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工作計劃實際上就是對我們自己工作的一次盤點。讓自己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計劃是我們走向積極式工作的起點。范文小編整理了各行業工作計劃范文,可以到頂部搜索欄中找到您需要的文章,供您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您。
篇一:2019-2020年校本課程教學計劃(名校精品資料)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我校開設了關于校本課程,以安全教育、傳統文化來熏陶學生,以古典之美來陶冶學生,在校園中形成良好的風氣。校本課程 的主要內容是指導學生學習美麗峽山,加強對學生進行鄉土教育,培養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把地方課程上成一門學生喜歡上,積極學的課程。
一、教學目標
1、全面提高學生的安全教育。
2、全面提升學生的古典文化素養,初步了解家鄉的歷史文化。
3、 通過對美麗峽山的教學教學讓進行閱讀積累,培育學生審美情
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4、加強對學生進行鄉土教育,培養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內容教學內容主要讓學生了解峽山的自然概況、歷史事件、民俗文化、古跡遺址、人文景觀、歷史人物傳說掌故、生態秀水等, 教學內容分成不同的專題,并不局限體裁,表現形式。每周圍繞一 個專題來進行教學, ,大力鼓勵學生在課外查找資料,
對課堂學習進行補充,進一步討論交流,甚至可以視具體情況開展延伸活動。
三 、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峽山的自然概況、歷史事件、民俗文化、古跡遺址、人文景觀、歷史人物傳說掌故、生態秀水等, 指導學生用各種方法進行記憶,進行朗誦比賽,鼓勵學生多背,打造一個善于記憶的頭腦。同時,對課文的朗讀也進行專門指導。
四、具體安排。
篇二:2019-2017學年第一學期課程設置說明
夏特鄉小學學校課程設置說明
根據《教育部門關于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程設置管理辦法及教
學指導意見》,特制定我校課程設置。
一、開設課程門類
我校是一所完全小學,我們該學期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課程設置方案開設了品德與社會、科學、語文(維、哈、柯、蒙、漢)、漢語、數學、英語、體育、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學校與地方課程等課程;
二、課程安排 1、教學時間安排:
本學期教學時間21周,其中上課時間 19周,學校機動時間 2周。
2、每周活動總量
每周按天安排教學。學生每天在校集中學習時間控制在 6小時以內。
3、一年級(1班到4班)為模式一,周課時為30課時;
一年級(5)班為模式二,周課時為30課時;
一年級(6,7班)是純漢語班,周課時量為26課時;
二年級(1班到4班)是模式一,周課時為30課時;
二年級(5班)是純漢語班,周課時量為26課時;
三年級(1班到4班)為模式一,周課時為32課時,;
三年級(5班)是純漢語班,周課時量為30課時;
四年級為模式一,周課時為32課時;
五年 級、六年級為模式二,周課時為34課時;
三、課程設置表
我校根據國家和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課程設置管理辦法及教學指導意見,特制定我校開設的課程列表如下:
義務教育階段雙語教育模式1、2課程設置方案 (小 學)
四、課程設置說明
(1)、國家課程是為學生打好共同基礎開設的,每位學生必修。
(2)、綜合實踐活動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
服務與社會實踐和勞動與技術教育,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旨在讓學生聯系社會實際,通過親自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發展收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并逐步形成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一、二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不包括信息技術教育,從三年級開始開設信息技術教育。
(3)、藝術課程包括音樂、美術。其中一年級、二年級音樂為2節,美術為1節,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均為美術2節,音樂1節。
(4)、切實加強學生寫字訓練,注意寫字姿勢,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地方課程兼書法課,在小學各年級語文課時或漢語課時中每周調劑1課時用于寫字教學,加強寫字訓練。
(5)、各門課程都要結合本學科的特點,有機地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環境、健康、國防、安全等除進行專門教育外,同時也要滲透在相應課程中進行教育。
(6)、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要求的健康知識,應在學生進行相關體育活動時,使學生充分了解。
(7)、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包括新疆、民族團結教育、專題教育,學校課程等。
五、課程計劃管理
(1)嚴格執行課程實施方案,切實保證課程實施過程與課程方案
的一致性。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足開齊開好各類課程,不得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
要從有利于兒童身心發展出發,科學安排課程,特別要保證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時間。
(2)嚴格控制在校課時總量和學生在?;顒訒r間。
夏特鄉小學 2020年9月1日
篇三:2019-2017上教學計劃
東寶中學2019-2017學年度(上)
教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各項會議精神的同時,以教育局2020年教育教學工作要點為指導,從學校實際出發,堅持以教育教學為中心,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抓好教師隊伍建設,推進“課堂教學效益年”活動成果。堅持教育局制定的“底線管理+特色發展+公眾滿意”的工作方針,規范教育教學管理 ,依法治教;
開發校本資源,特色創新;
規范辦學行為,服務民眾。致力于推進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教育。
二、工作目標:
1、規范辦學行為,保證學區內適齡人口全部入學;
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力爭輟學率不超過1.7%,保證三類兒童入學率。
2、營造適合學生發展、讓家長滿意、讓教師滿足的教育氛圍,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實現學生全科合格率96%以上的目標。
3、加強學生動手實驗能力,學生分組實驗開出率達到 100%演示實驗開出率達到 98%以上,分組、演示拓展實驗達到基礎實驗的25%以上。加強學校各類功能教室的應用,提高學生的探索、發現、實踐能力。
4、深化師生閱讀,營造書香氛圍。以師生主題讀書活動為引領,開展教師讀書筆記評選、學生讀書競賽。
5、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
6、重視體育衛生工作。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保證學生每天不少于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深入實施“體育、藝術 2+N 項目”工程,重視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方法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
7 、結合學科特點和教學內容,滲透學生安全教育,使學生安全和教學安全深入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加強環保教育,不斷深
化綠色校園創建工作。
三、工作任務:
(一)強化過程管理,提高服務質量
1、課程管理
(1)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按照《吉林省義務教育階段新課程計劃表》的要求,嚴格執行國家和省頒課程計劃,開全、開齊、開好各門課程。開發校本課程和地方課程,深入開展研究性學習課程。加強時間管理,嚴控學生在校時間。加強作業管理,嚴格遵守《吉林省義務教育教學常規》對中小學作業的要求,重視過程性評價,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2)抓好三表的制定和管理。作息時間表、教學計劃表和課程表的貫徹落實是教學秩序穩定的關鍵。嚴格按照省素質教育要求,制定作息時間表,并認真執行;
抓好教研組、備課組、教師的教學計劃的制定,各階段教學活動有計劃、有措施、有總結。
2、教研組、備課組管理
繼續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建設。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要強化責任意識、質量意識,以身作則,肯吃苦、肯學習、肯鉆研。以教學現場為載體,加強調研,隨堂聽課,做到及時看、經常聽、隨時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學籍管理
搞好學生學籍注冊工作,嚴格執行學籍管理的有關規定,抓好學生檔案、轉學、退學、休學、畢業的相關資料,并妥善保管。嚴格執行縣教育局“陽關分班”和“陽光入學”的相關規定,建立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專門學籍,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和關愛體系。
4、考試管理
認真組織好模塊測試、學業水平考試,加強考試期間的管理,做好考試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和考試后的成績分析與座談。
5、資源庫的建設與管理
及時對校內各年級各備課組的試題、學案、教案、課件進行收集和整理,采取激勵措施,調動教師創新的積極性。積極與校外友好單位進行交流,充實資源庫,切實做到資源共享,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
6、各級培訓管理
加強教師繼續教育。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的意見》精神,落實新《課程標準》和《教師職業標準》要求, 加強教師職業發展與學校建設。堅持國培、省培、縣培、校培和自我研培相結合的方式,深化國開大學和教師研修網等網絡培訓的經驗,探索建立校本級教師繼續教育長效機制。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整體提升教師綜合素質水平。
7、不斷拓展教科研內涵
依托“三級研培”網絡,加大聽評課和學科教科研指導力度,積極參與“慕課”活動,加快建立“翻轉課堂”,持續推進課堂教學內涵優化和效率提升。鼓勵全體教師參加“微課堂”和“網上曬課”活動,實現網絡教學資源共享。
8、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依托“三通兩平臺”項目,全面 提升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深入推進全校信息技術與學 科課程融合,開展好“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勱。加強教 教師課題跟蹤指導與實驗,開展“依托網絡資源實施有效教學” 的實驗研究。組織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設計大賽。
9、鞏固綠色校園創建成果,加強學生環保意識
創建“綠色學?!被顒拥闹黝}就是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在教學方式上,要通過教師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的參與意識。首先,要鼓勵和指導學生切實掌握各科教材所規定的環境保護內容,鞏固基礎知識;
其次,要通過舉辦講座、主題班會、綜合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的環境教育活動,豐富環保知識;
第三,要鼓勵和幫助學生在校園內成立環保社團,組織環??萍蓟顒有〗M,利用活動課開展日?;顒?。第四,要結合
學校和師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多種形式和內容的社會環?;顒?,力所能及地參與環境保護公益活動,為環保做好事、辦實事、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切實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
10、強化安全教育,打造“平安校園”。
努力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加強學校安全教育,根據學科特點制定學科安全教育教學計劃,利用好班會課做好學生安全教育,重點做好學生道路安全、課堂安全、消防安全、網絡安全等,全面提升學生安全常識和安全意識。做好各種防范預案,防患于未然。
(二)狠抓教學常規,提高教學效益
堅持管理創新。確立“做好常規,創造奇跡”的教育教學管理理念。加強和優化教學過程管理是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要根據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對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分析研究,狠抓教學常規的落實,做到精細化管理。
1、開學初,抓好“教學規范月”活動。組織教研組、備課組、任課教師做好學期計劃,加強教學常規的檢查,加強對大、小集備的檢查,及時評比、通報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不規范問題,切實開好頭,起好步,形成規范教學行為,建設高效課堂的良好氛圍。
2、切實搞好自備。重視對教材的分析和挖掘,加強對課程標準、教材、學生的研究,注重學科思想的滲透和方法規律的總結。
3、加強集備的深度。大集備要注重實效性,加強對高效課堂和多媒體教學的研究。重點研究課堂上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組織學生學習,并做好活動的記載工作,及時上報有關材料。
4、上課要精細,方法要靈活。要求做到“三不”,即不上無準備之課,不上目標不明確之課,不上一講到底之課。以深入推
進“課堂教學效益年”活動為載體,嚴格落實“高效課堂”要求,打造高效課堂。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把時間還給學生。
5、作業布置與批改要落實到位,訓練及時,容量恰當。作業設計和批改必須做到“四精”(精選、精講、精練、精批)和“四必“(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差必補)。
6、構建“校本教研”、“網絡教研”互為融合的教研新機制,提高教研有效性。依托“三級研培”網絡,扎實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常規教研課以教研組為單位,精選出有代表性的典型課例,同年組兩名教師同課異構,經過集體評議,然后上課聽課后點評、反思,達到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目的。逐步完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
教務處對上述教學常規落實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并將檢查情況進行通報。尤其要加強作業量的調查和通報,并納入量化評估。
(三)搭建發展平臺,提高師資水平
高素質的教師群體是高質量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條件。青年教師的迅速成長,是增強學校發展后勁的關鍵。
1、抓好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培養優秀的學科帶頭人。每名骨干教師至少要幫帶1—2名年輕教師,結合本學期組內教研課的模式,每組選定一名青年教師在指定的骨干教師的指導下做一節匯報課。通過組織開展優質課評選、課件評選、優秀教案評選等多種教研活動,促進學校教師教學能力的整體提高。
2、扎實開展好主題研修活動。認真落實“中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探究”研修主題,每位教師確立自己的研修主題,并積極嘗試探索,教研組做好管理檢查工作。
3、加強課題研究,突出成果體現。在各教師微型課題的基礎上,抓好學校主題教研活動、東寶基地教研課題的研究與總結工作。各課題組負責人要加強管理,課題實驗教師要繼續實踐,深入研究探索,積累經驗材料,用以推廣指導教學實踐。鼓勵教