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 私自改分 ” 的思考
期中考試后,我接到一個家長的電話,“喂,你好!是小青的班主任嗎?為什么我孩子的成績總分那么高,在班上排名卻那么后„„?” 接完我班上一學生家長的電話后,我很郁悶,決定自己親自弄明白。這是怎么回事?于是,我找出小青的試卷,查了各科分數再打電話給小青的媽媽。果然,這學生把 78 分私自改成了 98 分。
最后我找小青和班上的同學了解情況。我把小青找到辦公室,問:‘是不是對成績做出了私自的修改?“我沒有”小青有點遲疑的回答,這更加讓我覺得懷疑。我便把試卷重新算了一遍,果然是小青私自改了分數。“小青是老師算錯了嗎? “看著我的眼睛說!”我有點生氣了,高聲說道。“再不說,我就要打家長電話啦!”這一招兒果然有效。孩子眼淚頓時嘩嘩地流下來,“老師,是„„是我改的!我怕„„媽媽回家要打我!說我學習退步了。”„„
“都是她媽逼的!”坐在我后面的老師說道。一語點醒夢中人。對呀!我怎么沒想到呢。我將小青拉到身邊,親切地說道:“小青,考高分爸爸媽媽喜歡,老師也喜歡!但是,我們首先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要憑自己的真本領獲得。老師相信你!憑你的努力,你一定是最棒的!”小青點點頭:
“老師,我錯了!”望著小青離去的背影,我覺得有必要跟小青的媽媽交流交流了„„ 思考 :
美國教育家斯賓塞曾經說過:“身為父母,千萬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試分數,而應該注重孩子思維能力、學習方法的培養,盡量留住孩子最寶貴的興趣與好奇心。絕對不能用考試分數去判斷一個孩子的優劣,更不能讓孩子有以此為榮辱的意識。”但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家長大多數愛聽孩子得高分,一聽低分就難受,輕則訓斥,重則打罵。難怪現在的孩子撒謊的多,這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考試分數是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某門課程進行一定階段上的檢查所做的成績評定。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而不能反映孩子的智力水平和綜合素質,更不能以分數的高低來衡量學生優劣。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分數呢? 一、勿吝贊賞,增添自信
曾經有學生就說自己最討厭爸爸媽媽說 “你看人家誰誰誰,就是比你強。生你這樣的孩子,我算是倒八輩子霉了。”也曾經有學生說最討厭老師們這樣說 “我這么聰明的人,怎么會有你這么笨的學生!” 沒有一個孩子心甘情愿地承認自己是差孩子,沒有一個學生愿意做老師和同學心目中的差生。所以,作為教師和家長應該想方設法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少給孩子一頓訓斥,讓孩子在愉快的心情中達到他們的目標。每個孩子都是一盞明亮的燈,只是有時候我們沒有給他
點燃自己的機會,孩子們的燃點其實很低,給孩子一個機會,孩子們往往就會還我們一份奇跡!
二、 查出 原因,尋求解決 父母應與孩子一起探查某些科目成績欠佳的原因,是學習態度不認真,學習方法不正確,學習習慣欠佳,還是上課不夠專心,不懂又不敢請教老師,沒有及時消化所學知識,做事不夠仔細,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沒有及時復習功課,考試時緊張或不夠細心„„ 三、 相信 鼓勵,堅持不懈
每個孩子都有不足之處,更不可能每個孩子都考第一名,總有孩子會落在后面。當孩子在考試中沒有得到預期的好成績時,已經非常難過了。這時候,父母更不要刺激孩子,一定不要在孩子的傷口上再撒上一把鹽,而要拿出自己的寬容和安慰,同時也要不忘對孩子說“下次努力”,使孩子把目光轉向下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