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村支書個人優秀事跡材料

      發布時間:2025-07-01 14:55:25   來源:黨團工作    點擊:   
      字號:

      做好村支部書記工作,要時刻牢記黨的宗旨,時刻把群眾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黨旗增光添彩,讓群眾感到黨的溫暖。這里為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村支書個人典型事跡材料,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村支書個人典型事跡材料1

      李仟績,男,1952年3月出生,漢族,197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02年12月起任繡惠鎮茂李村黨支部書記、兼任村民委員會主任。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位村級父母官,李仟績同志時時處處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上任以來,該同志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主動從群眾最盼、最愿、最急、最難的事情做起,以民為本,無私奉獻,恪盡職守,自我加壓,以實際行動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踐行基層黨員先進性,盡心盡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干群一心,共謀發展,實現了村莊經濟和各項事業的長足發展。他時時刻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工作中開拓創新、務實求是,受到領導和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連續多年被鎮上評為優秀共產黨員。鎮領導談起李仟績,都夸他領導的村工作開展得好,老百姓提起李仟績,都說他是帶領大家建設新農村的的主心骨,是群眾的貼心人。

      “打鐵先要自身硬”

      “農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在班長?!币玫臑槿罕娹k實事,做好事,就必須要當好村支書,當好“班長”。用李仟績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打鐵先要自身硬,黨員干部自身不強,怎么帶領群眾奔小康?”。自從李仟績擔任繡惠鎮茂李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就率先帶頭帶領大家學習理論政策、學習實用科技、學習市場經濟知識,從班子建設入手,進行支部兩委的工作、作風、思想整頓。要求兩委成員通過學習提高政治素質和工作能力。支部一班人多次召開會議,分析了原來支部班子存在的問題,就人心渙散,班子軟弱,工作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查找原因,對癥下藥,通過交心談心、書面匯報等形式的溝通,解決了思想疙瘩,統一了認識,明確了責任,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作中大事征求意見,小事集體研究,求大同,存小異,各項工作都能做到民主決策,消除了大家的心理隔閡,心里順了,工作起來積極性也高了,鞏固了村班子在村級工作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先進性教育活動以來,他始終把村級組織建設放在重要位置來抓,堅持每月定期組織黨員開展學習,交流思想,積極提高黨員的政治素質。同時高度注重陣地建設,2005年,他籌資7000元對村兩委辦公室、黨員活動室和遠程教育接收設備進行了整修,進一步改善了辦公條件,鞏固和擴大了黨員教育活動場所。他以黨員活動室為陣地,以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利用“三會一課”、遠程教育平臺等多種方式,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激發干部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熱情。

      “既然鄉親們、黨員們信任咱,領導上級支持咱,咱就決不能辜負領導和鄉親們的期望,一定要當一天家,就要干好一天,為全村造富?!边@是李仟績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挎傸h委做依托,黨員群眾做后盾,他從廉潔自律做起,處處事事嚴格要求,盡最大的努力讓鄉親們放心和信任。在工作上,他始終堅持民主公開,廣泛聽取大伙的意見,支委會、黨員會、群眾會從來沒有間斷過,對村財務始終堅持按時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就這樣,他上任不到半年就贏得了鄉親們的信任和支持。在他的帶領下,茂李村改變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各項工作開展起來群眾積極擁護,各項指標名列全鎮前茅,連續多次被授于“先進村黨支部”稱號。

      “共產黨員要時刻想著群眾利益,群眾的所想所盼就是交給我的任務?!?/p>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作為一名基層的黨員干部,李仟績時刻牢記黨的宗旨,時刻把群眾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黨旗增光添彩,讓群眾感到黨的溫暖。李仟績常說:“作為一個村黨支部書記,時刻關注和及時解決好大伙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責無旁貸?!?/p>

      關注民生,大力發展村級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李仟績同志工作的一個核心理念,幾年中,他對村級基礎設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建改工程。整修道路、自來水管網改造、電路改網等,關系到了群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改變村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面貌,是群眾盼望已久的事,修一條干凈整潔的水泥路成為村兩委的共識,李仟績同志克服各種困難,多方籌集資金,投資45萬元,硬化了村內全部街道,平整的水泥路改寫了祖祖輩輩走泥巴路的歷史,為了達到真正改善村容村貌的目的,還成立了一支3人的專業清掃隊,對村內道路定時清掃維護,徹底改善了廣大群眾的生活環境。在修街過程中,為了節約資金,讓群眾放心,在爭取黨員和群眾代表意見的基礎上,李仟績實行了村民自治,集體補貼的辦法,由各條街上的住戶自己選出代表,自行組織修街,按照平方數再由村集體進料統一補貼,群眾自發出義務工。這一做法大大節省了資金,保證了質量,贏得了群眾的高度贊揚。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在農村屢見不鮮,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能大大緩解沉重的醫療費。為此,經兩委會研究,由村集體為全村1376口人墊付了合作醫療費用,有效的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的問題。鑒于多年來吃水難的問題,在李仟績同志的帶領下,投資12萬元進行了自來水改造工程,在村內重挖自來水管道,重修自來水保障設施,對保障吃水用的深水泵進行了維護,使全村不再看著自來水龍頭挑水喝了,有效的解決了群眾的吃水難,也進一步保證了群眾的吃水安全。

      為進一步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李仟績多方籌措資金18萬元,規劃建設了集休閑、娛樂、健身為一體的村文體廣場,進一步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針對農村養老難問題,大力倡樹尊老敬老之風,在做好村風整治工作的同時,實施了為老人送溫暖活動,利用每年的重陽節挨家挨戶給全村80歲以上的老人送去100元生活補助和油、面等生活用品,在李仟績的帶動下,全村尊老敬老之風大行。

      現在漫步在整潔的林陰大道上,嗅著撲鼻的花香,在廣場的涼亭里下幾盤棋,在健身器材上鍛煉鍛煉身體,在李仟績的帶動下,如今的茂李村已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經濟發展、誠信文明、群眾富裕、尊老愛幼、鄰里和睦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李仟績真正成為了群眾信賴的“自家人”和“主心骨”。

      “群眾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

      作為一名基層的黨員干部,李仟績時刻牢記黨的宗旨,時刻把群眾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黨旗增光添彩,讓群眾感到黨的溫暖。自擔任書記以來,在群眾眼里他從不擺架子,群眾有困難,他總是想在前面。村里李庶言家,因家庭貧困,無錢修房,得知這一情況,李仟績馬上拿出600元錢,幫其修好了房屋。村里大事小事,他始終積極主動,不計得失,用自己的愛心讓貧困群眾感受黨的溫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圍的同志,讓“黨員”這一光榮稱號在自己身上閃耀發光。村里有位名叫李玉先的孤寡老人,衣食無著,李仟績隔三差五給老人送吃送穿,把老人當作自己的親人看待;不管村里誰家的孩子上不起學,李仟績總是千方百計給予幫助,讓孩子修完學業。這樣的事舉不勝舉。提起他,村里人沒有一個不挑起大拇指,嘖嘖稱贊。

      去年3月初,繡江路拆遷改造拉開序幕。茂李村有30多戶要搬遷,占全鎮整個拆遷任務的的30%。為了完成任務,他每天總是第一個到,最后一個離開。對搬遷群眾不理解,他和其他干部一戶一戶做工作,有的戶要跑上十多趟。由于工作強度大,拆遷10多天后,他就發燒、出虛汗,到醫院檢查,診斷為重感冒。醫生說要住院治療。他想:現在拆遷工作到了關鍵時期,自己一走,一定會影響到工作。于是,他就利用晚上時間在家輸液,白天照常工作,他的這種無私奉獻精神打動了拆遷戶,一些拆遷戶感動地說:“我們不看別的,就憑你這種精神,我們也要簽字拆遷?!本瓦@樣,30多戶順利完成了拆遷任務。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一貫宗旨,作為一名基層工作戰線上的共產黨人,長期以來李仟績都恪守著“奉獻于群眾,服務于群眾”的人生格言,為實現個人價值而不懈奮斗。

      “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帶領群眾過上好日子的干部才是好干部”

      上任之初,他的思想壓力很大。圍繞著如何才能把茂李村的工作開展的更好,他先后到一批老干部、老黨員家中進行交談,了解當前村中的實情。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增加村級收入,確保村級運轉。俗話說,“無農不穩,無工不富”。要想帶領群眾致富,開啟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這扇大門,金鑰匙便是辦企業,上項目??墒寝k工廠,一缺資金,二少門路,三缺人才,怎么辦?面對這種形勢,與兩委干部經過反復權衡,認真分析了村里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優勢和出路:村子緊靠鎮駐地,毗鄰繡江路,交通便利,物流暢通,有一定的區位優勢;二是有一定數量的閑置多年的非耕地,便于為企業上馬提供場地;三是村民素有務工傳統。為此他首先發動群眾,圍繞盤活村里的閑置資產多方招商,為防止出現干擾企業生產經營現象的發生,切實保護好企業的正當經營權,李仟績規定,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名義到企業吃拿卡要。李仟績堅持以身作則,不做“榨油機”,甘當“助推器”,并提出了“墻內的事情企業干,墻外的事情我們辦”的口號,真正讓企業感到來得放心,干得舒心。對新落戶的企業,積極主動地靠上做好工作,為其辦理各種手續,協調各方關系,提供周到服務,讓企業能夠集中精力抓生產經營;對出現問題和困難的企業,幫助他們找出路,想點子,上項目,跑資金,千方百計幫其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為完善工業小區基礎設施配套,村里先后投資10萬余元,對園區的道路進行了硬化,并安裝了路燈,進一步改善了企業的出行條件,極大的激發了企業搞好生產經營的積極性?!霸韵挛嗤?,引得鳳凰來”,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先后有10家企業落戶茂李村,固定資產投入達到850萬元,招用茂李村企業職工132余人,實現年銷售額320萬元,利稅達到48萬元,成為全鎮納稅大村。07年村集體收入可望突破10萬元。

      “當干部就要一身正氣,廉潔自律,無私奉獻”

      村級財務賬目, 一直是群眾最為關注的焦點問題。為了給群眾一個明白,還自己一個清白,李仟績在財務管理上增加透明度,在支出上實行民主集中制,為群眾當好家,理好財?!白杂X管住自己的嘴、手、腿,堅決做到不該吃的不吃,不該去的地方不去,不該花的錢一分不花?!彼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為了保證資金的嚴格管理,在村內設置專職財務管理人員,嚴格資金使用、報銷、報帳制度,確定了收支必須有正式單據,必須經過一把手認可、經手人簽字、理財小組審核三道關才能走帳的規定,堵塞資金跑冒滴漏的一切途徑。三道關過后,到記賬中心報賬,并進行財務公開。財務公開在三個范圍內進行三次:一是每月在村委內公示欄中進行;二是在村民代表及黨員大會上公開,即每季度召開一次由村民代表和黨員組成的議事會,審核每一筆資金收支情況;三是在村內顯著位置向村內群眾公開。通過這些途徑,廣大黨員群眾對村里的資金收支情況做到了心知肚明。

      李仟績天天在外跑資金跑項目,廣大群眾認為他的招待費一定很高,可是,在每月的財務公開榜上,差旅費也不過50元左右,一年的招待費都控制在2000元以下。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原來,李仟績在招商引資過程中,距離近的他就騎自行車,遠的他就坐公共汽車,中午從不在外吃飯。他的這一做法大大節省了額外開支,同時,贏得了廣大黨員群眾的高度評價。

      如今,茂李村在李仟績的帶領下,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有了全面的、明顯的提高,各項工作也贏得了各級領導的一致好評。成功之處,與茂李村有一個堅強有力、甘于奉獻、能為群眾辦實事的村班子是密不可分的,其中,更為關鍵的是有了李仟績這樣一個好的“領頭羊”。我們相信再用不了幾年,茂李村將會成為一個更加文明、繁榮、富裕的新農村。

      村支書個人典型事跡材料2

      蒙土養同志,男,46歲,高中文化程度,中共黨員,現任平樂縣源頭鎮珠山村黨支部書記。多年來,該同志愛崗敬業、廉潔自律、解百姓之憂,排群眾之難,堅持黨性,身體力行,帶領全村黨員干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珠山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所在黨支部多次被平樂縣委評為先進黨支部,個人多次被授予“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

      一、帶頭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帶頭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斷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政治素養。

      蒙土養同志為人勤勞誠實,樂于助人,敢做敢當,很受村民們的信任。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他積極投入工作,帶領村干部和群眾黨員認真學習政治理論,特別是黨員先進性教育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學習有關政策、法律、法規,使村干部和群眾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質不斷提高,使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得以順利貫徹和執行。在新農村合作醫療收費參合過程中,做到發動群眾、積極宣傳、家喻戶曉,做到了人人了解“新農合”。開展科學發展觀活動以來,該同志能充分發揮好支部書記的帶頭作用,帶領珠山村全體黨員認真學習、深入總結、討論解決問題。學習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受到了鎮黨委的高度贊揚。

      二、不斷增強帶領群眾發展村集體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本領,銳意進取,勇于創新,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農民收入明顯增加,主要經濟指標在全鎮各村中處于領先水平。

      珠山村委位于平樂縣源頭鎮中心西部,轄5個自然村。共1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為3756人,有勞力2569人,768戶,全村總耕地面積4692畝,其中水田2860畝,旱地1700畝,糧食生產主要以種植水稻為主、發展經濟主要以柑橙、馬蹄、月柿、板粟為主?,F種植早柑1682畝、馬蹄457畝、月柿142畝、板粟216畝、其它雜果168畝。全村建沼氣651座,2008年人均純收入達2500元。

      蒙土養同志找準適合本村發展的路子,努力帶領群眾走致富路,全面推進珠山村經濟發展:

      1、人均收入比上年增收3200元,主要依靠的是水果收入,今年中5、6、7月份的水果尤其是李子類水果收入,受到車輛限載運費提高,外地老板不來收購等因素影響而減少不少,但是中秋以后的水果,尤其是柑橙類水果隨著宣傳的加大,很多外地老板直接到地時收購,價格也有所提高,并保持一個比較好的穩定價位,人均收入比上年增收了200元。

      2、選準一條路子,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村里經過充分討論,認為大力發展水果種植產業不僅是本村脫貧致富的好路子。經過多次比較及多次論證,決定明年早春進一步加大水果的種植,種植早柑和馬蹄200畝以上。

      3、提高人民群眾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增強我村農業的競爭力。準備分別在珠山自然村建立了農產品銷售協會以及水果蔬菜種植協會。通過農產品銷售協會提高水果和蔬菜的流通質量。

      三、模范執行民主集中制,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相結合,團結和帶領村干部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工作中,蒙土養同志能夠正確處理村黨支部與村委會的關系,形成工作合力。對于村里的一些重大決定和決策,他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經村委會和村民大會或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決不私自定奪。在工作中,人員進行合理分工和搭配,使得珠山村形成一股上下同心合力的力量,開創性地開展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四、能夠聽取群眾意見,善于做群眾工作,切實解決村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在群眾中有較高的威信。蒙土養同志認真按上級要求,把各階段的工作做好,結合村村實際,認真聽取黨內外群眾意見,把他們提出來的意見,列到議事日程,加以整解,真正做到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

      五、以身作則,帶頭廉潔自律,依法行政,自覺接受黨員群眾的監督。蒙土養自當村干部以來,能夠認真貫徹和執行黨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落實依法行政,實現村務公開。帶頭將村干部的收入和支出在村務公開欄中公布,接受村民群眾的監督,真正作到廉潔自律。

      六、堅持開展科普活動,積極推廣實用技術,推進科技致富;堅持民主法制教育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落實,治安防范網絡健全,群眾有安全感;大力提倡移風易俗,堅決制止封建迷信活動,村風民風良好。

      蒙土養同志自擔任支部書記以來,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無怨無悔,帶領珠山村村民走上了小康之路。他無私無畏,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得到了農民群眾的充分認可,面對榮譽和成績他沒有自滿,更沒有陶醉,反而以此為新地起點,立足工作崗位,自覺實踐“三個代表”要求,為實現人生價值的最高意義而工作不止,奮斗不息。

      村支書個人典型事跡材料3

      池上鎮中郝峪村地處魯山主峰之陽,十里桃花溪之盡頭。村內峰巒疊翠,林木繁茂,花果飄香。全村共有村民89戶,290人,耕地面積1,065畝,森林覆蓋率96%以上,夏季晝夜平均氣溫不高于26攝氏度。從2003年開始,該村重點發展以休閑度假、養生為主的農家樂旅游項目,依次開發了蔬菜勞作園、桂花賞花園、真人CS對戰、漂流、休閑養生宿營等旅游項目。通過發展鄉村旅游、綠色經濟,全村年人均收入從2003年的2000元左右,提高到2012年底的24700元;年接待游客數由2003年的1080多人,提高到2012年的10萬人;年總營業額由2003年的30萬元,提高到2012年的1350萬元。10年時間村民人均收入增長了12倍。中郝峪村鄉村旅游模式的成功得益于獨特的運作思路和先進的管理模式。

      一、鼓勵村民發展旅游,多策優化發展環境

      2003年,中郝峪村“兩委”自籌資金1萬元作為旅游業戶的獎勵扶持資金,鼓勵村民發展鄉村旅游。在5戶村民的積極響應下,2003年夏天,該村的第一批農家樂經營戶正式開始營業,且在年內就收回了前期的全部投資,并得到了村里每戶2000元的扶持獎勵。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村民們的積極性也被帶動了起來,在村“兩委”的積極倡導下,新修了通往志公坪旅游景點的旅游路;實施了“空心村”、舊村改造工程,把全村60余戶無人居住的房屋統一有償收回,并投資280萬元改造成為度假村。為美化村莊環境,該村在原有基礎之上,新栽植了白玉蘭、水杉、華山松、櫻花、翠竹等觀賞性樹種,使原有的村莊面貌的到了極大的改觀。隨著生態度假、自駕游等新興度假方式的興起,到中郝峪村就餐、住宿的游客逐年遞增,為此,市、區政府陸續出臺了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的規定,給興辦農家樂較好的帶頭戶各獎勵2500元,村民辦農家樂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全村上下統一了發展鄉村旅游的共識。

      二、健全配套設施,統一管理模式

      隨著游客的增多,農家樂的規模不斷壯大,完善相應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勢在必行。隨著自駕游的盛行,在完善道路建設的基礎上,還建設了停車場和停車位,方便游客停車;為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村里投資40萬元,對村民的住房進行了改造翻新,統一粉刷,在所有吃、住場所配備一次性衛生用品,達到省旅游局制定的農家樂衛生安全標準;投資15萬元,實施舊房拆除、街道治理和改廁改造工程,并成立保潔隊伍,對全村衛生劃分衛生區域每天進行衛生清理,實現了垃圾日產日清,保證了村容整潔;先后投資95萬元,對河道進行綜合治理,新建村委大院,建成小公園、老年活動中心、敬老院、圖書館、閱覽室等場所,擴建了村衛生室,達到了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制定了關于發展旅游的村規民約,配備了相應的監控安全設備,24小時對全村所有主干道路實施監控,充分保證了旅游安全,營造和諧有序旅游環境。

      為強化管理,進一步提高農家樂項目服務質量和水平,該村于2011年正式成立了幽幽谷旅游開發公司,公司總資產2500余萬元,負責全村的旅游項目開發和運營。

      一是抓好公司化運作。所有游客接待及分配全部由公司來安排,杜絕業戶之間互相壓價。在服務上,公司成立檢查評分小組,針對不同服務質量進行評分,對衛生、設施優秀者優先安排接待,對服務質量差的進行停業整頓處理,直接用經濟要求質量。所有價格全部由公司統一制定,所有單向收費都有公司統一收入,所有收入每天由公司公開賬目。

      二是執行單體承包責任制。公司運營下所有項目,按照承包方式承包給業戶,業戶必須履行公司所指定價格、標準經營。業戶只負責搞好接待、服務工作,防止與客戶產生不必要的摩擦。業戶不得擅自接待客人,針對業戶拉來的回頭客,公司給業戶相應的獎勵。業戶對所接待的游客安全、衛生負有全部責任和義務。

      三是實行村民入股。村“兩委”決定對全村范圍的旅游資源進行規范化整合,通過村民選出的評估小組對所有涉及到資源進行評估,凡是有價值的東西(如勞動力、閑臵房屋、山林、菜地、果園等)村民都可以拿出來經統一評定后入股,并可逐年持續參股,通過整合,全村290名村民中已有180人入股。在公司具體經營中,游客繳納的住宿等費用,三分之二返還給農戶,三分之一留作公司收入,每年還通過發放福利、年底分紅等形式,對參與農戶進行獎勵。

      三、加大宣傳力度,開拓市場空間

      為進一步擴大市場影響力,中郝峪村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刊等多種形式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全力開拓市場空間。一是參加全省鄉村旅游座談會,學習其他鄉村旅游示范單位的同時,在全省范圍內推廣中郝峪鄉村旅游。二是承辦多種形式的比賽,如組織全市CS比賽、相親大會等活動,吸引周邊城市游客前來旅游觀光。三是加強與兄弟村鎮之間交流互動,與張店、沂源等地的村委結成“姊妹村”,強化學習與幫扶力度。四是做好對外宣傳,制作專題宣傳片,在市區電視臺進行專題報道,以更直觀的效果提高中郝峪鄉村旅游的知名度。五是外聘20名業務員長期駐扎東營、濱州、濟南、濰坊等地,積極配合多家拓展公司進行宣傳,吸引外地客源。

      中郝峪村位于博山區池上鎮南部,魯山腳下。全村現有村民116戶,人口346人,黨員15名,山林面積3900畝,耕地面積61畝,林果面積1002畝,水域面積40畝。村內四周青山環繞,峰巒疊翠,林木繁茂,花果飄香,森林覆蓋率達98%。

      近年來,中郝峪村“兩委”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因地制宜,立足村情,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圍繞提高全體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能力,參照《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公民道德公約和道德規范,本著“合情、合法、管用”的原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將涉及村民生產生活、家庭團結、環境整治、社會穩定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國家相關政策為依據,積極協商,多次修改完善,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中郝峪村村規民約》。村規民約并非空洞的教條說教,而是具體到禁止養雞養狗這樣的細節。制定之初,村兩委幾乎每天入戶做工作,又與年內福利掛鉤,一兩個月之后村內環境發生了巨大轉變。村民自覺地將柴草堆、糞堆、沙石堆清理,整齊堆放在相應位臵;村里修建了6個垃圾箱、8個垃圾池,聘任專職保潔員負責垃圾清運;雞、狗全部圈養,村容村貌明顯改善。除了對村居環境的治理規范,村規民約還包括對家庭和諧的約束?!皣澜坪篝[事、在街上大吵大鬧、打架斗毆,影響村民正常生活秩序”、“ 發揚尊老愛幼的好風氣”等條目也列入村規民約,村里再無一例醉酒鬧事及不孝敬父母的事件發生。近十年來,中郝峪村無一例上訪、擾亂社會治安及刑事犯罪案件。村規民約對村民的約束管理作用并非一日之功。在,村民的不良習慣逐步改正。實施的第一年,村內共處罰10人,2008年處罰4人,2009年處罰1人。

      中郝峪村以《村規民約》為抓手,從細節入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實現了村規民約制度化,村民行為自覺化。村民整體素養不斷提高,村居環境不斷改善,村民收入連年增加,創出了一條村級社會管理創新的新路子。

      在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善的前提下,中郝峪村不斷探索,積極學習,在市、區各級部門的引導下積極抓住生態旅游這條命脈,充分挖掘、發揮生態優勢,全面打造集“吃、住、游、玩”四位一體的綜合性旅游鄉村,不斷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逐步走上科學發展的旅游鄉村之路,村民人均收入從2007年的人均5000元增長到現在的人均17000元,真正實現了“富而美”和“農家樂”。

      中郝峪村位于博山區池上鎮南部,魯山腳下。全村現有村民116戶,人口346人,黨員15名,山林面積3900畝,耕地面積61畝,林果面積1002畝,水域面積40畝。村內四周青山環繞,峰巒疊翠,林木繁茂,花果飄香,森林覆蓋率達98%。

      近年來,中郝峪村“兩委”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因地制宜,立足村情,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圍繞提高全體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能力,參照《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公民道德公約和道德規范,本著“合情、合法、管用”的原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將涉及村民生產生活、家庭團結、環境整治、社會穩定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國家相關政策為依據,積極協商,多次修改完善,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中郝峪村村規民約》。村規民約并非空洞的教條說教,而是具體到禁止養雞養狗這樣的細節。制定之初,村兩委幾乎每天入戶做工作,又與年內福利掛鉤,一兩個月之后村內環境發生了巨大轉變。村民自覺地將柴草堆、糞堆、沙石堆清理,整齊堆放在相應位臵;村里修建了6個垃圾箱、8個垃圾池,聘任專職保潔員負責垃圾清運;雞、狗全部圈養,村容村貌明顯改善。除了對村居環境的治理規范,村規民約還包括對家庭和諧的約束?!皣澜坪篝[事、在街上大吵大鬧、打架斗毆,影響村民正常生活秩序”、“ 發揚尊老愛幼的好風氣”等條目也列入村規民約,村里再無一例醉酒鬧事及不孝敬父母的事件發生。近十年來,中郝峪村無一例上訪、擾亂社會治安及刑事犯罪案件。村規民約對村民的約束管理作用并非一日之功。在,村民的不良習慣逐步改正。實施的第一年,村內共處罰10人,2008年處罰4人,2009年處罰1人。

      中郝峪村以《村規民約》為抓手,從細節入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實現了村規民約制度化,村民行為自覺化。村民整體素養不斷提高,村居環境不斷改善,村民收入連年增加,創出了一條村級社會管理創新的新路子。

      在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善的前提下,中郝峪村不斷探索,積極學習,在市、區各級部門的引導下積極抓住生態旅游這條命脈,充分挖掘、發揮生態優勢,全面打造集“吃、住、游、玩”四位一體的綜合性旅游鄉村,不斷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逐步走上科學發展的旅游鄉村之路,村民人均收入從2007年的人均5000元增長到現在的人均17000元,真正實現了“富而美”和“農家樂”。

      村支書個人典型事跡材料4

      一、勇于開拓,創經濟強村

      15年前,民豐村是個窮得出名的窮村。1987年4月村委會換屆改選時,村民一致范本某擔任村委會。此時,他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爭之中:接受吧,這個窮家不好當;再說自己不愁吃、不愁穿,家里辦的作坊式紙盒廠,少說每年利潤在萬把元以上,何必去“自討苦吃”?不接受吧,如何對得起村民的信任。

      某不負眾望,最終他還是走馬上任了。他向黨支部、村民會提出了“以工興村、強工富民”的思路。在他的建議下,村里將原先的化纖造粒廠改造成現在的富利嘉紡織和富星無紡布兩家股份制,僅4年時間,就累計創稅利350萬元。與時同時,他和村班子成員又大膽開拓,解放思想,積極為民營個私經濟發展提供條件和服務,放水養魚,傾力營造“村里搭臺,個企唱戲”的大上、快上發展個私經濟的氛圍,使一批上規模、上檔次、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脫穎而出。97年,民豐村的個私企業還不到20家,如今,全村除了3家中外合資、兩家股份制企業外,個私企業已達176家,其中年產值1080萬元以上就有6家,出口企業3家,并初步形成了以毛紡為龍頭,紙盒、皮件、標準件協調發展的工業格局。個私經濟的迅速崛起,為全村經濟注入了勃勃生機,97年工業產值僅1億元的民豐村,去年全村工業產值已達3.57億元,實現稅利1188萬元。并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目前全村85%以上的勞動力進廠務工,僅此一項,每年為農民增加收入1600萬元。

      某牢固樹立“發展是硬道理”的思想,集中力量把經濟拉上去,增強本村的綜合經濟實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積極鼓勵農民辦企業發展經濟。經過幾年的勵精圖治,艱苦創業,民豐村躋入了“浙江省致富脫貧先進村”、“__市農村經濟百強村”、“__區農村經濟十強村”、“__市文明單位”先進行列。某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群眾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二、因地制宜,引村民致富

      1997年4月,民豐村先后合并毗鄰的漁業、繁勞動、榮躍三個后進村。面對全村黨員、群眾和上級黨組織的信任,某別無選擇,一次次打消了卸任的念頭,還忍痛割愛放棄了外地一家年薪6萬元辦廠聘請機會,義無反顧挑起了村黨總支書記的擔子。

      “讓村民富裕,是我的最大愿望!”某任村黨支部書記后,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讓全村925戶農戶,戶戶奔小康,人人住新樓。

      為了盡快改變合并后進村的面貌,他深入群眾,搞,找到了村上交款拖欠、電費、自來水費等外債累累的“癥結”,其原因在于基礎設施及農業生產條件改善未到位,群眾有意見,致使人心煥散,經濟發展滯后,找準切入點,因地制宜,提出了實施“發展統一制訂,公共事業統一建設,各項投入統一安排,村民的福利逐步到位”致富新略。他與全村黨員干部齊心合力。僅化一年多時間,就對原繁榮村投入20多萬元,用于改造、整治道路、橋梁及排灌渠道水利設施建設;對原榮躍村投入30多萬元,新筑道路2公里,打通了東臺浜、周安港、北長埭三個組交通“瓶頸”,解決了150戶農戶行路難。搬遷改造華家橋機埠,擴大灌區面積100畝。同時還順利解決了農電、自來水及部分漁民建房等遺留問題。使原先的三個后進村很快由弱變強,共亨富裕。

      去年,他又通過村、區、鎮三級攜手投資100萬元,啟動建設3000畝基礎設施配套、農機化操作、裝備于一體的高標準現代化農業綜合園區,引導農戶以效益農業帶動傳統農業?,F在全村以大棚蔬菜、果木、特種水產養殖為主的塊狀特色效益農業已明顯凸現,僅大棚蔬菜面積達到210畝,占了全鎮“半壁江山”。去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達到4.13億元,其中農業產值達到5560萬元,人均收入達到6125元。

      村子富裕了,某又把為群眾辦實事作為一件硬指標完成?,F在,農民飲用自來水、有線電視入戶已經普及,康莊公路貫通村、組,95%以上農戶能通上汽車。今年又投入60萬元,澆筑2.5公里村、組柏油路面主干道,使村組公路達到等級公路標準。出資5萬元,委托上海同濟大學設計規劃3.5公頃90幢“民豐別墅區”,目前已有80戶農戶喬遷新居。一個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城鎮工業化、住宅別墅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美好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象已經展現。

      三、真心為民,讓群眾實惠

      某深知,黨支部威信高不高,關鍵要看老百姓能不能得到實惠。因此,它除了始終把增強實力作為村黨總支各項工作的第一要務外,還千方百計為民謀利益、辦實事。

      為了豐富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村里辦起了圖書室、乒乓室、閱覽室等活動場所。還建立了村干部聯系制度,要求每個村干部至少聯系5戶農戶,其中1戶為示范戶,2戶困難戶,2戶種養大戶,經常到這些農戶家中走訪,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和思想動態,為他們提供信息和服務。

      為了村民共享城鄉一體化成果,近年來,某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積極籌措資金為村民做好事、辦實事:投資40多萬元進行農網改造,實現了城鄉同網同價,農民得到了實惠;率先實行費改稅的政策,把應退的統籌款百分之百全部退到農民手里,使農民償到了實行稅費改革的甜頭;改善村容村貌,著力為村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投資47萬元疏浚河道4.9公里,土方59300,通過省、市、區驗收;推行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78%,為廣大群眾撐起了大病的保護傘;在村里配備了電腦,連上了寬帶,村民只要到村里一上網,就可以很方便地查到要找的信息了;家家戶戶按裝了電話,實現了電話村。

      在精神文明建設上,某在全村廣泛開展創建星級文明戶活動,全村現有星級文明戶785戶,并通過了市級文明單位的復查驗收。還出資6000元,購買了彩電、DVD和學習資歷料等送到2戶黨員家里,掛上了電教化教育點、黨員文化示范戶的牌子,在分片開展黨員電化教育的同時,讓黨員文化示范戶成為科技知識的傳播者,先進文化的者、為村民提供了活動空間,有效的扼止了賭博等不良風氣的蔓延。同時,建立健全了聯防聯網絡體系,組織青年志愿者進行夜間巡邏,為村民創造平安生活環境。

      四、嚴于律己,做黨員表率

      某不但牢記宗旨,辦事公道,心里始終裝著人民群眾,還廉潔奉公,嚴于律己,樂做黨員表率。他在中認識到,農村各項工作要發展,班子是關鍵。作為村黨總支班子“一把手”,他非常注重自身素質提高,對村里的重大事情,都經過村民代表討論再實施。為做好黨員發展工作,他認真培養,拓寬渠道,把村里最優秀的人才吸收到黨內來,嚴格按《黨章》規定把好入口關,做到公開公正上墻公示,做到成熟一名,發展一名。僅去年以來,就有2名預備黨員轉為正式黨員,并吸收了3名預備黨員,為村黨員隊伍增添新鮮血液。

      為了使干部長期受教育,老百姓長期得實惠。某經常組織村班子全體成員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錦濤“七一”重要講話,在工作中自覺做到“三心”和“三情”,即:公心、責任心、事業心,對黨有感情、對群眾有親情、對工作有熱情。并每月組織全體干部進行義務值班巡邏、義務勞動:如去年8月25日,他帶領村黨員干部維修村級道路3公里;9月份,又2次清掃村級道路;10月8日,還組織人員疏浚河道,村干部帶頭打撈漂浮物。今年5月20日至6月5日,村里修筑一條2。5公里的村級柏油公路時,他連續半個月日夜堅守在工地上,一步不離。在“雙整治”中,他第一個拆除自家的墳墓,為村民作表率,使全村250多只墳墓一個月內全部清除完畢,實現了全鎮第一個無建筑性墳墓的村。

      在建立基層黨組織規范運作機制上,他先后落實了一系列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制度、民主聽證會制度、規范決策程序、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提高村民參與的積極性。村務公開力求“四規范”,即:公開時間規范,收支每月公開,村干部工作目標和年度計劃等在年初上墻;公開陣地規范,并在方便群眾閱覽的位置設立公開欄;公開程序規范,公開的內容全部通過村民代表會討論;公開管理體制規范,建立村務公開檔案,除了在村里設立村務公開欄,還在黨員家庭設立了村務公開便民閱看點,便于群眾查詢、。健全村民代表會議制,從每10—15戶農戶中推選出一名村民代表,參加村民代表大會聽取村民委員會的工作匯報,享有村級重大事件表決權,對村民委的工作進行監督。去年9月25日召開的村民代表會議時,某把準備自籌20萬元資金疏浚3.5公里河道的事項交給村民討論,熱心征求村民意見,結果41名村民代表在聽取村委會意見后一致同意后,又在村務公開欄內公示,受到村民稱贊。不久前,村里又經過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出臺了《民豐村村民自治章程》,進一步規范了村民自治工作,保障村民的自治權。

      村支書個人典型事跡材料5

      柯名志,男,現年48歲,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擔任三門縣小雄鎮山場村村主任,2011年4月份通過村民選舉擔任山場村黨支部書記。任期以來,他愛崗敬業、腳踏實地、廉潔自律、心系群眾,解百姓之憂,排群眾之難,堅持黨性,公而忘私,帶領全體黨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山場村新農村建設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抓班子帶隊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村黨支部有沒有戰斗力,村干部在群眾心里有沒有威信,關鍵在于黨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團結,在處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為了搞好支部團結,柯名志始終堅持以大局為重,做到不利于團結的事不干,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說。把團結作為凝聚力量的前提,堅信團結出戰斗力。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事情都會征求每個支委成員以及群眾代表的意見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個人說了算,對于村內重大事項的決策,和群眾關心的重大事情,堅持做到召開村兩委及村民代表會議,集體來共同討論。村里實行村務、財務、黨務三公開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閡和疑慮,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抓經濟促發展,帶動群眾建設新農村。發展才是硬道理,為了全村的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身為黨支部書記,心里時時刻刻想的是群眾。2010年山場村申報浙江省“中心村”建設獲得成功之后,2011年“中心村”項目啟動之初,尤其是在村集體經濟“一窮二白”的情況下,以及涉及到一些村民個人利益方面,很難得到村民們的理解和支持,柯名志與村主任柯孔領帶領村兩委干部齊心協力,通過多種途徑各方面渠道申請項目啟動資金,排除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省“中心村”建設項目方得如期啟動,并順利通過上級各部門初步檢驗。2011年山場村還有一個三門縣“清水綠廊”工程,為了這2個惠民惠集體的工程的順利施行,柯名志與柯孔領這兩位村主職干部真的是絞盡了腦汁,磨破了嘴皮,因為工程的施行涉及到有些村民的房屋、土地、露天糞坑的拆除,有些村民思想觀念沒轉過來,就會產生矛盾,為此,柯名志與柯孔領帶領村兩委干部一起,干部帶頭主動拆除涉及到自身的建筑、土地,并通過多次、多方面的做村民的工作,最終得到村民的理解和配合,使工程順利的進行,并在9月份順利通過省督察組的初步驗收。在這兩項工程建設中,村里共修筑溪壩2500米,翻修4座橋,拆除露天糞坑260 口,綠化面積達3200平方米?!扒逅G廊、小橋流水”,現在走進山場村就會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起這句話。

      抓具體辦實事,真正做到方便于民。對于農民群眾來說,喊十句口號,不如做一件實事。在為群眾辦實事上,不能輕易承諾,而一旦作出了承諾,就一定要實現。幾年來,柯名志始終情為民系、利為民謀,把為民辦實事作為村黨支部的重要議事日程。目前,山場村村莊主要道路均實現了硬化,90%的村機耕路路面已進行硬化。供排水系統完善,污水處理池工程已于近期建成并投入使用。為了改善老年人的居住條件,村里投資63萬元修繕了村老年公寓??旅疽矎臎]忘記弱勢群體,對村里的低保戶、特困戶更是百般關心,惦記他們的日常生活、身體健康。村黨支部成員帶頭包扶苦難戶,定期走訪,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逢年過節,柯名志帶領村黨支部一班人上門慰問,并送去油、米等生活用品。由于地理壞境的因素,山場村與小雄鎮人民政府有點距離,為了方便老百姓辦事情,柯名志親自擔任了村里的代辦員,平常為村民辦理各種事務,很大程度的方面了村民,贏得百姓的一直好評。

      柯名志長期以來牢記黨的宗旨,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以實際行動認真實踐“三個代表”,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用戶,一步一個腳印的書寫著一個共產黨員的美好人生。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