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六中全會在北京勝利召開,全會通過了黨的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問的決議,是在建黨百年歷史條件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提高全黨斗爭本領和應對風險挑戰能力、永葆黨的生機活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繼續奮斗的需要。
學習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思想匯報-六中全會【5篇】
敬愛的黨組織:
黨的第十九屆六中全體會議于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指出,全黨必須銘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曾記否,陳毅、粟裕等革命前輩為了黃橋決戰的勝利拋頭顱、灑熱血;
曾記否,黃橋父老鄉親自發做燒餅支援前線的軍民魚水情。歷史不會忘記這段光榮的歷史,人民更不會忘記黃橋決戰精神。80年來,黃橋人民傳承和弘揚黃橋決戰精神,為建設最美黃橋貢獻自己的力量。
人民英雄紀念碑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熠熠生輝。
社會各界紛至沓來,緬懷英雄。
博物館里,解說員慷慨激昂訴說這段令人振奮人心的光榮歷史。
“先鋒印記·難忘瞬間”攝影作品征集展示 思想匯報人:李范文
2021年11月15日
學習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思想匯報-六中全會【5篇】
敬愛的黨組織:
黨的第十九屆六中全體會議于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指出,全黨必須銘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1950年6月,應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的請求,中國人民政府派出志愿軍奔赴朝鮮,共同抗擊美國侵略者,經過與朝鮮人民三年的浴血奮戰,最終讓驕傲的美帝國主義低頭??姑涝瘧馉?,是一場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戰爭,捍衛了新中國的安全,保衛了亞洲和世界的和平,顯示了我國堅決抵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意志和決心,粉碎了美帝國主義侵華的企圖和陰謀。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時強調: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姑涝瘧馉庡懺煨纬傻膫ゴ罂姑涝?,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要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為正義與和平而戰,感知國際主義精神的強大力量。歷史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70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彭德懷將軍的帶領下,滿懷為正義與和平而戰的英雄氣概,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與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對美帝國主義展開了近三年的生死較量。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戰場上沖鋒陷陣,將生死置之度外,無數志愿軍戰士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和生命誓死捍衛正義與和平,在中國歷史上抒寫了偉大而壯麗的篇章,留下了無比珍貴的抗美援朝精神。
為人民與祖國而戰,感知愛國主義精神的無窮魅力。史海鉤沉。打開抗美援朝戰爭的紀錄片,我們能清晰感受到中國人民志愿軍對祖國無比熱愛的深厚情懷。在國家處于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30多萬人民志愿軍無怨無悔、依依不舍告別家人,離開祖國,以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拼殺在戰場上,用血肉之軀抵擋了美國的侵略,保證了國家和人民的安全。他們,有的成了殘疾人,有的戰死沙場,有的志愿軍戰士的尸體至今沒有回到故土。在他們身上,我們深切感受到中國人民世世代代血液里流淌著的無所畏懼的革命精神,以及那份深深的愛國之情。
為幸福生活與中國夢而戰,感知增強斗爭本領的理想信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夢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和使命。當前,我國正處于實現“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應當繼續發揚艱苦奮斗、艱苦卓絕的精神,牢記歷史和革命斗爭精神。在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征程上,繼續傳承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堅決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懼困難、無私奉獻。以舍我其誰的勇氣和敢打敢拼的銳氣,攻堅克難、乘風破浪,在工作中不斷增強干事創業的本領,主動擔當作為,主動守正創新,干出成績,向英雄獻禮,向歷史獻禮。堅定不移,一往無前,為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而不懈努力,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抗美援朝是一場反侵略戰爭,是一本愛國主義教科書。今天的我們,不僅要接力做好弘揚和平、正義、愛國的抗美援朝精神,更要牢記使命與擔當,賡續新時代最鮮明最閃耀的斗爭精神。
思想匯報人:李范文
2021年11月15日
學習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思想匯報-六中全會【5篇】
敬愛的黨組織:
黨的第十九屆六中全體會議于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指出,全黨必須銘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時光撥到1964年10月16日,新疆羅布泊的荒漠里,一聲巨大的爆炸聲響徹全球,騰空而起的蘑菇云向世界宣告,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成為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后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今日,共產黨員網《56年前的那條“爆炸性”新聞,至今仍讓人心潮澎湃》的確讓人心情激蕩、心潮起伏,結合張勁夫的《請歷史記住他們——關于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的回憶》,對以“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攀登”為主要內容的“兩彈一星”精神,對那段砥礪奮進的歲月充滿無限景仰之情。
黨的領導是“兩彈一星”事業取得成功的根本前提,也是我們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前提。原子彈既可以是威力無匹的災難性殺傷武器,也可以是和平之盾、大國重器。正如約里奧·居里先生所說“中國要反對原子彈,就必須先掌握原子彈?!?0多年前,百廢待興的新中國,要擺脫遭受“核訛詐”的危機,就必須掌握原子彈,上世紀50年代中期,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做出了要研制原子彈的決策,這也是毛澤東同志積極防御戰略思想指導下的必然選擇。關于怎么研制原子彈,曾有人認為可以從蘇聯等兄弟國家獲取幫助,有人認為一片廢墟上建立的新中國,還有許多比原子彈更迫切更重要的事去做?!叭f山磅礴必有主峰”,關鍵時刻,毛澤東同志明確了發展“兩彈一星”事業,并確立了“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總方針。歷史和實踐證明了,在關鍵科技、核心技術上,是買不來、求不來、討不來的,更何況是原子彈這樣的鎮國重器,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的高瞻遠矚,為中國“兩彈一星”事業擘畫了光明的未來,也奠定了成功的根本前提。今天,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激烈演進,面對經濟全球化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面對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的現實,“龍袞九章,但摯一領”,形勢越是復雜,我們越是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更好地堅持黨的領導,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守正創新、開拓進取之中,咬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放松。愈是各種風險交織,愈是各種矛盾疊加,愈是要堅持守正創新、開拓進取,初心不忘、使命常存,將認準的道路“不偏移”“不游離”“不搖移”,篤定情志、矢志不移地走下去,走到底。
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是“兩彈一星”成功的切實保障,也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推進偉大事業不斷前行的切實保障。“中華兒女多奇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在千瘡百孔的爛攤子上建立的新中國,富有革命浪漫主義精神,豪情滿懷的中國共產黨人勇于在一張白紙上作畫,勇于在奮斗的汗水中讓美好藍圖變為繁花現實,在完成“三大改造”、開啟第一個五年
計劃的同時,黨和國家已將視角放寬拉長,投注到民族自立之大計、國之大事的“兩彈一星”研制上。在“兩彈一星”事業發展上,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建設一個偉大新中國的志氣和骨氣,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制度優勢和治理優勢。毛澤東同志對原子彈批示:“要大力協同做好這件工作?!痹訌椇蜌鋸検嵌C部負責,導彈是國防部五院(后來的七機部)負責。按照中央確定的“大力協同”和“擰成一股繩”的精神,各條戰線凝心聚力,要人給人、要物給物,全國上下形成“一盤棋”,人才匯集、物力匯聚、巧匠云集,橫下一條心,終將原子彈這一“爭氣彈”如期拿了下來。歷史長河風起云涌,紅色基因永不褪色。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這一人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面對百年未遇之大洪水,面對各種災厄和重重困難的挑戰,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下,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運籌帷幄、沉著應戰,充分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優勢,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勢不斷彰顯,歷史和實踐,一再無比深刻地告訴我們,中國之制生機勃勃,中國之治堅強有力,矢志走好既定道路,矢志堅持既定方向,我們終將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取得一個又一個新的更大的成功。
無數優秀中華兒女共同熔鑄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兩彈一星”精神的血肉和靈魂,也是民族復興的堅強柱石和根本所在。“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歷經無數艱難困苦,而生生不息并永葆青春的內里骨血??茖W無國界,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正因此,正處于科研研究巔峰的錢三強離開居里實驗室,1948年夏天回到祖國。正因此,錢學森、鄧稼先、英楊、法楊們排除萬難,不顧一切阻撓,毅然決然回到一窮二白的新中國。在“兩彈一星”偉大事業中,涌現出化名“王京”20年的王淦昌,飛機失事時用身體保護核試驗絕密文件的郭永懷,與死神3次擦肩而過的于敏等杰出代表,無數有名的無名的科學家、軍人、技術工人們,他們甘愿隱姓埋名、甘愿默默奉獻,甘愿用算盤珠、手搖計算機計算數據,甘愿夜以繼日、不分白晝、嘔心瀝血?!耙嘤嘈闹瀑?,雖九死其猶未悔”,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因為在他們心中,有著共同的信念,有著共同的心聲,有著共同的人間大愛——我愛你,中國!歲月如流、時光不居,今天,中華民族的歷史接力棒交到我們手中,我們更應當賡續這份紅色基因傳承,更應當在每個人心中立起愛國主義的豐碑,“發揚‘兩彈一星’精神,敢于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忘初心,方得行遠,要用更進一步的拼搏、更進一步的奮斗,用更多一份的心力、更多一份的精氣神,始終保持迎難而上的英雄氣,用好創新第一動力,秉承發展第一要務,用好人才第一資源,在“闖”“創”“干”中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將黨的領導更高質量、更好水平地推進下去。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中,書寫屬于我們這個偉大時代、屬于我們這個偉大國家的新的傳奇。
思想匯報人:李范文
2021年11月15日
學習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思想匯報-六中全會【5篇】
敬愛的黨組織:
黨的第十九屆六中全體會議于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指出,全黨必須銘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赴廣東考察。這是他今年以來第12次國內考察,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三次考察廣東。此次行程,總書記先到了位于粵東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重點察看文物修復保護、非遺文化傳承、文旅資源開發等情況。
潮州之名始于隋朝開皇十一年,潮州歷史悠久、人文鼎盛,自從韓愈入潮后,潮州山水皆姓韓。在全國135座歷史文化名城中,潮州榜上有名??倳洿舜慰疾斐敝?,重點是強調歷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這也是他今年以來在國內考察途中多次強調的領域。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習近平多次強調,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傳承歷史文脈。2018年10月,習近平在廣州考察西關歷史文化街區永慶坊時說,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他當時提出,要更多采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作為有著16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潮州擁有文物景點1300余處,近年來,潮州就是通過“繡花”功夫推進古城文物建筑、街區巷道、名人故居的保育修繕工作,按照“修舊如舊”原則,實施5個歷史文化街區和5個主題街區的微改造、微更新項目。此次總書記所到的廣濟橋、廣濟樓和牌坊街都是潮州的文化地標。其中廣濟橋始建于公元1171年,由于年久失修,一度破舊不堪,后來潮州市政府啟動修復工程,“繡花功夫”讓這座古代橋梁再現歷史古韻。牌坊街上也聚集了數十家非遺文化展館,展示潮繡、木雕、陶瓷等非遺文化,不僅留給后人古代建筑風貌,還成為最受歡迎的旅游勝地,給人們帶來更多精神享受和物質回饋。
每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形成都經歷了千百年的漫長過程,留下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無不藏著一幕歷史往事、一段動人記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要下繡花功夫,秉承正確的古城保護理念,切實保護好其歷史文化價值,在傳統建筑的修繕工作中注意采用微改造、微更新辦法,保護城市的文化價值和歷史韻味。另一方面要處理好保護與發展之間的關系,堅守“保護優先”的基本底線,抓緊健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相關配套法律制度,讓法律的利劍高懸,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思想匯報人:李范文
2021年11月15日
學習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思想匯報-六中全會【5篇】
敬愛的黨組織:
黨的第十九屆六中全體會議于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指出,全黨必須銘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近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京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獲得者頒授勛章獎章,表彰抗疫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并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在抗疫斗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民英雄,進一步凝聚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人民力量。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疫情防控人民戰役,勝利之花最終在古老而又神秘的神州大地燦爛綻放。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數以萬計的“白衣天使”逆行翱翔在寒冷的荊州大地之上,舍小家為大家,不分晝夜地忘我戰斗,舍生忘死挽救生命。斗志昂揚的人民子弟兵、胸前黨徽閃耀的干部職工、高舉鮮艷黨旗的社區工作者……在冰天雪地的艱苦環境中,筑牢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家園防線”。他們用雙手劃破寒冷黑夜的蒼穹,在雙手奮斗之中,真正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英模是抗疫精神塑造的重要載體,他們的一言一行鑄就有血有肉的“抗疫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廣大黨員黨員干部沖鋒陷陣,五十六個民族同心同德,14億華夏兒女眾志成城,共同凝聚起了堅不可摧的“抗疫精神”。在這場偉大的抗疫戰爭中,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中華民族負重前行的軌跡與方向;
這場偉大的戰役,也淬煉了廣大黨員干部的忠誠與擔當、初心和使命;
這場偉大的戰役,內在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掩埋在內心深處熾熱的愛國情,廣大人民群眾與黨員干部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有力地確保了戰役的順利結束,這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參與、全民奮斗、全民勝利的人民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廣大戰斗英雄的雙手在不分晝夜之中筑牢維護人民生命健康“防火墻”,讓全世界見證了“中國速度”;
在危難關頭,初心不改,迎難而上,使黨旗飄揚在戰斗最前線。各級黨員干部第一時間奔赴戰役第一線,在最短的時間內凝聚強大的力量,詮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真正內涵,也讓全世界見證了“中國精神”。病毒無國界,真情傳千里,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危機關頭,中國人民始終關心世界各地其他各族同胞,一支支醫療救急隊奔赴世界各地,在異國他鄉同疫情做斗爭,這份“中國
方案”迅速在世界各地運用并取得了明顯效果,讓世界見證了“中國擔當”。正是這樣一群心懷初心,肩擔使命的共產黨員,他們用自己的青春為黨旗增添色彩,用自己的奮斗讓黨徽閃耀,才使得“抗疫精神”更加生動形象而又富有載體,讓我們能夠在傳承精神載體的黨員干部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向著遠方砥礪前行。
英模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抗疫精神將會激起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翻閱黨的誕生、發展、壯大的波瀾壯闊奮斗史,其中無不折射出濃濃的家國情懷。當民族處于危難的時刻,一群群佩戴黨徽的戰士扛著鮮艷的黨旗迎難而上,沖破狂風席卷的黎明前的黑暗,帶領各族人民迎來光彩奪目的新生活。而在年初的
疫情防控戰役中,一群舍小家為大家的“急先鋒”忘我戰斗在最前線;
一群群身著“迷彩炫”的軍人構建疫情防控堅不可摧的“橋頭堡”;
一群群白衣天使不分晝夜,持續攻堅,儼然成為這場偉大民生戰役的“排頭兵”。這是一種家國情懷的彰顯,更是一種精神的凝聚。為此,我們要用英模精神克服前進路上的重重關隘和險阻,積極投身于黨的每一項民生戰役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砥礪前行,奮斗不止。
抗疫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赝麃砺?,我們一路從苦難輝煌中走來:在戰爭年代,淬煉出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
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鍛造出“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鐵人精神、焦裕祿精神;
在改革開放新時期迸發出小崗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中國人的精神譜系不斷發展豐富。而如今,以人民為中心的抗疫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的奮斗史上將會留下濃墨的色彩。在新時代的奮斗歷程中,它將會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迸發強大的精神力量,為了民生福祉,為了時代進步,為了中國明日之繁榮昌盛不斷貢獻精神價值。
抗疫精神將在新時代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崇尚功勛英雄人物,重視精神激勵,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快步向前邁進,但要清醒認識到目前形勢依然嚴峻,我們不能有絲毫的放松。各級
黨員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奮斗在時代發展的前沿;
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頑強斗志書寫“更喜岷山千里雪”的豪情壯志;
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堅定與篤行,構建人民幸福安康的和諧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