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學院全體學生: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充分發揮實踐在學院人才培養、社會服務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引導我院青年學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實踐中了解國情、感知社情、體察民情,在實踐中受教育、增才干、作貢獻,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實際行動建功立業新時代,勇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現決定繼續組織開展2020年暑期大學生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和“千名學子尋夢行”社會調查系列活動?,F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
二、參與對象
xx學院全日制本科生(可以跨院組隊)
三、實踐類別
1.主題社會實踐團(由校團委牽頭,負責具體工作的組織實施)
主題社會實踐團要求團隊人數10人以內,有指導老師帶隊,依托專業優勢、關注社會熱點、滿足群眾需求,圍繞實踐主題開展活動。
學院將依據申報情況,組建2-3支主題實踐團隊,并推薦1支團隊參加校級遴選。學校將遴選不超過15個團隊進行立項,作為校級重點團隊,其余為院級重點團隊。
校級重點團隊需要有預期的實踐成果,并通過實踐最終形成1篇專題社會實踐報告或公開發表論文。每個校級重點團隊擬平均資助5000元,實際資助金額根據校級實踐報告會成績確定。
院級重點團隊需要有預期的實踐成果,參加學院組織的社會實踐報告會,并通過實踐最終形成1篇專題社會實踐報告。學院將對院級重點實踐團隊予以資助(每個團隊1000-2000元不等),實際資助金額根據院級實踐報告會成績確定。
主題實踐團(含校級重點及院級重點)學生保險事宜由校團委統一安排,實踐期間管理工作由學院負責,其他相關事宜另行通知。
2.學習之路主題社會實踐(由學工處牽頭負責)
按照《深入開展學習之路系列教育實施方案》(x大黨發[2019]x號)要求,緊密結合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密切結合專業特色優勢,圍繞黨的革命之路、改革開放之路、現代化強國之路和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之路開展相關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學院根據申報情況,組建并推薦1-2支實踐團隊參加校級遴選(學校選拔團隊數量不超過10支),團隊學生人數在6—10人以內,應有1-2名指導老師帶隊。入選團隊需要有預期的實踐成果,通過實踐最終形成1篇專題社會實踐報告,按照規定參加學?;驅W院組織的匯報交流及成果展示,每個團隊資助10000元。
3.“千名學子尋夢行”社會調查(由黨委學工部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單位牽頭,負責具體工作的組織實施)
社會調查是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有機延伸,為17級學生必修課程(2個學分)。除17級學生外,其他年級學生亦可報名參加。每個團隊一般4-8人為宜,可以跨學院(課部)、跨專業、跨年級混合組隊,也可以社團形式組隊。
具體要求待近期學校正式通知下發后再做安排。
四、主要活動內容
(一)青春筑夢·壯麗70年 奮進新時代
緊緊圍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鼓勵實踐團隊尋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的偉大成就,回顧光輝歷程,聚焦奮斗歷史,堅定理想信念,爭做愛國主義精神堅定的弘揚者、實踐者、傳播者,讓黨的寶貴精神、光輝業績、精彩故事永續傳承,永遠聽黨話、跟黨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以青春建功的實際行動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
(二)青春筑夢·紅色之旅
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大學生回信的重要精神,引導更多青年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社情,立足紅色傳承、立足實際需求、立足強國建設,持續推動組織大學參與“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以科技、健康、幸福、教育、法治、政策宣講“小分隊”或項目團隊組團等形式,深入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和城鄉社區,接受思想洗禮,推動當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智慧。
申報社會實踐團隊和社會調查的團隊同時通過中國“互聯網+”大賽報名系統(登錄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首頁,實名注冊)填報“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上傳社會調查方案,由學生創新創業指導處組織活動項目遴選,結合實踐活動開展成果推薦優秀項目參加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比賽,或者納入大賽種子項目庫進行培育。對于進入當年大賽的團隊和納入大賽種子項目庫培育的團隊,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處將予經費支持用于賽事輔導和項目培育;在中國“互聯網+”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獲得校級及以上獎項的團隊將按學校及相應級別大賽獎勵辦法進行獎金獎勵。
(三)青春筑夢·宜居地球
緊緊圍繞“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觀,立足學校優勢,彰顯學科特色,將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際相結合,主動對接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舉措,致力地球資源環境保護的創新行動,面向長江經濟帶,開展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地災防護、海洋治理等相關調研保護行動,進一步系統地認識長江、研究長江,展現新時代地大擔當,凝聚社會共識,為美麗中國和宜居地球建設貢獻地大智慧與地大方案。
(四)青春筑夢·鄉村振興
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歷史任務,號召同學們前往廣大農村地區積極調研,努力實踐,了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三農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歷程和特色經驗,總結改革開放在農村的具體體現和顯著效果,并基于歷史經驗、現狀特點,結合專業知識為鄉村振興推向縱深提出建議,譜寫“三農”工作新篇章。結合黨與國家扶貧開發政策,組建竹山縣“精準扶貧”主題實踐團,深入湖北省竹山縣開展精準扶貧相關支持工作,通過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撰寫扶貧調研報告、宣傳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等其他結合學校扶貧要求的相關活動。同時面向全校遴選漢陽區鸚鵡街道社區掛職專項實踐團,具體事宜后續通知。
(五)青春筑夢·志愿服務
緊緊圍繞樹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支持鼓勵同學們開展幫助孤寡老人、殘障人士社會實踐,帶去溫暖;鼓勵同學們利用專業技能開展社區便民服務,用專業知識方便居民生活;鼓勵同學們自行聯絡支教地點,開展花蕾助學活動,深入到基礎教育薄弱、教育資源匱乏、留守子女集中的鄉鎮學校等開展支教、科學普及活動,進行教育幫扶,并就教育資源分配、教育模式、特殊教育等問題展開調研。
(六)青春筑夢:雙百勵志圓夢行
緊緊圍繞激發學生勵志奮斗精神,通過自主申報,選拔100名優秀師生,走訪100個經濟困難學生受助家庭,深入了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真實生活狀況,送去黨和政府以及學校的關心和溫暖,宣傳國家助學政策,增進輔導員、隨訪學生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了解,加強學校和學生家庭的溝通交流,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鼓勵走訪家住西部邊遠地區民族學生家庭,了解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民族學生成長的環境,增強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七)青春筑夢:尋訪校友足跡
緊緊圍繞發掘優秀校友事跡、傳承優秀校友精神,走進南遷歷史,走近優秀校友,走進校友企業,深度挖掘學校辦學歷程及輝煌歷史,尋訪好學向上、自強不息的優秀校友,尋訪在科技創新、自主創業有杰出貢獻的校友,尋訪扎根基層工作的校友,激勵師生發揚新時代奮斗精神。
(八)青春筑夢·其他專項
“就業去哪兒?我做主”社會實踐調查活動,由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處牽頭組織,詳情請參閱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官方網站通知,就創處通知網址:xx。
五、工作實施
第一階段:6月16日前,學生完成組隊,有關附件表格在學院網站,學院公告群群共享下載。
第二階段:立項申報。請同學們根據所申報的實踐活動類別,完成相應申報。
從即日起至6月18日下午17:00,提交申報書、立項表等附件材料。紙質版交至17級孟令凱(電話:xx),電子檔材料發至科技實踐部指定郵箱xx。
第三階段:7-8月開展社會實踐及社會調查活動。
第四階段:9-10月提交成果,按照學?;驅W院的要求參加成果匯報展示和評選。
六、相關要求
1.高度重視,確保安全
同學們各要充分認識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認真選題、做好實地調查和撰寫報告工作。高度重視參加實踐活動的安全,采取切實措施,提醒每名社會調查隊員購買人身意外保險,加強安全意識教育,確保萬無一失。
2.突出重點,務求實效
同學們要圍繞自身工作重點和特點組建實踐團隊,切實幫助實踐地點的群眾決實際問題,帶去實惠。同時要切實重視機制建設,特別要加大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的建設,力爭建立相對固定的社會實踐基地,使自身受到鍛煉。
3.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各團隊要重視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宣傳工作,為活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事中要跟蹤報道,事后要選樹典型集中報道,努力擴大實踐育人教育成果。各團隊重點報送調查日志、博客(微博)日記、視頻圖片、微型電影、感悟體會和媒體報道情況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