的隱蔽的方式進行。
總之,從現實來看,從媒介傳播內容的選擇、媒介語言的使用規范到媒介傳播環節的監控管理都說明了資產階級對媒介的控制貫穿了媒介傳播的始終,并最終使資產階級實現對社會大眾的意識形態控制。
3 3 .媒介控制是資本主義爭奪國際話語權的重要手段
資本主義的媒介控制不僅幫助資產階級進行有效的意識形態傳播和控制,同時也成為資本主義爭奪和控制國際話語權的重要手段。媒介控制實質上是一種話語權和傳播權的壟斷。資產階級試圖通過占據和控制國際話語權,進而實現其在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主導權。
資本主義通過媒介控制爭奪和控制國際話語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通過操縱國際領域中的意見領袖實現對國際輿論的引導和控制。資產階級通過在世界范圍內培育自己的意見領袖,引導各國的輿論發展,進而為自身的利益提供輿論基礎和現實服務。二是通過議程設置灌輸和強化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爭奪和鞏固國際話語權。“媒介的議程設置功能是指媒介的一種能力,通過重復性新聞報道來提高某議題在公眾心目中的重要性。”
可見,雖然媒介不能決定世界各國人民對某一具體事件的看法和判斷,但是通過選擇性信息的傳遞、議題的設置可以有效地影響和改變國際輿論的走向與評價。三是利用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的優勢,在全球范圍內傳播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牽制了全球范圍內媒介話語的使用規范,這無疑給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傳播增加了重要砝碼??傊?,媒介控制成為資本主義爭奪和控制國際話語權,進而實現其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權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二、媒介帝國主義的內在邏輯與本質特征
在資本邏輯的主導下,資本主義利用對先進媒介技術的掌控,力圖在全球媒介傳播版圖中謀求其霸主地位,推行媒介壟斷與文化侵略,進而走向媒介帝國主義。從本質上來講,媒介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霸權在當代的一種表現形式和實施方式。
1. 媒介壟斷是媒介帝國主 義形成的內在邏輯
媒介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巨大影響和深刻改變,使得對媒介的控制成為新的霸權手段,媒介控制也成為資本主義實現其霸權統治的新方式。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試圖通過對媒介的全面控制謀求全球范圍內的媒介壟斷,這是媒介帝國主義形成的必然條件和內在邏輯。
簡要地說,媒介帝國主義就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全球媒介體系的控制和壟斷。當今時代,資本主義的媒介壟斷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媒介資源的控制。在數量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媒介機構眾多,媒介生產的各類信息體量巨大。比如,美國不僅擁有美聯社(AP)、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美國廣播公司(ABC)和??怂梗‵OX)等眾多的廣播電臺、電視臺和報刊雜志,而且還擁有覆蓋全球的海外電臺——美國之音(VOA)和世界電視網(World Network),這些眾多的媒介機構每天都生產著海量的信息;在質量上,由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傳媒產業起步較早,媒介技術等較為成熟,它們憑借經濟和技術優勢生產著相對高質量的新聞內容、娛樂節目等。二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媒介傳播語言、信息產品的控制。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也是國際領域媒介傳播的主要語言形式,英語的語言優勢在資本主義媒介壟斷形成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很大程度上掌控著全球信息傳播的流向,各種媒介傳播信息、文化娛樂產品等大多是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三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利用跨國傳媒公司的重構和壟斷發展,試圖影響和控制全球媒介市場,擠壓發展中國家的媒介生存空間。
2. 媒介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霸權在當代的一種表現形式
媒介帝國主義實際上是資本主義霸權的一種新表現形式,主要通過對媒介傳播的壟斷而達到維護其霸權地位的目的。隨著傳播媒介在當今國際社會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增強,其在國際交往中的影響也不斷凸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全球范圍內推行媒介帝國主義戰略,這也標志著傳播媒介與帝國主義的時代結合。詹姆遜曾指出:“美國文化帝國主義的暴力和好萊塢電影和電視的滲透就在于帝國主義對這些傳統的破壞上,這些傳統遠遠不是前資本主義或準宗教傳統,但卻是舊
的機制對現代技術的相當新近和成功的容納。”媒介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霸權邏輯與媒介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資本主義通過對媒介技術的壟斷和控制,在全球范圍內推行霸權政治。正如席勒所指出的:“大眾傳播目前已經成為正在浮現的美帝國的支柱。‘美國制造’的訊息在全球傳播,發揮著作為美國國家權力以及擴張主義的神經中樞的作用。‘貧窮’國家的意識形態的形象越來越受到美國的信息媒介的監管。發展中國家在態度產生和意見形成方面的國家權威已經被削弱,并且正在讓位給強大的外部勢力。”傳播媒介已經成為資本主義推行全球霸權政治的新工具,媒介帝國主義本質上是資本主義霸權的當代表現形式。
當今時代,媒介帝國主義主要體現為互聯網控制權與互聯網霸權。進一步來說,在網絡時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霸權地位的實現和鞏固大大倚重于其對互聯網的控制權。早在 1998 年,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就發表了舉世矚目的“網絡新政”演說,其核心要點之一就是要繼續保持美國在計算機等高科技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從而為其文化霸權和政治霸權服務。美國除了設有國家安全局,還有許多其他的情報機構,這些情報機構擁有監控全球的網絡信息系統,它們隸屬于不同的部門,分別負責不同的監聽范圍,小到個人,大到國家,從商業活動到國家事務,這種寬范圍、多領域的監聽使美國更易了解其他國家的動向從而控制其活動。從斯諾登揭秘的“棱鏡門”事件中,我們不難看出,美國憑借其網絡技術優勢,幾乎控制了全球網絡的硬件和軟件設施,具備了監控和打擊其他國家的強大網絡作戰能力。尤其在今天的網絡時代,這種網絡霸權行為需要引起我們足夠的警惕。
3. 媒介帝國主義成為推進資本主義文化霸權的新路徑
在媒介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代世界,媒介帝國主義既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推進霸權主義的一種現實表現,又是資本主義霸權的具體實施方式和路徑。其中,最主要的表現便是媒介帝國主義為資本主義文化霸權在全球的推行提供了極為便捷有效的路徑。首先,在媒介帝國主義條件下,資
本主義的文化霸權表現為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借助對大眾媒介的控制和壟斷,強勢向他國傳播和滲透本國的文化價值觀念,并大肆宣揚本國文化價值觀念的優越性和普世性,試圖把資本主義文化價值觀念滲透到其他國家民眾的頭腦中。“它的目的不是征服領土和控制經濟生活,而是征服和控制人們的心靈,以此作為改變兩國之間權力關系的手段。”
其次,文化霸權還表現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對大眾傳播媒介的控制和壟斷,大肆對外傾銷文化產品。如美國就借助其龐大的媒介體系,把“好萊塢影片”和“迪斯尼動畫”傳向世界各國,使美國的聲音每天不間斷地撞擊著他國民眾的耳膜。這些文化產品在帶來巨大商業利潤的同時,也將美國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進行輸出,成為美國輸出其文化霸權的重要依托。
當今時代,網絡技術使媒介傳播實現了進一步的拓展和升級,從而促使媒介帝國主義走向新階段,即網絡媒介帝國主義。網絡媒介的傳播速度更快、傳播范圍更廣,對人們的生活影響更大,網絡媒介成為當代媒介帝國主義的新依托和主要形式。有些學者更是基于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提出了“后媒介帝國主義”的概念??梢?,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將會改變資本主義文化霸權推行的方式和路徑,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因此力圖構建其國際網絡霸權格局,這也是媒介帝國主義發展的新走向。
三、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話語霸權的實現與擴張
當今時代,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話語霸權通過對媒介的控制和壟斷來實現。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憑借著在媒介技術領域的優勢,通過對媒介的控制和壟斷,在全球范圍內推行其意識形態話語霸權。面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推行媒介帝國主義的行徑,我們必須深刻分析,認清其危害,并在此基礎上展開對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話語霸權的批判。
1. 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話語霸權主要通過媒介控制和壟斷來實現
從全球范圍來看,媒介技術的發明和更新主要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完成,發展中國家一般通過引進相關媒介技術予以應用,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隨著網絡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和網絡新空間的開辟,處在世界各地的人們在同一時間共享同一信息,并進行實時信息交流和互動。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更是借助其在網絡新媒體技術方面的優勢向其他國家進行意識形態滲透。媒介傳播技術的發展不僅包括技術本身的創新與發展,還包括技術標準的制定與統一,這些都是傳播領域的關鍵性問題。“在歐洲和北美,各個工業化國家的政府都積極地介入到新傳播技術的研發、技術標準的制定、管理規則的確立等活動中來,以使自己的國家在以傳播為基礎的貿易、領土、資源等國際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正是因為傳播技術、傳播機構數量和質量、傳播能力等在不同國家的不平衡分布,致使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傳播領域受制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意識形態話語權的爭奪中,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占據著相對有利的地位,它們憑借媒介技術的優勢,借助于媒介壟斷平臺,將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念、規則制度和行為方式等強勢輸出到其他國家,力圖構筑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話語霸權。
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話語霸權的構筑依賴于資本主義對媒介的控制與壟斷。網絡媒介技術的應用在推進各國文化交流的同時,也為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滲透提供了便利。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借助其媒介壟斷地位向其他國家“潤物細無聲”地傳遞其文化意識、經濟模式以及政治制度,充分發揮了這些價值理念、規則制度的“軟權力”,形成了其意識形態話語霸權。“不言而喻,好萊塢影業的成功(在此,我不想將其與電視區別開來,電視在今天與電影一樣甚至更重要)不純粹是經濟上的成功,而是形式的也是政治的成功。”話語霸權是資本主義媒介壟斷的產物,也是資本主義霸權政治發展的新方向和新拓展。
2. 媒介帝國主義條件下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全球輸出
媒介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實現霸權政治的新形式,也是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媒介壟斷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的新戰略。其中,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要借助媒介帝國主義戰略向全球輸出其文化價值觀與制度體系,進而謀求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全球擴張。
在媒介帝國主義條件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借助對全球媒介的控制和壟斷,試圖在全球范圍內輸出其意識形態。正如席勒所說:“如果美國在利用電子技術對世界進行商業侵略的過程中沒有密謀策劃,那么一定也有一種非常明確的意識——怎樣使傳播業既能夠為高度意識形態的目標服務,又能實現創造利潤的商業目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推行媒介帝國主義,不僅是出于經濟利益的考量,同時也有意識形態滲透的目標。一方面,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媒介壟斷,大肆對外輸出資本主義價值觀。它們借助大眾傳播媒介,將資本主義所謂的民主、平等、自由等價值觀念向全世界傳播,并宣揚其具有“普世性”。借助對傳播媒介的壟斷,對外輸出大量文化產品,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本主義價值觀的傳播和滲透,這已經成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輸出其意識形態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借助對傳播媒介的控制和壟斷,試圖在其他國家和地區推行資本主義制度,企圖使這些國家和地區成為自身的“翻版”。比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就試圖利用對大眾傳播媒介的壟斷在全球范圍內推銷自己的一整套政治制度體系,以達到從根本上改變他國政治制度、顛覆他國政權的目的。
3. 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話語霸權借助網絡媒介進行擴張
在網絡媒介時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意識形態話語霸權以更為隱蔽的策略和方式進行擴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國借助所謂的“網絡自由”戰略,試圖通過互聯網在全球推行其意識形態話語霸權。美國政府在世界范圍內大肆鼓吹“網絡自由”,試圖以美國的理念和標準塑造互聯網平臺,互聯網儼然成為美國傳播其思想意識、文化價值和規則制度的新工具。美國意圖通過“網絡自由”戰略,建立世界范圍內的“網絡自由”制度,這無疑是美國意識形態話語霸權在虛擬世界的擴張與體
現。但實際上,美國“網絡自由”戰略往往采取雙重標準:一方面在全球宣揚和推行“網絡自由”,另一方面卻在肆意侵犯他國和本國公民的網絡自由,大肆實行網絡監控,這是典型的霸權主義表現和帝國主義行徑。
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話語霸權擴張的主要對象。一方面,新自由主義、普世價值、民主憲政等資本主義思想意識通過網絡新媒體傳入我國,極具迷惑性地影響了相當一部分網民的理性認知和科學判斷。另一方面,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利用其對網絡媒介的壟斷來借機炒作我國的某些熱點問題、敏感事件,并無中生有,制造所謂的國際輿論對中國政府施加壓力。其實,借機炒作熱點問題、敏感事件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擴張其話語霸權的慣用伎倆。比如,早在 2008 年西藏的“3·14”事件、2009 年新疆的“7·5”事件發生后,英國廣播公司 BBC,德國《柏林晨報》《南德意志報》等西方媒體在報道中就違背新聞報道最基本的真實、客觀、公正原則,虛構夸張、捕風捉影、歪曲事實,肆意用資本主義的價值規則來“指導”“規范”我國的民族關系,這實質是把其思想意識和價值規則強加于我們,故意挑撥我國民族矛盾。再比如,在 2019 年的香港極端暴力事件中,西方媒體同樣又借助傳播能力更強的“網絡媒介”煽風點火、推波助瀾,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竟然發布了一份“穿衣指南”,給參與香港暴力活動的人提供指導,告訴他們如何穿衣才能確保安全,這實則是在公開支持香港暴力分子,試圖用西方所謂的“民主”“自由”規則來規范和解決我國的具體問題??傊?,在網絡媒介時代,以美國為首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其對網絡媒介的控制壟斷地位,抓住其他國家的一些熱點問題和敏感事件大肆炒作,并伺機輸出其思想意識和制度規范,以達到在全球擴張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話語霸權的目的。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時刻保持警惕,并采取措施積極應對。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建構與提升
從當前來看,盡管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全球媒介控制和使用上仍占有優勢地位,但從長遠發展趨勢而言,隨著中國等廣大發展中國家 5G 等網絡媒介技術的快速超越,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話語霸權也陷入多重矛盾和困境之中。我們要抓住這一重要契機,加快網絡媒介技術創新,推進網絡媒介傳播能力的跨越式發展,以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首先,加快網絡媒介技術創新,促進網絡媒介產業的發展,打破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媒介技術的壟斷和控制。網絡時代,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構建不能忽視網絡新媒體的強大力量。而在發掘網絡新媒體的力量中,網絡媒介技術是最大的保障,特別是核心技術,只有技術上的創新發展才能從根本上擺脫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網絡媒介技術的壟斷和控制,進而阻止其媒介帝國主義的擴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構建和提升都要倚重于網絡媒介技術的創新發展。盡管當前我國在某些媒介技術方面有所領先,但總體來看,我國網絡媒介技術創新能力還需大力提高,各領域仍有不少的網絡技術依賴于國外,這使得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總是借此阻礙我國的發展,西方敵對勢力也總是利用網絡媒介技術的優勢在網絡中傾銷其價值理念,威脅我國意識形態安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一個互聯網企業即便規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嚴重依賴外國,供應鏈的‘命門’掌握在別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為此,我們必須加大自主研發力度,盡快掌握網絡媒介的關鍵核心技術,把握網絡空間的主動權和話語權,充分利用好網絡新媒體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的新時代之中國,大力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國際話語權。
其次,加強網絡媒介傳播管理,大力提升網絡媒介的意識形態傳播能力。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由此也成為我國意識形態話語權提升的重要依托。構建以網絡新媒體為載體和支撐的意識形態話語權,已成為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
的重要發展趨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必須借助于網絡這一新平臺,創新發展意識形態傳播的方式方法,推動傳統意識形態話語的創新與轉換,并注重提高意識形態工作者的網絡媒介素養,加強網絡媒介意識形態傳播管理,大力提升網絡媒介的意識形態傳播能力。同時,網絡新媒體也是當今國際上意識形態話語權對抗最為激烈的平臺,西方國家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和價值觀侵蝕主要就是通過網絡新媒體進行的。因此,必須要加強對網絡媒介空間的信息監管,完善網絡媒介信息傳播的法律法規?;ヂ摼W不是法外之地,對在網絡平臺上大肆制造謠言,宣傳分裂思想、傳播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以及在網絡中誘導網民進行非法活動等行為必須依法懲治,以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媒介空間,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最后,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的傳播優勢,提升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力。為了更加有效地應對媒介帝國主義帶來的文化入侵和思想滲透,我們必須在鞏固傳統媒體傳播功能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的快速便捷、交互開放等傳播優勢,提升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在國內和國際層面的影響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創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絡傳播規律,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絡空間清朗起來。”各種思想文化在網絡空間快速傳播,這不僅是互聯網技術發展的結果,也是“快節奏”生活時代的必然要求。網絡新媒體的出現,使信息傳播更加快速便捷,這為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提供了條件。同時,由于網絡傳播的交互性和開放性,人們可以通過微博、微信、論壇、貼吧等平臺“發聲”,實現了身份轉換,從單一的信息接收者,轉變為信息的接收者與可能的信息傳播者。在這一轉換過程中,廣大網民不再僅僅是主流意識形態的接收者,同時也可能成為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傳播者。網絡新媒體成為提升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國際影響力的重要依托,我們要把網絡這個“最大變量”轉換為提升我國意識形態國際影響力的中堅力量。展望未來,我們還需依托網絡媒介不斷加強主流意識形態的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并通過提升網絡媒介領域中的議程設置能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意識形態話語體系等舉措,大力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日報》2019 年 11 月 6 日。[2]〔美〕詹姆斯·羅爾:《媒介、傳播、文化:一個全球性的途徑》,董洪川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年。[3]〔美〕保羅·萊文森:《人類歷程回放:媒介進化論》,鄔建中譯,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年。[4]雷躍捷:《媒介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年。[5]〔美〕約翰·奈斯比特:《大趨勢》,梅艷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年。[6]李勃:《新媒體視閾下馬克思主義大眾傳播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 年。[7]閆方潔:《自媒體時代意識形態工作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年。[8]吳靖:《批判的國際傳播研究:傳播媒介在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秩序中的角色》,《全球傳媒學刊》2016 年第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