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雜志刊發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做好人才工作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文章強調要全方位培養人才、引進人才、用好人才,讓人才在世界舞臺上當主角、唱主戲。千秋基業,人才為先,要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筑其巢,圓其夢,促鄉村振興、強科技創新、助民族復興。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
廣聚賢才,匯聚“一泓清泉”。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如何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培養、挖掘、激勵人才,是當前人才工作亟需攻破的三道大關。我們要深刻把握新時代人才培育的三個“要訣”,大興識才、愛才、用才之風。圍繞服務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凝心聚“智”,激發人才“活力”,強化引才“磁場”,厚植創新“沃土”,讓高層次人才頂天立地、鄉土人才鋪天蓋地、人才協調發展開天辟地。進一步樹立“群體意識”,摒棄“個體思維”,用好人才超市、商貿促進會、流動黨支部等平臺,精準對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結構升級、群眾民生訴求、國家戰略部署規劃等,將高精尖、實用型、專業性等人才進行“組合吸納”,形成“1+1>2”人才招引綜合效能。
才盡其用,激活“一池活水”。得天下之英才盡用之、適用之、長用之。要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結構,深入分析人才“缺口”,圍繞“產業鏈”布局“人才鏈”,明確引才定位,繪制高清人才“規劃圖”,有針對性地招才引智。聚焦激發人才“擇一城終一身”的篤定情懷,“干一事畢一生”的執著精神,“務一行敬一業”的職責品質,切實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引導人才隊伍主動投用到現實經濟社會發展等一切事業中去,為疫情防控、鄉村振興、改革創新等重大任務貢獻作為、發揮才干。同時,要瞄準數字經濟發展潛力,精準施策扶持高科技人才和團隊,同時承接產業與研發,形成“引進一名人才、帶來一個團隊、培育一個產業”的鏈式效應,實現新興產業從“0到1”的發展,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優化環境,打造“一方樂土”。“悠悠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柴米油鹽才是生活滋味,真情實感才能動人心弦,要想人才之所想,思人才之所思,落實幫扶制度、緩解工作壓力、明確工作方向,進一步落實完善住房、教育、醫療等優惠政策,保障人才需求。聚焦人才發展中的突出問題,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著力掃除阻礙人才發展的“攔路虎”和“絆腳石”,迸發人才創新活力。要給人才管理放權松綁,最大限度支持和幫助人才創新創業。要創新人才評價機制,不能“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人才,根據不同單位、不同崗位、不同職級分類分級設定評價標準和評價流程,建立靈活、多元、適宜、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不讓高素質人才吃虧,不讓干事的人吃虧,不讓老實人吃虧。切實做好人才發展的“引導員”和“促進員”,讓人才做到干有所用、業有所成。
“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我們必須堅定認識到唯有人才資源才是永不枯竭的戰略資源,唯有人才優勢才是最具潛力、最有活力的戰略優勢。唯有樹立鮮明的用人導向,建立“不唯地域、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觀,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才能最大限度激發人才活力,切實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懈奮斗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