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今年以來,四川省榮縣堅持以高質量組織工作服務鄉村振興為主線,選取20個資源稟賦獨特、產業發展強、集體經濟優、社會治理好的村落,創新試點鄉村振興人才專員制度,巧用人才專員“鯰魚效應”,釋放制度機制杠桿效應,激活鄉村“原動力”,盤活鄉村人才振興“一盤棋”。
精準選派“創客”。一是精準研判。組織鎮、村和部門聯研,綜合分析各村自然稟賦、地理區位、人文歷史、資源條件、產業基礎、發展階段等,找準各村鄉村振興發展薄弱環節、突出問題,“一村一策”精準畫像“創客”需求。二是精準招募。注重“廣泛性”,不分體制內外,不唯論文、不唯職稱、不唯學歷、不唯獎項,面向全國公開招募;
精心搭建“舞臺”。一是賦予干事平臺。明確人才專員掛職鎮(街)經發辦副主任和派駐村主任助理,全面參與到鄉村經濟社會事務中,更好發揮人才優勢,當好鄉村振興“排頭兵”,做好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推廣。二是明確專事職能。人才專員要當好人才“店小二”,深入摸排村級人才分布、深入研判村級發展需求,健全在外務工經商人員、田秀才土專家、急需緊缺人才“三本臺賬”,抓出“問題清單”,精準提出鄉村人才引育管用“配菜單”。三是找準振興“小切口”。鎮街黨委書記要當好專員“導師”,人才專員要“身入”,更要“心入”,察民情、問民計、解民憂,聚焦產業突圍、治理強基、文化立魂、組織固本、人才提能等找準薄弱環節和突破口,找準“小切口”,下足“繡花功”,做好“大文章”,每年干成一兩件事。量身定制的平臺,讓人才專員干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
精細用活“杠桿”。一是力量下沉。在部門、鎮街明確分管領導、專門股室負責鄉村人才振興工作,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指導,橫向協同、縱向聯動的縣、鎮、村三級鄉村人才振興工作體系,變“單兵作戰”為“協同攻堅”。二是資源下沉。召開鄉村振興人才專員試點工作聯席會議,專題研究項目、資金集成投放到試點村工作,變“無米下炊”為“送米下炊”??h鎮共整合農、林、水、電、路、氣、網等各類項目資金1250萬元集中投放到試點村,為人才專員開展工作提供全方位、多層次保障。三是責任上掛。建立部門、鎮街領辦機制、人才專員全程督導制度,倒逼職能部門轉作風、提效能,下沉資源和力量,深入鄉村摸實情、出實招,變“淺層結合”為“深度融合”,破解鄉村人才振興深層次問題和體制機制性障礙,延展人才專員撬動鄉村振興的“杠桿”。試點以來,通過專員點單、部門配菜,滴灌式為家庭農場主、農業種植能手開展技能培訓、技術輔導2500人次,精準對接回引優秀農民工453人,一大批敢擔當的“領頭雁”、善經營的“農創客”、懂技術的“土秀才”脫穎而出,鄉村振興路上一片繁忙、繁榮景色。
此外,榮縣還創新“責任制+清單化”、現場曬效點驗、人才專員與部門(鎮街)“同步考、雙向評”等工作機制,總結推廣典型經驗,推動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工作氛圍,確保鄉村振興人才專員試點工作落地落實、落細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