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史學習教育中,xx縣xx鎮黨委下屬各基層黨組織推行“百姓點單、支部派單、全員接單、組織曬單”的“四單”閉環管理模式,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和力量參與農村基層治理,不斷推動為民辦實事常態化、機制化,著力辦好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百姓“點單”,廣泛收集訴求
為進一步把村民群眾關注度高、受益面廣、貼近群眾熱切希望解決的xx項目做好、做實,xx鎮黨委暢通渠道,廣泛征集意見和需求,實現村民“按需點單”。群眾會聽民聲。通過召開“我與群眾面對面”“民意直通車”“民情大走訪”等活動,與黨員群眾面對面交流談心,廣泛征集群眾困難需求。對能夠現場答復的問題訴求全部現場答復,并明確辦結時限。對村級層面解決不了的問題由鎮黨委統一分析研判,建立臺賬,納入派單計劃。主題日征民情。結合主題黨日設定村民需求“征集日”,將每月23日作為村民“點單”固定日,黨員志愿服務隊在各村網格黨群服務中心定點開展征集活動,多層面收集了解群眾關心關注的難點問題及需求,累計開展志愿服務400余場次。同時,在社區受理服務大廳、村委會等地方設村民意見征集箱,拓寬群眾訴求渠道。
支部“派單”,精準分派任務
各村黨組織根據征集到的村民需求,分類梳理事項清單,統一派單,確保服務事項精準落實到具體承辦單位。分類梳理訴求。建立民情民意集中處置機制,設立設民情信息員,對各種渠道收集上來的群眾需求及時統計匯總、分類梳理,制定政策法規咨詢、矛盾糾紛調解、助困幫扶、愛心援助、事務代辦等7類“菜單”,按照公家事、大家事、自家事進行“三事分流”界定責任類別,依照不同類型進行派單。確定承辦單位。建立完善機關事業單位、企業黨組織與村黨組織結對共建制度,把“雙報到、雙服務、雙報告”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有效載體,根據報到單位和志愿服務黨員等承接主體特點和專長,有針對性地派單。精準派出任務。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派單,暢通黨員干部服務渠道,建立微信群等,及時發布“點單”相關信息,對志愿者和黨員進行派單,目前共開展線上線下派單526件。同時,加強派單后續跟蹤服務,提高辦結實效。
全員“接單”,推動事項解決
組織行業部門黨組織,在職黨員、網格員,志愿者、群眾等根據自身優勢、專業特長,對“三事分流”事項進行“接單”,開展“個性化”“組團式”服務,群策群力推動事項解決。共商“公家事”。對村民“點單”涉及的市政設施xx、普法宣傳、應急管理等社會事務,由共建單位、所屬鎮級主管部門共商對策,分別結合職能職責進行“接單”,協同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共管“大家事”。對文明共建、環境整治、公益服務、政策咨詢等社區“大家事”,引導在職黨員、網格員共同商議解決辦法,結合業務優勢和自身特點進行“接單”,把在職黨員從“8小時內崗位履職”延伸到“8小時外社會服務”。事項辦結后及時向“點單”村民反饋辦理結果,確保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用心用情用力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共辦“自家事”。對收集到的家庭矛盾糾紛、贍養老人、子女教育、門前衛生三包等村民“自家事”,由村黨組織和網格聯合志愿者深入開展“菜單式”“組團式”志愿服務活動,發動志愿服務隊、廣大村民群眾參與衛生保潔、治安巡邏、文藝宣傳、義查義診等,形成“黨員示范帶頭干”到“群眾參與主動干”的良好格局。
組織“曬單”,激發干事動力
各村黨組織根據百姓“點單”、支部“派單”、全民“接單”情況,建立完善工作機制,通過開展實績“曬單”評比、公布成績等方式,激發干事創業熱情,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亮承諾。建立黨員積分管理、考核激勵機制,對黨員“雙報告雙服務”活動開展承諾踐諾活動實行積分管理,將黨員積分與考核評優、物質獎勵等掛鉤,激勵在職黨員多接單、接好單。亮服務。月末在村務公開欄、微信群對黨員、網格員“接單”任務及完成情況等服務內容進行公示。采取“積旗制”方式鞭策激勵,對每月積累紅旗前三名的黨員、網格員,授予“服務明星”榮譽稱號,激勵先進、督促后進。亮實績。各基層黨組織每月開展走訪、巡查、摸排、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問題等情況進行公開公示,接受群眾評議監督。并結合社會公眾反映情況,群眾的意見建議,不斷改進作風,創新方式,進一步提升辦理實事的標準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